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东,张秋辉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的白皮书。白皮书鲜明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青年一代生逢于盛世,亦肩负重任,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主力军,更应时刻将如何助推国家发展,实现中国梦铭记于心。2021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宣部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劳动精神”位列其中,加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也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强调劳动教育要“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2]4,对劳动精神进行了新的时代解读。为此,推进和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创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亘古不变的动力源泉之一,劳动创新精神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和赓续前行的重要动力。立足新时代坐标,着眼国家发展的重要主力军群体,聚焦劳动创新精神,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探究大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时代逻辑,围绕“劳动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阐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创新的核心要义,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大学生践行劳动创新精神的具体路径。
劳动精神意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的积极的思想情感与价值态度,“是个体思想、意识、思维等心理认知的凝练与升华,它指导与规范着个体外在劳动行为的表现”[3]。新时代提倡的劳动精神是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有机统一。其中,创新作为劳动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灵魂[4],是新时代劳动者在具体劳动实践、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神特质。劳动创新精神指新时代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基于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对客观规律的正确遵循,敢于变革、改造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劳动观念、劳动思维、劳动形态等,善于在劳动过程中以新视角、新思维解决问题,创造新的劳动样态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劳动创新精神是劳动精神的重要维度之一,新时代大学生要具有劳动创新精神,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彰显出鲜明的时代逻辑性。
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高素质劳动大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果丰硕,明确了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为此,在“十四五”启程之际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5]9,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根据世界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指数中,我国排在第15位;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60%等,种种数据均已证明我国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6]。但是“科学技术本身是无止境的,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型国家建设也一直在路上”[6]。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早已不同于以往,不再仅仅是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对抗,更是“软实力”之间的较量,是科学技术的比拼。简言之,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抓住科技创新相当于抓住了我国发展的“牛鼻子”,而扭转创新“短板”的关键在于“人才”[7]1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8]7。
创新精神是高素质劳动大军的核心品质。劳动形态的变化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愈加证明当今世界越来越是“一个由创造性劳动所推动的世界”[9]。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是“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0]25,需要的是一批高素质劳动大军。而新时代迫切呼唤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的有机统一,其中“创新”是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必备素质,是时代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是高素质劳动大军的核心品质。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相较于“知识型”劳动者存在需求急迫、供给匮乏的现状,而“创新型”劳动者更是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创新精神对于劳动者而言,已成为当前社会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的重要支撑因素,也是新时代劳动者自身人力资本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本”又称“非物质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具体“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11]134。劳动创新精神的具备有助于大学生在实际劳动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有机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储备,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有所创新、有所创造。
大学生是高素质劳动大军的后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12]2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自身肩负实现中国梦、助推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国家人才资源的后备力量,是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来源。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 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较于以往再创新高[13]4,如果将留学回国人员算在其中,已逼近1 000万,占该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城镇新增就业目标的85%以上[14]。现实数据无可争辩地表明,高校毕业生已成为就业群体的绝对主力军。大学生更应自觉肩负起不断创新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国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即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在创新能力方面依然展示出强大韧性。在欣喜自身取得傲人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创新仍是中国发展的“短板”,部分领域的创新已遭遇瓶颈。应深刻领悟近几年我国在创新能力上遭受的不公待遇,例如“华为事件”重重地戳中了我国创新领域的痛点,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更应牢记“晚舟已归航,吾辈当自强”。
社会劳动风气处于转型之际。风气是指“普遍流行于社会上某个集体中的风俗或爱好”,劳动风气是指普遍流行于社会之中的对于劳动的态度和看法。良好劳动风气的形成有助于全社会形成积极正向的劳动氛围。劳动精神是社会个体关于劳动的精神状态,是推进良好社会劳动风气形成的关键所在。劳动精神不同维度的内涵对良好劳动风气的形成有不同的作用。聚焦当下时代,劳动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的升华。受长时间劳动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于劳动的认知及看法的宣传,更多集中在提倡大家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的层面,但是对于劳动创新的提倡和弘扬也是近几年才有明显体现。聚焦新的历史方位,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不言而喻。但整体而言,社会关于劳动创新的积极倡导略显局限和不足。不可否认,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等固然重要,但当前时代发展已充分凸显出对于劳动创新的新诉求,为此,劳动创新精神的培育、弘扬显得更加急迫。
