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鹃
(河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国典籍外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1]。自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以来,典籍外译再次引起翻译学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学经典的撰写年代距今较为久远,相对而言内容艰深晦涩,理解上颇多困难”[2],且一般情况下流传版本众多,这些都给典籍的译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英国著名翻译学者蒙娜·贝克(Mona Baker)提出的叙事理论“是指它在社会学与交际理论中的概念,而不是它在叙事学或语言学的概念,目的是探索翻译参与这些叙事过程的方式”[3]3,强调译者在跨越时间和文本的叙事中,通过积极的斡旋策略参与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磋商或质疑。她把这种积极的斡旋策略定义为建构,这虽然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翻译即桥”的看法,却为典籍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
《老子绎读(汉英对照)》(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为英语读者提供了任继愈教授《老子绎读》八十一章译文、注释及他的文章的英译,具有丰富的副文本。研究发现,《老子绎读(汉英对照)》采用了多种建构策略,比如:选择性地处理原文素材;灵活使用拼音、拼音加释义、直译加意译等标示式建构策略翻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有词汇;体例较为统一地在副文本和原文本中添加不同的指示代词对译文读者、译者和老子等参与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定位。《老子绎读(汉英对照)》既注意准确性,又注重今人的可读性,力求最大程度地向英语读者展现、阐释《老子》的普世智慧,《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的建构策略为新时期典籍英译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分析使用的《老子绎读(汉英对照)》是任远英译的任继愈的《老子绎读》[4]37,而任继愈《老子绎读》的底本为王弼所注的《老子》[4]509,所以,在以下对《老子绎读(汉英对照)》英译分析举例中,涉及三部分:来源于《老子》(也称为《道德经》)的古汉语文本,在本文简称源文;来源于任继愈《老子绎读》中的译文、脚注以及每一章前的内容提要,在本文简称原文;来源于《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的英文翻译,在本文简称英译文。
叙事理论认为“译者不是超然的冷眼旁观者,也不是从头到尾都在进行简单的语码转换的技术人员”,“在翻译文本和话语的过程中,译者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磋商或质疑”[3]160,突出强调翻译中的叙事参与建构现实而非仅仅反映现实。其中最明显的建构策略当属文本内部有迹可循的种种省略或添加,即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它通过省略或添加的方式,实现抑制、强调或者铺陈原文中隐含的叙事或更高一个层次叙事的某些方面的目的。《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的建构策略之一便是适时增删,以强调原文中的主要叙事、抑制原文中对目标读者而言相对次要的信息。
直译的翻译方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语言形式,注释能够对文化缺省做出补偿,使得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源语中省略的文化内涵[5]。在《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关于英译本的几点说明”明确指出“《老子绎读》中有些脚注未译出或仅部分译出”[4]37,这属于典型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据统计,《老子绎读》汉语脚注主要对《老子》源文本字词的意义进行解读,不可谓不详细,然而其英译文本中多处含有“untranslated”一词,明确表明原文本的一些脚注的内容被删掉了。比如第五十六章第一个脚注。
例1:
原文:馬王堆甲、乙本,其顺序為“和其光,同其塵,銼其兌而解其紛”。“紛”,王弼本作“分”,王弼注按“忿”字注釋。但本章的四句舆四章完全相同,應當是“紛”字。唐碑本、馬王堆本及宋范應元本都作“紛”。這四句中的四個“其”字都是指的體會《老子》宗旨的得到“玄同”的人;“道”本身的“鋭”“紛”“光”“塵”,可舆四章及五十八章互相參看。(《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310页)
英译文:[This note is un-translated;it discusses the use the character "fen" from the Ma Wang Dui versions,Wang Bi′s version,and other commentaries.]See also Chapter 4 and Chapter 58 of this translation.(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311)
