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圣贤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上海 201800)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2部分,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被称为医之始祖。其精髓就是藏象学说。《移精变气论》里提到,藏象学说是医家修为成“神医”的“要极、大则”,在诊断治疗时要“用之不惑”,如果“逆从倒行”,就会“亡神失国”[1]。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藏”同“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首载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书中曰:“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中对于藏象的论述,既有人体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又有脏腑的生理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心理、形态官窍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3类。因五脏为中心,所以“藏”实际上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5个生理和病理系统。而“象”,则是指这5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与比象,有2层含义:一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二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在的5个生理病理系统和外在的自然环境食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综上所述,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观察,从而对人体各个脏腑的病理变化、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说。
《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的核心是从与五脏对应的天象、地象、形象、色象、神象、声象、音象、五官各象、变象、食象十象以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变,观察、诊治疾病的一种顺势思维,这是一种快速反应的思维模式,其具有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十象八变合参,诊病、断证就能准确、迅速。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分以下7个方面。
2.1 病象分析 五脏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心脏与脉络相配合,从面色上就能知道肾脏的情况,肾脏又能制约心脏。肺脏与皮肤相配合,从毛发上就可以推知心脏的情况,心脏能制约肺脏。肝脏与筋脉相配合,从爪甲上就知道肺脏的情况,肺脏能制约肝脏。脾脏与肌肉相配合,从口唇上就能知道肝脏的情况,肝脏能制约脾脏。肾与骨骼相配合,从毛发上就能知道脾脏的情况,脾脏能制约肾脏。
东方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生酸味,酸味养肝,肝血养筋,而筋养心;肝气与目相关联,它在天为风气,在地为木气,人体中为筋,五脏中为肝,五色中为青,五音为角,五声为呼,人体的病变中为握,七窍为目,五味为酸,情绪上为怒。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味,苦味滋养心气,心生血,血养脾,心气与舌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地为火气,人体中为血脉,五脏为心,五色为红,五音为徵,五声为笑,人体的病变中为忧,七窍中为舌,五味中为苦,情志的变动上为喜。中央生湿,湿能使土气生长,土能产生甘味,甘味能养脾气,脾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强壮能充实肺气,脾气与口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地为土气,人体的病变中为干呕,七窍为口,五味为甘,情志变动上为思。西方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充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滋生肾水,肺气与鼻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燥气,地为金气,人体中为皮毛,五脏为肺,五色为白,五音为商,五声为哭,人体的病变中为咳嗽,七窍为鼻,五味为辛,情绪上为忧。北方生寒,寒生水气,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充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又能养肝,肾气与耳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寒气,地为水气,人体中为骨髓,五脏为肾,五味为咸,情绪上为恐,恐伤肾,寒气损伤血,但燥气能平抑寒气,过食咸味会伤血,但甘味能够抑制咸味。《素问·宣明五气》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将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从而形成临床诊疗的思路。
2.2 辨证 所谓辨证,是以中医理论对望闻问切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其病变的本质及其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也就是综合各种症状与表现,并寻找、发现、判断病因。其中的“证”,是一系列症状的统称。如头痛等巅顶部位的疾病,属于上虚下实,病邪在肾与膀胱;头晕眼花,身体动摇,耳聋,属下实上虚,病邪在胆和肝;腹部胀满,使胸膈阻塞,胁肋疼痛,下肢厥冷,上体眩晕,属于下气上逆,病邪在脾和胃;咳嗽气喘,胸中气机逆乱,病邪在肠和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岐伯以藏象对应,为后人勾画了5张藏象观察的百变图,以心、脾为例,观察时,患者的面象色象泛赤,舌尖部红绛,形象上狂躁谵语,声象笑,神象心中烦怒、夜寐不安,变象上红肿热痛,食象喜食苦,一个心火旺盛的病象即一目了然,从天象可以判定其病起于火,从地象可以判定病发于火主气运的时辰。如患者面象色象泛黄,舌淡胖,形象上周身浮肿,声象歌,神象腹胀纳少、畏寒肢冷,变象上小便不利,食象喜食辛,一个脾阳虚的病象即一目了然,从天象可以判定其病伤于寒,从地象可以判定病发于土主气运的时辰。患者口苦发黄、胆怯易惊、胸胁少腹胀痛、情志抑郁易怒,以及手足抽搐、肢体震颤等都是肝的病变;肺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咳嗽、气喘、胸痛、咳血;肾脏的病变反映在生殖机能、生长发育和水液代谢等方面,表现为腰膝酸痛、耳鸣、耳聋、头发花白、脱发、牙齿动摇、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不孕以及水肿、二便异常。医生通过对这些临床表现的观察与思考,很快就能判断出病变在哪一脏腑、经络及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生活实践中可知,如果人吃饭过饱则会出现腹部胀满,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具有腐熟水谷的作用,则从脾胃论治;人体感受风寒则表现为恶寒、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因外合于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侵,由皮毛而影响及肺,就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耳鸣、耳聋,是因为肾开窍于耳,故从肾着手治疗可获良效。