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核与传承路径研究*

2022-11-21 12:01:15
智库时代 2022年37期
关键词:先辈家书家风

黄 彬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家书是通讯条件受限的年代,亲人间沟通情感、互通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的家书文化和家书历史源远流长,留存下来不少为人称赞的经典家书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红色家书是党史的真实再现,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诠释,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红色家书是家书文化中最具时代特征、富有时代内涵的一部分,其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核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对亲人的惜别信,也是其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读者在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红色家书中蕴含的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坚定不移的忠诚精神与意蕴绵长的家国情怀。

(一)红色家书蕴含着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

不怕艰苦、自强不息是中国先辈革命的精神基石。不怕艰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为不畏艰难,顽强克服困难,努力改变社会状态,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种追求内化为中国革命先辈奋斗的思想基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辈,在极其困难的生存条件下,开展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史就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历史征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革命先辈奋斗精神的最好体现。一群革命战士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不断围剿,丝毫没有气馁和退缩,历经千辛万苦,带着民族希望,迈着最坚定的步伐,翻雪山、越草地,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换来了革命胜利。这漫漫长征路是中国革命先辈创造的奇迹,体现了中华民族面临绝境时不畏艰难、敢于开创的奋斗精神。

(二)红色家书蕴含着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红色家书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其浸染着革命先辈的鲜血。回望百年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总有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站出来[1]。他们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并不能预料到革命什么时候会吹响胜利的号角,也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否换来后人美好的生活,只是凭着对革命事业一腔热血及坚定的信念满怀希望光荣赴死,为后来的人们铺设了前进道路。有壮烈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有孤身扛着炸药炸碉堡的董存瑞,更有无数个连名字都不知道、前赴后继的英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个伴随无数人流汗、流血的奋斗史。千千万万个无畏的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建筑了胜利的堡垒,打跑了外来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三)红色家书蕴含着坚定不移的忠诚精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忠诚是革命先辈渗入骨血的优秀品质。仔细品读一封封红色家书,其体现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理想信念是支撑几代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根本动力。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先辈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时不喊苦、不怕累,面对艰难的作战条件时视死坚持、永不退缩,面对生死考验时慷慨赴义。敌人能摧毁的是革命先辈的身躯,却永远不能动摇他们的革命信仰[2]。夏明翰在家书中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他用最质朴的话语表达最崇高的理想信念,用感天动地的行动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捍卫党和人民。红色家书蕴含着革命先辈坚定不移的赤子之情,对革命事业的一腔热血,以及为国家英勇献身的高尚品质。

(四)红色家书蕴含着意蕴绵长的家国情怀

一封家书,记录的是个人家庭小爱;一封封红色家书,则承载着特定时期下一群人舍身忘我的大义。在战争不断的岁月里,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告别父母,奔赴战场。红色家书承载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他们对亲人的离别之苦,包含着革命先辈在国家大义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3]。赵一曼在被敌人抓捕后,她遗憾于没能尽到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能陪伴孩子成大,因此留下家书:“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赵一曼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将自己的理想信念继续传递给下一代人。这饱含殷殷爱子之情的家书,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辈的铁骨柔情。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件件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史,传递了革命的大爱和力量。

二、传承红色家书的时代价值

红色家书不仅记录了革命先辈与亲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而且见证了革命先辈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的初心。其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红色家书映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红色家书为追忆百年党史提供了新的角度和鲜活的历史材料。红色家书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映照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品读红色家书,穿越时空隧道,与革命先辈展开跨越时代的对话,体会家书传达的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初心和使命[4]。中国共产党有着百年历史征程,其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谋求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王尔琢说:“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临刑前的王器民给妻子留下了一封家书:“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残损的纸张,不再清晰的字迹,却不曾让这些年代久远的家书褪去色彩。革命先辈的红色家书,字字出自真心,句句饱含深情,表达了革命先辈为人民而奋斗、为国家美好的未来牺牲的无畏精神。重温革命先辈的家书,感受他们为伟大的革命事业奉献了所有的光辉形象。红色家书蕴含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红色精神。

(二)红色家书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诠释

红色文化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其是在特殊的历史革命时期,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所有人民一起创造的具有时代特征和表现人民意志的优秀文化,包含自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红色家书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红色家书传承了红色文化的中心内容,这是红色家书经过岁月洗礼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一封封家书,讲述着一个个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他们用生命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红色家书不只是物质载体,更是一种精神产品,红色家书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牺牲换来的精神长城,是引领共产党大步向前的精神动力[5]。品读红色家书,学习字里行间传达出的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以及忠于信念的爱国精神。新时代,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对开展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红色家书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