劳动创新精神能够为社会劳动风气增添活力。劳动创新强调的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突破,进行变革,不断革新,力求开创。劳动创新实则是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劳动“质”的层面的改变。长期侧重于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的宣传,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同时,也使社会风气处于一种“静态”之中,缺乏内在活力。而劳动创新精神正是新时代社会劳动风气的活力点。正如前文所言,劳动创新精神是高素质劳动大军的核心品质,能够帮助劳动者不断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劳动变化,形成具有活力的社会劳动风气。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劳动产生的变化,使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创新不是某人或者某个团体的专属行为,而是各行各业、全体劳动者都应具备的素质,能够促进社会形成人人创新、行行创新的新局面。
大学生自身特点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青年“在社会文明中引风气之先”[1]。“教化云者,教在学校环境以内,而化则达于学校环境以外”[15]13,大学生自身如若具备良好的劳动创新精神,能够在学校以外产生良好作用,这是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具备示范性和流动性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群体具有“示范性”特点。《社会风气论》指出,精英知识阶层往往是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我国同龄群体中的优秀者,其学习理念、学习态度以及相应行为等都对同龄群体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16]52。其次,大学生群体具有流动性特点。大学生无论是毕业以后从事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会进行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发生就会带来辐射效应,其自身具备的劳动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自身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同事、朋友等。总之,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的特点促使劳动创新精神的辐射范围推广至社会,成为社会良好劳动风气形成的新的活力点,而大学生也理应积极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
新时代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重要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坐标,切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青年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提出的新时代育人理念。时代新人是处于新的时空,肩负新的使命,具有新的素质要求的一代奋进者,其主要群体是青年一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明,“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10]54,“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333。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也是时代新人的主体。为此,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其中劳动创新精神必然蕴含其中。
劳动创新精神彰显特有的时代性。聚焦新时代,劳动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迫切呼唤,最具时代特征,也是时代新人理应具备的精神品质。立足新时代看“劳动创新精神”的价值所在:新时代昭示中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等已发生重大变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等俨然已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与时代发展变化相伴随的是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劳动”发生的重大变化,例如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形态等在新时代有了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劳动不仅是“人”的本质所在,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如何看待劳动领域的新变化,如何适应劳动形态的新改变,如何以时代发展期许、倡导的方式有效解决面临的现实境遇等成为时代新人塑造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劳动创新精神促进时代新人的塑造。劳动的变化要求时代新人具有劳动创新精神。具有劳动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劳动的重要性,感知劳动的变化,理解劳动的价值意蕴,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进行创造性劳动以及相关劳动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借创新之力推动社会财富增加,助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作为助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群体之一,高校大学生应勇担使命,坚持劳动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时代新人。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呼唤大学生勇担时代重任。大学生应与时偕行,提升自身素质,其中具备劳动创新精神则是重要内容。由此,厘清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核心要义,切实厘清“劳动”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大学生明晰劳动创新进而积极践行显得至关重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核心要义蕴含“知劳动创新、懂劳动创新、能劳动创新、敢劳动创新”的主线,立足劳动自身的产生与发展,明晰劳动理应创新的内在逻辑性;着眼劳动的重要性及创新需求,认清劳动需要创新的现实必要性;把握劳动创新的主客观因素,感知劳动能够创新的现实可能性;聚焦劳动创新的主体素质,牢记进行劳动创新的品质保障。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7]116,指明劳动本身蕴含着“创新”。“知”劳动创新强调作为劳动创新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应具备“劳动理应创新”的前提意识,从劳动产生与发展的源头看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把握劳动创新精神的深刻意蕴。
劳动与创新相伴而生。恩格斯在分析劳动由猿向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时,深刻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18]994。起初标识劳动发端的“制造工具”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里所指第一个劳动工具的创造,属于创造性劳动,是劳动创新的体现。因为第一个劳动工具的创造昭彰劳动在质的层面实现了从“无”到“有”,并以劳动工具的形式展示出新的使用价值的创造。但同时也要明确,并非所有的劳动工具的制造都是创新,基于原有劳动工具的模仿属于重复性劳动,而非实质性的劳动创新[19]23-25。
劳动创造了人自身。人之所以实现从猿到人的实质性转变并成为万物之灵长,归根结底取决于“劳动”。由于生存的需要,我们的祖先猿类逐渐解脱双手,以半直立或直立姿态生活,迈出了从猿到人的关键一步,手作为劳动的产物,自身的改变引发了整个身体的变化,不断推动猿实现生物意义上向“人”的转变;与此同时,“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18]991,由此产生社会关系,也使得人的本质得以彰显,正如马克思曾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139。简言之,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标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成,为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及“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8]998。
