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婷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530000)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小儿急诊医学发展迅速,该学科作为新兴的医疗学科,其主要面对小儿危重病,主要包括感染类疾病及非感染类疾病,其中感染类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1-2]。同时儿童也是感染类疾病的易发人群,原因在于儿童年龄较小、抵抗力较低且敏感度较高,易受到病毒、细菌以及支原体、真菌等感染,该类疾病患儿多伴有体温升高、局部炎症等全身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对相关器官及组织造成更严重的损伤[3]。非感染类疾病主要有白血病、严重出血倾向、贫血等,该类疾病发病较急且患儿体征极不稳定,致死率极高。故小儿危重病急诊医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4]。有数据[5]显示,过去10 年至今我国ICU 住院患儿的病死率从12.5%降至4.6%,在诊疗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本文报道如下:
有研究[6]提出对小儿危重病进展情况及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期诊断提供针对性指导。同时对疾病的评估可针对多种疾病的发展情况,在同类型疾病的不同阶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1995 年中华儿科学会急诊组及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组制订的评估标准(PCIS),有数据[7]表明在该评估标准下可有效的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为后期急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上述组织于1999-2000 年将PCIS 做了进一步改善,将评估标准进行简化,简化后的评估标准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分化方面更细致。有研究[8]选用了30 例小儿危重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版PCIS 进行评估,观察组采用简化后的PCIS 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观察组评估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评估效率更高。近年来PCIS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广泛应用于小儿危重病的各个阶段的评估并取得的良好效果,获得了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认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及医疗器械的更新,有多种新兴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理想效果[9]。
2.1 高频通气治疗高频通气(HFV)是指使用显著高于机体生理呼吸次数的频率,以较低的潮气量进行通气。该治疗方法于上个世纪60-70 年代被瑞典科研人员首次提出,至今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始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并成为该类型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10]。有研究[11]表明高频通气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常规的控制通气(CMV)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治疗的潮气量无线限接近或低于解剖死腔量水平,在治疗期间最大及平均气道压水平较低,故治疗更有利于循环系统的恢复,有效增加了心排血量,同时也有益于氧合;该治疗通气期间可保证患儿胸内压维持为负压,肺内气体的运输接近自主呼吸水平,患儿机械通气易于协调,并减少了呼吸对抗。有研究[12]选取了30 例急性呼吸衰竭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CMV,观察组采取HFV 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进一步说明HFV 更适合肺无动力学改变的婴幼儿及儿童的呼吸生理的要求。
2.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是指选择性扩张肺内通气良好区域的肺血管,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减少肺内分流,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减少肺水肿形成的治疗方法。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可以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通气情况,从而帮助患者减少高氧通气、降低高氧损伤[13]。有研究[14]选用20 例低氧血症患儿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使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患儿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有数据[15]显示目前我国成人急救系统较完善,已经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但由于治疗技术及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小儿院前急救发展缓慢,往往在第一时间内难以取得有效治疗。小儿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患儿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是一项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进步及惠民政策的推行,小儿院前急救网络化开始逐步建立,多数医院建立了急救绿色通道。有研究提出小儿院前急救的发展需向欧美发达国家借鉴,逐步建立空中转运、陆地转运结合的转运体系,将急救点进行进一步网格化,使小儿院前急救能惠及所有国民[16]。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小儿危重病的研究越发深入,其中全身炎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严重呼吸综合征最为突出。针对上述两项疾病已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以提升患儿存活率为主要目标,将该疾病与成人疾病做了明确分化,并通过团队内的研究将具体治疗细化。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小儿危重病的急性处理、诊断及治疗越发成熟,开始逐步建立整体急诊诊疗系统,后续的发展应更侧重于将发展出来的治疗手段细化、评估标准规范化、急救网络系统进一步强化等方面,为危重病患儿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