例1中原文本列举了《老子》不同版本中“纷”的不同写法,以及考证结果,并指出“道”本身的“銳”“纷”“光”“塵”等特性在第四章已经解释过。这一条脚注前半部分表明了任继愈先生严谨考据的态度,并凸显了《老子》版本众多的事实,该脚注后半部分是指向性作用,表明此处提及的内容在第四章已经出现过了。英译文本未译出前半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后记中有《老子》版本众多的详细描述及源文本选择王弼版的原因,此处无需赘述;重要的是,英语翻译旨在译介思想、传播文化,原文本内容对于没有深厚汉学基础的一般英语读者意义不大。因此译者应努力寻找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恰当选择译介内容,注重提高其普适性,以更好地建构“和而不同”的中国形象[6]。英译文本只概括了原文本的大致内容,削弱了原文本的次要叙事,使英语读者免于接触对他们而言稍显冗余的信息,更便于他们集中注意力理解本章正文中老子提倡“无知”“不锐”“含蓄”“低调”的思想。
英译文本中对脚注的省略翻译大抵如此。然而,《老子绎读》八十一章内容后共附有452条脚注,英译文本只有24条出现了“untranslated”一词,是否也侧面表明了英译文本对原文本做到了“应译尽译”呢?其实,英译文本还出现了其他省略现象。比如第一章的内容提要部分就有如下一例。
例2:
原文:有形或无形都不足以表达“道”的性质,它深远而微妙。“道”这个范畴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并没有把它的内容讲得十分清楚。后来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对“道”作出的解释都是从老子的体系中阐发出来的。(《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42页)
英译文:However,neither "form" nor "non-form" is sufficient to express the nature of "Dao",either from a materialistic point of view or from an idealistic point of view,though both originate within Lao Zi′s system.(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43)
例2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是任继愈先生对老子提出“道”这一客观事实的评论。春秋时天下大乱,贵族世袭制度没落,社会上下尊卑贵贱的旧秩序遭到挑战,新秩序尚未形成,亟需一个“规则”稳定人心。不可否认的是,老子在当时提出“道”,是有其时代先进性的。然而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要想做到原文和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等立转换,绝非易事[7]。原文本中的“老子并没有把它的内容讲得十分清楚”属于模糊叙事:一则哪些内容不清楚并未言明,再则没有指出不清楚的具体程度。英译文本未译此句,抑制了原文本的模糊叙事。而后英译文直译原文本,指出老子思想的局限性及原因:他并未指明“道”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因为老子的时代,人类认识的水平有限,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8]。此处,文本的选择性采用铺陈了原文中隐含的叙事,可以引导英语读者意识到老子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思想家只能朦胧地探索前进途径的事实,从而客观看待中国传统哲学。
正文的省略现象也屡见不鲜,如第二章中的例子。
例3:
源文:萬物作焉而不爲始(《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52页)
原文:[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预(《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52页)
英译文:All things grow and change,he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m.(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53)
例3的“任凭”其实可以英译为“at one′s own willing”或“at one′s discretion”,但是这样的表达就和下文的“he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them”发生了意义重合。鉴于现代英语的朴实性,英译文不翻译“任凭”的意义,既避免了语义重复,也暗合了源文中老子倡导“无为”的思想。
除却省略,英译文本中也出现了增译,而且增译多指拼音加英语解释这种译法中的英语释义。这使表达更加符合英语的语言规范,保证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9]。比如在《老子》第十四章中的“恍惚”在《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对应的英文是“huang hu (vague and elusive)”,圆括号里面的内容就是解释性翻译,严格意义上来说,解释性翻译不属于增译,属于释义。然而,结合源文及英译文的上下文语境,这里的“huang hu”只表音,不表义,无需再增加英语解释,所以“vague and elusive”就属于增译。它的出现确实能帮助英语读者了解“恍惚”一词的含义,凸显原文隐含的“道”难以捉摸、难以形容的特性。同样,《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六章中也有增译。
