学科竞赛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困境及优化理路

2022-11-21 12:57高仓健
煤炭高等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竞赛学科大学生

高仓健

学科竞赛是一种超越课堂教学的非常规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三十多年发展,竞赛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维能力实战化训练和培育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也为新时代大学生展示创新能力和成果搭建了重要舞台[1]。同时,在我国高校二十余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学科竞赛活动始终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这表明在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而这些也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题中之义。纵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史,学科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一直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高校的学科竞赛活动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语境下讨论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建设,有助于消解高校学科竞赛的弊病,提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学科竞赛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动键”

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源来看,学科竞赛就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启动键”。创新创业教育发端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在1947年开设了全球第一门创业教育的课程,这被普遍视为全球创业教育的开端。创业教育起初并未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小企业在全球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得到极大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业教育才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正式提出了“Enterprise Education”,后来在我国被译为“创业教育”,并将其视为“第三张教育通行证”。1998年5月,清华大学学生借鉴美国大学校园中流行的商业计划竞赛(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s)经验,举办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2],这也成为了我国高校正式开启创新创业教育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由于这种强调“创新、合作、实操”的创业竞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团中央决定将这项竞赛推向全国,在1999年组织主办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吸引了全国129 余所高校的大学生。此后,伴随着我国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推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影响和规模不断扩大,这项竞赛后来迅速发展成为了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奥林匹克”。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也逐步从狭隘的强调“创办企业”的“创业教育”理念,演变为“创新”与“创业”并重的“创新创业教育”。

2.学科竞赛是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加速器”

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学科竞赛发挥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加速器”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引进、到推广、再到普及三个阶段的跨越,学科竞赛贯穿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整个历程,并且加速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教育部2010年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角度出发,明确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内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许多学校迅速成立了专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学院或部门,建设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课程,积极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课程其实并不关心,甚至不清楚“创新创业”概念的具体含义,反而对创新创业类的学科竞赛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学科竞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其特有的竞技性、开放性、趣味性等特征,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参与其中,这不仅弥补了创新创业专门课程覆盖面窄的缺陷,提高了大学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还扩大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客观上推动和加速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

3.学科竞赛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场”

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维度,成功的教育既包括正确的理论教学,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学生只有经过实践锻炼,才能懂得如何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创业教育亦是如此。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3]130。显然,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属性,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学科竞赛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在竞赛机制的驱动下,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以及团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整合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寻求各方资源,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拼搏精神、团队意识、综合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这也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追求的精神内涵。根据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在学生能力提升方面,90.9%的学生认为通过竞赛得到了能力提升,86.7%的学生认为竞赛对知识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帮助,88.5%的学生认为竞赛对通用技能有较大帮助。可见,竞赛类的实践教学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能力,无论对知识能力还是通用技能,都有较大帮助[4]。

二、学科竞赛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举办学科竞赛,其初衷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有效构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二者是一致的[5]。从整体上来看,学科竞赛活动对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学科竞赛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阻滞着其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功能发挥。

1.学科竞赛的管理体系不合理

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可以将学科竞赛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竞赛等级来看,学科竞赛一般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院级等五个级别;根据学科竞赛的时间、空间二个要素,可以分为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半封闭式四个类别[6]。根据学科竞赛的专业大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文法社科类、理工农医类和综合类。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学科竞赛涉及主体多、覆盖专业广,竞赛的关注度自然也就非常高。

公平、公正、权威是学科竞赛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规范的管理体系是学科竞赛公平、公正、权威的根本保障。由于高校学科竞赛涉及主体多、覆盖专业广、关注度高,更加离不开规范的管理体系。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尚未完善,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从学校层面来看,学科竞赛大多分属不同部门,主要由教务部门、团委、创业学院管理,有时也会将某个竞赛委托给学科性学院组织管理,但是部门之间的分工却不清晰,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科竞赛的规范化管理。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科协、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及其他行业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各类指导委员会,主办或者参与主办了绝大多数的全国性学科竞赛[7]。但是除此之外,还会经常看到许多由部分高校联合组织甚至是商业机构组织的竞赛,却在活动宣称时号称是“国家级”“省部级”的竞赛,借此吸引学生参加比赛,这就使得学科竞赛的管理体系错综复杂,学生很难甄别各类学科竞赛的真实水平和含金量。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学科竞赛的发展速度,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高校层面,我国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都亟待完善。

2.学科竞赛的功能被过度放大

学科竞赛在促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贡献。学科竞赛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工作,最终把优秀的参赛作品呈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套连续而严密的创新能力训练方案[8]。大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对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理解与运用,更加能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团队为了解决问题,成员内部以及成员与指导老师之间需要经过多次的探讨,不断地修改方案,才能形成最终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这些正是学科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学科竞赛具有如此众多的优点,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功能。

教育活动很多时候都具有明显的时滞性,教育效果可能会在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创新创业教育也是这样。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已经从最初的“教授学生如何创办企业”转向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再单纯以“创办几家商业企业”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与此同时,由于学科竞赛具有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使得学科竞赛被视为弥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时滞性的最优选择,于是“学科竞赛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创办企业”,被当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成效的判断标准之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列为高校学科评估中“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便印证了这一点。这种现象所折射出的是政府和高校对学科竞赛效果的过度期盼,导致学科竞赛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功能被过度放大。