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评》中反驳了拉萨尔主义者宣称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18]357,指明劳动和自然界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切财富的源泉。正所谓“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1]103,“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8]988。劳动将人与自然界有机联系,在自然界中深深打上人的烙印,依托自然界创造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为社会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劳动激发了语言的形成。恩格斯曾言,“这些正在生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18]991,换言之,生存的需求和劳动的发展,使得密切合作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语言的诞生。语言的形成以及劳动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又促进了思维和意识的形成,推动了文字、符号等的产生及发展,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2]473。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自身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其需要进行创新。“懂”劳动创新强调的是作为劳动创新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应明确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劳动创新的现实需求,从个体生存、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角度把握其中的内在逻辑,感知劳动创新的现实必要性。
其一,从个体生存、发展层面而言,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是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个体自我生存与生活的需要驱动个体劳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0]158。简言之,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更是使人得以生存、延续的手段。人们通过劳动获取生活资料,延续自身的生命。与此同时,随着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加之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生存需要,开始逐渐追求精神的富足,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而这些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种种需求又会驱动个体不断进行劳动,不断进行劳动创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23]196,个人自身在劳动及劳动创新的过程中能够推动自身的发展。
其二,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社会整体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劳动创新。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但是生产力是基于劳动实践得以生成和体现的。因为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这种物质力量的彰显归根结底是人的劳动过程的产物。马克思曾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1]172劳动方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社会的结构、面貌及社会性质。所以我们能够理解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0]222。当前国家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劳动,但是更加需要劳动的创新。因为劳动创新指向的是劳动方式的新变化、劳动样态的新体现、劳动工具的新创造,指向的是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劳动。而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社会生产率,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创造与涌流,为此社会发展急切呼唤劳动创新。
“知”劳动创新和“懂”劳动创新可以从进行劳动创新的内在逻辑性和现实必要性进行阐释,但进行劳动创新并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既要有需要,也有具备能开展的可能性。为此,“能”劳动创新强调的是作为劳动创新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应认知并发挥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实际作用,彰显劳动创新的可能性。
首先,进行劳动创新的主观因素即劳动主体是“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0]56。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明:“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我们看来又是什么呢?是劳动。”[18]993较于动物而言,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而有意识、有目的是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动物的活动仅仅是在本能生存需要的驱动下完成的,而人的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正如马克思曾言,“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1]170。为此,相较于动物,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发展的需要,能够感知自身发展的阻碍,能够预判自身发展的方向,能够结合现实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创新。
其次,进行劳动创新的客观因素即时代的发展为劳动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劳动创新不仅需要劳动主体的创新意识,发挥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需要能够使创新想法落地生花的现实基础,否则再美好的想法也只能是浪漫主义的幻想,是思想层面的空想。时代的发展为劳动能够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例如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提供了大显身手的空间,诸多“硬件”为不断试验、试错提供了支持,前人不断创新的成果、经历、经验为后者进行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等。当前国家对创新的支持为新时代实现劳动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进行劳动创新提供了有利时机。
“敢”劳动创新聚焦创新主体自身素质,强调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具备进行劳动创新的必要品质。劳动创新品质是推进劳动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和精神保障,蕴含不惧风险、敢于探索,执着追求、敢于坚持以及谨遵伦理、敢于负责的精神品质。
不惧风险,敢于探索。劳动创新是对劳动的旧观念、旧方式、旧形态等的否定,是在未知领域的开创,换言之,创新蕴含着未知与不确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创新是一种“冒险”,因为无论是对于创新主体个人,还是对创新成果的评价,都面临着被肯定、认可、接纳和被否定、不理解、不被接纳等的可能性,包括创新成果后期在社会中带来的社会效应等也均是一种“冒险”。这需要创新主体具有极大的勇气。正如唐纳德·麦金诺曾提出的“个人的勇气为创意人的核心”[24]274的重要观点。人自身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大部分人渴求安逸、安稳的生活状态,劳动创新的过程指向的是全新领域,其隐藏着诸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劳动创新的成功会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彰显,创新成果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也会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劳动创新的失败小之可能是精力、财产等的损失,大之可能影响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为此,创新主体应在合理、充分考虑现实的情况下,具备不惧风险、勇于探索的品质。