综上所述,辨证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望神知病 望神是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的表现,也就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状态,从而了解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预后,望神应该重点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面目表情、形体动作和反应能力等,尤其应该重视眼神的变化。例如望之面色荣润,表情自然,目明以及动作灵活,则为有神,这是精神充足神旺的表现;反之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口齿不清,或者神昏谵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则为无神,这是精气受损神衰的表现;患者心中烦燥不安,手足燥扰不宁,大多是由于心经有火导致的;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或哭笑无常,多由心脾两虚所致。
2.4 望色知病 古人讲究面由心生,面色相随,即五色青、赤、黄、白、黑,与之相对应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观察外在皮肤的颜色与光泽,医生就可以推测分析出内在脏腑功能的变化[3]。例如面色青或者苍白淡青,多属于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之象;肝病气机疏泄失常,就会导致血瘀,其面色青;脾虚湿盛的时候面色黄,这是因为脾主运化,如果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从而导致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其中萎黄多由于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赤红多由于气血得热则行,热盛则血脉充盈,血色上荣,属心主病,如果满面通红,为实热证,而仅仅两颧嫩红则为虚热证;面色白多因为气血不能荣养机体,血脉空虚所致,如果阳气不足,面色则白而虚浮,营血亏损,面色则淡白而消瘦,这属于肺脏主病;黑色主肾虚,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黧黑,如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
2.5 望形知病 人的形体组织包括身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特征,躯干四肢、皮肉筋骨等;其内合于五脏,即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因此观察形体的变化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与衰。如人的形体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强健、皮肤润泽者,反映身体强壮,脏腑精气充实;反之则脏腑精气不足。肥而食少,肤白无华,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者,通常因阳虚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坐而喜仰,喘粗痰多则为肺实证;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则为肺虚;临床可通过观察患者的形体变化来诊察疾病。
2.6 阴阳八变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分析疾病性质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的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都为阴,如里证、寒证、虚证都属于阴的范畴,而表证、热证、实证都属于阳的范畴。恶寒伴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打喷嚏,咽喉肿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此为表证,是六淫邪气客于肌表而产生的证候;相反,壮热,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倦卧神疲,苔厚,脉沉,则为里证。虚证的病机在伤阴或伤阳2个方面,常见的表现有面色淡白或者萎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盗汗、舌红苔少、脉数等;实证多表现为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大便秘结、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等,多由于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引起的。
2.7 施治 藏象学说的精髓是保持体内阴阳的平衡、脏腑血气的和谐运行,以维持人体内外微妙复杂的动态平衡。治病求本,无论是针灸等外治疗法,还是药物调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恢复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人体内外的动态平衡,血气津液的通畅输布。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如大出血的患者,由于大出血会危及生命,故不论何种原因的出血,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再如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肺肾阴虚是本,咳嗽是标,此时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故治疗不用单纯止咳法来治标,而应滋养肺肾以治本,本病得愈,咳嗽也自然会消除;当标本均不太急时,当标本兼治,如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此时脾虚是本,水湿为标,治可补脾祛湿同用。
《黄帝内经》构建的藏象理论是研究人体脏腑病理、生理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它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由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早在《灵枢·经水》中人们已经把解剖知识引进到医学领域中,其所记载的人体脏腑的情况与现代的解剖学理论非常相似。但是,我们也决不能把西医的脏器和中医学的藏象相混淆。如果说中医是形而上的以象论藏,那么西医则完全是形而下的以脏说脏[4]。早在20世纪初恽铁樵先生就曾经说过中医学的藏象是四时阴阳五行之藏象,绝不是西医学的血肉之组织与脏器[5]。藏象理论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其虽然源于解剖但是又超越实体。在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以形态解剖学作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反复医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医的藏象理论,从而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