3.学科竞赛功利化倾向加重

功利性本来就天然地附着在竞赛活动之中[9]。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如果过度关注学科竞赛所带来的短期效益,一定会不自觉地加剧学科竞赛的功利化倾向,使得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将过多的关注各类学科竞赛,忽视了日常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对高校而言,由于竞赛成绩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各类评估结果,进而影响到招生、就业、学校排名等,事实上学科竞赛的成绩已经成为了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这就倒逼高校不得不重视竞赛成绩。例如,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人数与项目推荐数量挂钩,一些高校为了增加竞赛的项目推荐数量、提高竞赛获奖概率,甚至会对竞赛的最低报名人数做出具体要求。显然,这样的行为短期内可能确实会增加学科竞赛的荣誉,但也必然会挫伤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动力应该是源于对竞赛的兴趣。然而,高校为了提高竞赛的成绩,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用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资格、高额奖金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而对于没有获奖或者获奖名次并不突出的同学缺乏必要的关怀。这些激励政策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塑造错误的创新创业价值取向。根据一项创业竞赛参赛意愿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同学中,有53.2%的学生以获得奖项作为参赛动力[10]。而且在实际活动中,甚至经常会看到同一个项目会重复参加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高校往往也会默许这种行为,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奖项。可见,高校和大学生片面追求学科竞赛附加价值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学科竞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三、优化学科竞赛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理路

1.理顺管理体系,推动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

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项竞赛活动能否长久存续。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学科竞赛在规则和规章等方面已经日趋规范,但是在管理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病,严重制约了其服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效能。鉴于此,高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亟需理顺学科竞赛的管理体系,促进学科竞赛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如果能够积极发挥二者在学科竞赛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对于理顺竞赛管理体系、推动竞赛健康发展必将大有裨益。例如,近年来浙江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就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竞赛管理体系。浙江省的教育主管部门联其他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了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负责统筹全省高校的学科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根据各类竞赛的办赛基础、参赛高校、参赛人数以及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价值,每年都会举办一定数量的学科竞赛。省内各高校统一将这些竞赛列为本校的A 类学科竞赛,同时也会支持一些尚未得到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认可、但大学生参与度高的竞赛作为本校的B 类学科竞赛。通过搭建这种“官方牵头、校方支持、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不仅理顺了各类竞赛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科竞赛的专业性、含金量和吸引力,也扩大了学科竞赛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辐射范围。

2.破除“以赛代学”,匡正学科竞赛的功能定位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学科竞赛在启蒙和培养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即便如此,学科竞赛也无法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功能。不可否认,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短短二十余年间得到迅速普及,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学科竞赛对大学生所具有的强烈吸引力。然而,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遇到瓶颈,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停留在表面,在教育效果上呈现为“浅尝辄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向纵深推进,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以赛代学”错误观念的掣肘。

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活动存续的时间越长,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深远,教育效果就会越显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亦是如此。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哪个国家是仅仅依靠举办竞赛活动就能真正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全校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挥主体功能。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到新阶段,“浅尝辄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必须打破“以赛代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及时创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编写专门的创新创业教材、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甚至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教育功能。唯有如此,高校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需求,才能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3.注重师生参与,优化学科竞赛的激励制度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的发展,相继出台了鼓励师生参与竞赛的激励制度,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笔者在长期从事和观察高校学科竞赛管理活动中发现,真正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老师和同学往往集中在少数人群,而大多数的师生都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学科竞赛活动上。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参与者,离开教师和学生的任何教育活动都将毫无意义。学科竞赛是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启蒙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载体,如果学科竞赛沦为“少数人的俱乐部”,将会失去教育意义。

学科竞赛也是重要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科竞赛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于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之外,教师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演变为对部分参赛学生的额外辅导,忽视了学科竞赛为专业服务的导向作用,导致学生参与目的不够明确等[3]130。虽然高校出台了学科竞赛的相关激励制度,但是这些激励制度大多以获奖为前提,以物质激励为主,对于师生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笔者认为,除了物质激励,高校还应当将学科竞赛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作为教学课程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纳入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更好地提高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活动获取学分,减轻日常学业的压力,反过来也能够让大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到学科竞赛活动。

4.强化价值引领,消解学科竞赛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学科竞赛天然的带有功利性的属性,如果不加以干预与引导,势必会加重功利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有调研数据表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及其行为选择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11]。因此,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有效消解学科竞赛的功利化价值取向。

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多种形式融入到学科竞赛活动中。例如,学科竞赛在命题时,可以结合“环境保护”“节水护水”“脱贫攻坚”“为老爱幼”“振兴乡村”等主题,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公共领域的问题,关注社会创业问题,让大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创新创业意识,又涵养了家国情怀。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科竞赛都在强调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笔者相信,今后学科竞赛中这样的导向性会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竞赛学科大学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创新思维竞赛(6)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