执着追求,敢于坚持。美国著名学者曾在《不同凡响的创造力》中指出,“创造性极少只是一个时刻的产物;也许在更为通常的情况下它是一生奋斗的结果……绝大多数创造性成就都是长期献身于感兴趣专业的产物”[25]190。创新的产生、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创新的过程中,并不会是灵光一现就能够成功的,诸多时候创新是在不断尝试、碰壁、再尝试、再失败如此往复的一个过程中才能最终成功,甚至有时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过程需要创新主体具有执着追求,能够不懈坚持的良好品质。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00后群体,其生长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快节奏的影响下使部分当代大学生具有急功近利、不愿深思、不愿探究的缺点。部分大学生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观察力,对日常生活、劳动中的现象、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但是他们遇到问题就仅仅停留在“问题”的层面,保持“疑问”的状态,极少的人愿意去一探究竟,甚至面对困难时会知难而退。而劳动创新的过程中正需要大学生心怀对问题本真面貌的渴求,对问题真理性答案的探寻,对所遇挫折的直面应对,对漫长探究过程的不懈坚持。
谨遵伦理,敢于负责。劳动创新本身就蕴含着创新主体的“责任”意识,因为进行创新不仅意味着自身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对真理知识的渴求以及自我价值的彰显,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行为,是对国家发展重任勇于分担的鲜明体现。与此同时,还应明确,创新并非为所欲为,不能为了创新、为了求新而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无视他人的劳动成果。任何创新都要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发展负责的基础上,谨遵创新过程中的伦理要求,既不挑战法律的底线,也不触碰道德伦理的界限。更应注意的是,现如今的时代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其鲜明特征是对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知识日益成为新的且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日益占主导的时代,对他人知识成果的尊重是一种伦理要求,也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创新应谨遵劳动创新伦理要求,遵守法律规范,要在敢于创新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创新行为及成果负责。
在厘清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时代逻辑,明晰劳动创新精神的核心要义后,还应把握践行劳动创新精神的实践路径,唯有将认知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促进大学生个体劳动创新精神的切实生成,为此,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把握好方向,以丰厚知识储备构筑深厚基础,通过现实问题激发内在动力,并积极通过实践活动增加情感体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及劳动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领的应有之义。“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对“劳动”的相关阐述历经历史的考验,至今依然绽放真理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蕴含着“为什么要劳动”以及“怎样劳动”的深刻意蕴,其中关于劳动的创新,虽然并无专门篇章加以阐释,但是在关于劳动的阐述中,无不彰显着“劳动创新”的意味。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容,在深刻理解“何为劳动”“劳动何以重要”的基础上思考“为何要劳动创新”“怎样进行劳动创新”的现实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引,纠偏自身关于劳动、创新及劳动创新的片面、错误认知。
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关于劳动创新的认识不充分,首先,大家的劳动观念依然停留在需要勤勤恳恳、勤奋劳动的认知层面,忽视了关于劳动创新的认知。劳动要勤奋、节俭固然重要并且在当今时代仍然需要,但是还应注意,当今时代更需要的是劳动创新。其次,纵观当前大学生关于劳动创新的认知,其中不乏诸多错误观点。例如,认为劳动创新是某一类群体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过分关注物质领域内的创新,而忽视精神领域内的创新等。为此,新时代大学生要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看待劳动问题,明确劳动不是某一类群体的事情,劳动创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敢于进行劳动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功属于掌握知识、勇于创新的一代。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创新的现实证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但要有对问题的不断钻研与探究,更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开拓的知识视野。只有当创新主体的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对相关事物或者问题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此同时,知识的丰厚,能够帮助创新主体多维度看待事物或者问题,找寻事物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透视事物和问题之间的复杂性,能够促进个人思维的活跃,产生创新的可能性。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热爱学习已渐成风尚[1]。为此,当前大学生要想具备劳动创新精神,在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应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意识。马克思曾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无论是大学生在校通过专门劳动教育课程的讲授,还是相关课程的渗透,以养成劳动创新精神,其都是外因在发挥作用,而想要大学生自己真正构建劳动创新精神,则需要内因发力,即大学生自主接受教育者传递的相关知识,自主充实、丰厚自己的知识储备。
现实问题呼唤劳动创新,劳动创新取决于创新主体劳动创新意识的觉醒、劳动创新思维的形成、劳动创新品质的塑造以劳动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对现实问题的观照,当创新主体意识到劳动创新关乎个人生存、发展的时候,劳动创新与个人之间便建立了需求与满足的关系,个体必然会在需求满足的驱动下产生进行劳动创新的内在动力。
为此,大学生应从现实问题中找寻进行劳动创新、养成劳动创新精神的内在动力。当前大学生应明晰,当今时代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代,为我们大力开展劳动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国家给予我们自身发展巨大底气的同时,还遭遇着创新的瓶颈和种种困难、挑战,这些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能“袖手旁观”。同时,大学生具备劳动创新精神能够促进个人积极就业和未来发展。目前毕业生数量持续激增,就业环境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在大家知识储备并无太大差异的情况下,自身创新素养是其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法宝。大学生理应从现实的“危机感”中激发养成劳动创新精神的内生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劳动创新精神虽然是一种精神品质,但其养成过程离不开实践的影响,大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养成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实践中体验、感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劳动创新的认知。为此,不仅需要教育方坚持构建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将劳动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相结合;还需要大学生积极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劳动的现状,感知劳动创新的价值意蕴。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时应注意避免形式化和娱乐化走向,要有明确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指向性,不能为了参加而参加。大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时,要坚持契合时代发展,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劳动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新变化,感知劳动创新之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感受劳动创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