例4:
源文:谷神不死,是謂玄牝。(《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70页)
原文:“道”(谷神)永存,叫做“玄牝”。(《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70页)
英译文:"Dao" remains forever;it is called "Xuan Pin",the subtle female.(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71)
例4中英译文的划线部分,是对“Xuan Pin”的释义。据本章第一条脚注,“玄牝”象征着深远的、看不见的生产万物的生殖器官。老子将物质的不断变化看作万物的发生之源。英译文的“the subtle female”既从表层解释了“Xuan Pin”的意思,又引导英语读者认识老子将“道”(谷神)看作万物之母(女性可生产),即万物之源的思想。
在《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拼音加英文释义的方法比比皆是,无不是为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叙事而存在。当然,拼音译法还起到了标示式建构的作用。
标示是指使用词汇、用语或短语来识别人物、地点、群体、事件以及叙事中的其他关键元素,所有这样的话语过程都叫标示。为指示或识别叙事中关键元素或参与者的任何标示提供一个诠释框架,引导和制约人们对当前叙事的反应[3]187。
拼音译法作为《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的一个主要翻译策略,也是一种标示式建构。拼音作为增强汉字音形转换的桥梁[10],与汉字有着紧密的联系,拼音在英译文本中标示着“中国”身份。
《老子绎读(汉英对照)》对汉语中存在而英文中找不到相对应词汇的一类词,采用了拼音译法,比如“道”。李文中指出“通过对《道德经》源文本(王弼通行本)的统计发现,核心概念‘道’共出现了73次,分布在36个章节”,在英译文本中其对应的翻译有以下几种:Tao、Way、Dao、Path、Reason、Principle,而“Tao”所占比例最大[11]。这说明译者大都有统一的认识:“道”作为哲学领域的概念,意义多样且抽象,英文中找不到与之意义完全对应的词,因此要音译。而《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的“道”统一译作“Dao”,除了坚持上述叙事之外,还有一层用意: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要自信地“走出去”[12]。拼音译法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道”的哲学意义,还标示着“东方”“中国”,能引起英语读者对陌生的中国文化的好奇,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走近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尊重乃至爱上中国文化。《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十一章的“有”“无”,第三十九章的“孤”“寡”“不榖”,第五十六章正文中的“玄同”,第六十四章的“里”,第六十五章的“玄德”都采取了拼音译法,这样的翻译有着同样的作用。
《老子绎读(汉英对照)》对另一些词采取了拼音加英文解释或翻译的译法,比如“无为”译作“Wu-wei or non-action”,第五十一章内容提要中的“玄德”译作“Xuan De:i.e.the mysterious virtue”,第五十六章内容提要中的“玄同”译作“Xuan Tong or profound identification”。这样的译法同属标示式建构,拼音抓人眼球,将英语读者的目光吸引到东方文化上,同时英语释义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精深的哲学奥义,强调了原文本解读老子思想的叙事初衷。经梳理分析发现,《老子绎读》内容提要部分因阐释空间较大,有哲学意义的词或者意义多变的词,在英译文本中多采用拼音加英文的译法;而正文受空间限制,英译文本为保持译文连贯可读,这类词多只用拼音。
除上文提及的拼音标示法,为最大限度地保持《老子绎读》中的原有叙事,其英译文本还通过直译的方式对中国特有词汇进行标示式建构。直译保留原作的字词,看似拘泥于原作语言,有悖翻译实践的主流,但在特定情况下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13]。比如以下选自第六十二章的例子,直译就标示了原文的文化属性。
例5:
源文:故 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進此道。(《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340页)
原文:所以天子即位,大臣就职,虽有拱璧在先,驷马随后[这样隆重]的仪式,还不如[不用仪式]单把“道”作为赠礼。(《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340页)
英译文:Therefore,when theSon of Heaven (Emperor)is crowned;when the ministers are sworn into their positions;a jade disc is offered first and the good horses follow up.In such a formal ceremony,still it is better to pick "Dao" alone as the gift[without any ceremony].