一封封家书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征程。红色家书作为见证中国百年变革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家书是革命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的教材。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他们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不是特别全面,对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意识不是很强。挖掘红色家书的教育意义,发挥红色家书这一鲜活教材的作用[6],大力宣传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能够让当代年轻人了解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脚下的土地抛洒了多少革命先辈的汗水和鲜血,如今幸福生活是靠无数人无私奉献换来的。传承红色家书是教育后人不忘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历程,也是提醒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学习和践行革命先辈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激发广大年轻人的爱国情怀。

三、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书的传承路径

红色家书讲述了无数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一个个人物、一段段事迹,共同构成了百年革命奋斗史。其精神内涵不管经过多少年的洗礼,仍然具有传承意义。本文提出以下五种途径,希望可以发扬和传承红色家书精神。

(一)完善红色家书内容资源

红色家书是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家书既记录了亲情,也承载了国家大义,是革命先辈为家人留下的最后的深情眷念,也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于革命先辈来说,他们的感情是复杂的,但也是鲜明的:一边是对亲人的不舍和遗憾,一边是对国家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和前赴后继。在战争年代,家国两难全,无数的革命先辈舍弃小家,顾全大家。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每个小家才能幸福安康。而且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自己不担负革命的重担,那战火将会延续到自己的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和发生的。因此,无数的革命先辈身先士卒,希望以他们这一代的牺牲,换来后辈活的希望。家书作为革命先辈最后的意志体现,是值得后人尊重和学习的。因此,要注重对红色家书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断丰富红色家书的内容,挖掘其资源。红色家书贯穿了不同的革命时期,涵盖了不同身份的革命先辈。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资源,既是对革命先辈亲人的一种感情慰藉,也是革命先辈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延续。

(二)推行红色家风学习制度

红色家书的传承就是发扬和继承优良的家风。一封封红色家书,是一个个家庭家风的缩影。优良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对家庭成员的性格养成和家庭和谐关系构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数小家构成了整个国家。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就是整个国家精神风貌的缩影。因此,家庭家风建设至关重要,其会对家庭成员发展、邻里关系和谐、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优秀的家风是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红色家风是极具特色的优秀家风,也是促进中国优秀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红色家风是红色家书精神的体现,推行红色家风学习就是在传承红色家书精神。在红色家风学习中,感受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的奋斗精神,以及在生死存亡之际的牺牲精神和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虽然新时代青年身处相对和平的年代,但红色家书精神永不过时,是每个家庭永不褪色的传家宝,值得人们传承和发扬[7]。

(三)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的个体发展,而且关系着国家未来的人才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将红色家书精神传承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传承红色家书精神的现实需要,也符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一封封红色家书背后代表着一个个奋勇拼搏的革命先辈,蕴含着一段段光荣事迹,是国家革命岁月的不同呈现。红色家书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足的人物素材和事件素材,弥补理论教育短板,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事实基础和实践例证。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要懂得无数的革命先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课本上的革命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都不是虚构,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迹。我们之所以能生活在太平盛世,这并非是我们运气好,而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开辟了幸福之路。学生要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和接受解理论教育,继承和发扬先辈优秀品质和精神,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水平,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8]。

(四)拍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

红色家书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一些人对纸质阅读的兴趣明显减弱,更喜欢观看视频、动画。例如,2021年播出的历史革命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让广大观众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觉醒年代》从演员的选择到剧情的演绎,都深度还原了最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时刻,让以前出现在历史书上的一个个革命先辈突然鲜活起来,成功吹响了主旋律号角。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家书精神,可以通过拍摄红色影视作品,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搬上电视、电影屏幕,让更多的革命先辈从书本中走出来。红色影视作品从来不缺观众,缺的是好演员和好制作。因此,在拍摄红色家书影视作品时,首先,选择演员的外形和气质要贴近角色本身;其次,场景制作要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既不要过度渲染,也不要过分掩饰;最后,角色的台词要贴合人物身份,语言是体现人物性格的直接方式。拍摄红色影视作品是为了传承红色家书精神,因此要极其注重影视作品的质量。

(五)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文化加旅游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传承红色家书精神,可以通过开发文旅景点、打造红色旅游路线来实现。红色家书精神是革命先辈最后意志的呈现,传承红色家书精神就是为了纪念革命先辈,学习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遵循这一宗旨,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为我们付出生命的革命先辈,学习他们的事迹,发扬和继承革命先辈的优秀精神。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基于红色资源,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就是可直接借鉴的红色资源。首先,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由政府主导,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其次,注重配套设施建设,如交通设施、安全设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想在众多旅游景点中脱颖而出,要根据红色资源的特点,构建相应的推广体系,确定合适的宣传口号。

四、结语

红色家书精神是在特殊的革命历史背景下,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书写革命历程的体现,是激励后辈即使在和平年代,也要心存艰苦奋斗、建设国家的理想信念,并在生活和工作中付诸实践的指引。红色家书精神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年代,都永不过时、永不褪色,永远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先辈家书家风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清晨忆家书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56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一封家书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家书》
新闻传播(2015年15期)2015-07-18 11: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