(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341)
天子在中国古代政权里是最高位的共主,成为象征正统的称呼。由甲骨文记载可知天子的概念在商代已经存在,至周朝已经稳固[14]。原文强调的是,老子时代天子即位的宏大场面不及得“道”重要,从而凸显“道”的重要性。英译文把“天子”直译作“the Son of Heaven”,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历史叙事,帮助英语读者了解老子时期臣民对帝王的尊敬称谓,这和其后补充在括号里的“Emperor”一词的语义相同,都指最高统治者;但是语用不同,“Emperor”最早出现在拿破仑时期,远远晚于源文本中的“天子”。因此“the Son of Heaven”在语义方面的模糊性由“Emperor”修正,同时这样的直译引导英语读者聚焦陌生的东方文化。原叙事和再叙事虽然产生了微小的错位(前者是历史叙事视角,后者是跨文化叙事视角),但是对英语读者了解老子思想并无消极影响。
叙事理论还指出,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之间以及他们和读者或听众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表示时间、空间、指示、方言、语域、特征词以及各种识别自我和他人的语言手段加以改变。无论是在副文本中添加评论,还是对文本内的那些语言参数进行微妙调整,译者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参与者之间的时间和社会或政治关系,积极参与当前叙事乃至上一级叙事的重新建构[3]202。
翻译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文本特征都可以在微观或宏观层面上重新调整,以重新定位原文叙事内外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也具有这一显著特征,它通过增加指示代词、删减语气词等措施,重塑译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疏远或拉近译作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译者与作者、读者、译者等其他主体的良好互动,从而使翻译作品更具生命力”[15]。
人称代词是代词的一种,用来直接指代某个(些)人或某个(些)物[16]。《老子》源文是古代汉语表达,语言简略,省略较多,其中也包括省略代词。《老子绎读》的现代汉语基本上补全了源文省略的代词,比如文中的“圣人”用“他”表示,出现“吾”的章节补上第一人称。但是,在此基础上,《老子绎读》的现代汉语翻译中依然有一些语焉不详的表述,比如第八章的例子。
例6:
源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时。(《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78页)
原文: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78页)
谁要像水那样呢?可以是你,是我,也可以是他。这是任继愈先生的留白,《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英译添加了主语“he”,译作:
英译文:Heshould love to dwell in the lower places [as water];heshould be as deep and profound [as water];heshould be faithful in his friendship [as water];heshould be sincere [as water]in his speech;heshould be in good order [as water]in his governing;heshould be competent [as water]in handling things;heshould act accordingly [as water]in his activities.(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79)
老子贵柔,高度赞扬水的品格,认为水柔弱谦下、随波逐流,却能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无所不包。因此,老子多就近取譬,以水为喻,向世人传达智慧哲理。《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英译添加上主语“he”,拉远了译者和英语读者的距离,因为第三人称视角比较公正客观,凸显了老子思想的严肃和庄重。
梳理分析还发现,《老子绎读(汉英对照)》英译中对于原文八十一章正文中指示代词缺失的情况,多添加了第三人称“he”。比如第十六章的“认识‘常’,才能一切包容”译作“Hewho understands chang will be all-embracing”;第二十四章的“抬起脚跟站得高,反而站不牢;两步并作一步走,反而快不了……”译作“Hewho stands on tiptoe,is not steady.Hewho strides two steps at once cannot go fast…”都是通过添加第三人称来凸显客观叙事视角,增加老子思想说服力的;第四十七章的“不出大门,能知国事。不望窗外[的天空],能识天道”的译文为“Without coing out of doors,onemay know what goes on in the country.Without looking [at the sky]through the window,onemay tell the way of Heaven”,在这里也添加了主语“one”,也是采用了上述叙事策略,拉开了译者和读者的距离,营造了客观叙事的氛围,真正体现了距离美。
然而,与八十一章的正文英译文不同的是,《老子绎读(汉英对照)》英译中的副文本,如内容提要和脚注中增加了较多的第一人称“we”和“I”。比如第一章内容提要部分的“从这一章只能看出老子提出了‘道’的重要性”译作“From this chapter,wecan see that though Lao Zi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ao…”;第三章内容提要部分的“如果杜绝了这些诱人的新奇事物,社会就安定了,人民就容易管理了”译作“Ifwerefuse to take these appealing new things,society will be easier to manage”。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反映了英译希望通过增加第一人称代词建构新叙事的企图。原文内容提要部分的表述比较客观,多省略主语,鲜有第一人称出现,翻译时译者明明可以采用被动语态或者添加笼统代词“they”或者“people”“readers”来化解英汉语言形合意合的差异,但是译者偏偏添加的多是第一人称,瓦解了原文本的客观叙事,明白地告诉英语读者,内容提要部分纯属个人观点,可能有失偏颇,需要读者谨慎判断。收录在《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的“关于英译本的几点说明”一文明确指出“至于老子的语言风格特点如何,任继愈教授又是如何保持了老子的风格,这个,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吧”[4]38。这是否也明示了英译中内容提要部分译者主体显性化的原因——读者既然可以解读任先生如何保持老子的语言风格,也可以品评任先生对老子思想的解读。
脚注部分多处英译出现的第一人称也同样弱化了原文的客观叙事。比如第二十三章的第三条脚注。
例7:
原文:“德”舆“得”古通用。这裹的“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有雙闗的意義。老子是説求“德”的人就可以得到“德”。(《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第148页)
英译文:"De" could be written with two,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so hereItranslate each as "de".(LaoZi:AnInterpretationandCommentary,P149)
《老子绎读(汉英对照)》英译脚注中的第一人称多如上例所示。译者时时以第一人称出现,强调这是个人的阐释、解读,贴合了英文标题中的“interpretation and commentary”。
这样泾渭分明的翻译转换似乎在告诉读者:正文八十一章的内容是老子这位古代哲学家的言论,具有普世智慧,有巨大的解读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仍将焕发新的活力,读者们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内容提要和脚注部分是译者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这极大地做到了既帮助读者了解老子思想,又保留哲学常读常新的永久魅力。
中华典籍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如果不传播,就难以体现其价值[17]。然而,要将古老的中国智慧投掷于现代的英语世界,译者不仅要谨防空间置换带来的文化休克,还要考虑时间迥异带来的语内不适,诸如文字意义变迁、句子结构简繁等问题的不当处理。因此,典籍翻译要格外注重语境构建、文化沟通,还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而叙事理论强调翻译在跨越时间和文本的叙事中发挥作用,能够同时处理个体文本以及个体文本所属的更大范围的叙事,激励人们超越某一规定文本或话语当时当地的叙事,去评价它们对社会更大范围叙事的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典籍翻译中遇到的困难。《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的叙事建构策略及其作用分析便证实了这一点,为中华典籍翻译带来新的启示。
适度采用标示建构,保留中国特色词汇,既能吸引英语读者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注意,又能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走出去”的态度。这里的“适度”是难点,一味使用拼音音译中国特有的词汇,而忽略英语读者的感受,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还有可能给读者造成东方文化晦涩难懂的印象,从而使得他们彻底放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老子绎读(汉英对照)》中的拼音加英语解释的译法就比较可取。
文本素材的选择性使用在典籍翻译中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为西方读者屏蔽一些晦涩难懂而且对普通读者来说意义不大的内容,这些多是语言文字随时间发生意义变迁的内容,即使删减也不会造成语境缺失;另一方面可以削弱典籍源文本中的模糊叙事,减轻读者的负担。选择留下的文本自然就强化了典籍中的原有叙事,也凸显了原有叙事与现实生活中的叙事之间的关联。《老子绎读(汉英对照)》就删减了汉字意义变迁和历史考证相关的内容,聚焦源文中老子思想的精髓,帮助读者感受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智慧,从中获取帮助。
人物事件的重新定位,让读者能够产生界限感,不会在历史语境中迷失方向,分不清今夕何夕。《老子绎读(汉英对照)》的译者就比较有自觉意识,时刻将自己的解读和老子思想区分,用第一人称代词解读老子思想,用第三人称阐述老子思想,像一位优秀的教师一样,既能帮助读者理解异域文化,又不越俎代庖,为读者留有自己解读老子思想的空间,这为典籍英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本文通过分析《老子绎读(汉英对照)》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探讨了叙事建构在典籍翻译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虽然用拼音翻译哲学领域的词汇有其优点,但拼音在建构中华文化身份的同时也会给英语读者带来困惑,恰当变通地使用文本素材,对拼音增加英语释义,删去晦涩难懂字眼的追根溯源内容,都是有效的建构策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而译者身份的转换与时隐时现,可以帮助读者区分老子学说与个人解读,既能向读者呈现老子思想,又能防止过多的个人阐释束缚读者对老子思想的自我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