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文旅消费示范性建构研究

2022-11-21 08:38禹建湘
长沙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旅长沙消费

禹建湘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近年来,长沙市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际文化名城、世界旅游目的地,先后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入选2018 年中国旅游影响力城市前10 强,截至2021 年,已连续14 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0 年,长沙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长沙文旅消费的成功经验具有启示与推广的价值。

一 长沙文旅消费的示范性成效

(一)优化消费结构,消费供给多层化

1.基本文化消费有保障

长沙市财政每年安排数千万元公共文化长效运行经费,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消费。长沙市建有公共图书馆10 个、文化馆10 个,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均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13 年,长沙市跻身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4 年,被确定为10 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之一;2017 年,成为全省首个文化小康城市、全国首批6 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之一。

第一,设施标准化。长沙建成并开放了“三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音乐厅),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均建设了文体中心;按照高于国标、领先中部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面积500 平方米、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200平方米的标准,推进基层文化示范建设,全面完成170 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提质改造,建成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 000 个;9 个区县(市)图书馆全部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文化馆除天心区、开福区外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且总分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图书馆分馆达到130 个、流动服务点有91 个、自助阅览室有23 家。

第二,服务均等化。一是艺术普及全民。按照“公民自主、精准服务,十管齐下、体系支撑,一人一艺、全民参与”的思路,长沙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投入400 万元,打造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开设10 余个门类课程,群众通过移动终端参加培训,参与人数达到百万人次;依托全市1 800多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开展“千团百佳”评选、“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千团万户百万市民才艺大赛等活动,让群众享受文旅盛宴。二是统筹城乡促均衡。相关单位持续推动“五送五进”活动。三是面向特殊群体保基本。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长沙推进“五百行动”计划,打造团队“百佳”、储备节目“百品”、创造项目“百优”、培育人才“百星”、推出广场“百台”,满足其文旅消费的基本需求。

2.多元文化消费有满足

政府要发挥好撬动文化建设的财政杠杆作用,完善政策体系,扶持民办博物馆、实体书店、美术馆、艺术馆、艺术团队、艺术工作室、非遗传习所、文化创客团队等社会文化机构发展。

第一,鼓励兴办民办博物馆,发展博物馆游。长沙市制定了《长沙市民办博物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经济补助。据统计,全市现有28 个博物馆,其中民办博物馆有7 个,分别是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湖南省开元博物馆、长沙玉和醋文化博物馆、长沙市天心区伯瑜万福源博物馆、长沙市望城区华夏剪纸博物馆、长沙市盛砚砚台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展现平台和载体,其数量及质量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越来越多的民办博物馆提升了城市消费的文化和品质。

第二,推行民办公助机制,满足多元文化需求。长沙涌现了雨花非遗馆、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民办文化场馆。2015 年,木工匠人郭存勇自筹资金创办了雨花非遗馆。为促进雨花非遗馆的发展,市区两级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环境优化、广告宣传等方面给予扶持。2019 年,雨花非遗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19 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李自健美术馆是由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丹慧夫妇投资创建的国内外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公益美术馆,2017 年7 月16 日,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为保证李自健美术馆的正常运营,长沙市政府多次对其补贴,以满足群众看展赏艺等方面的文化需求。目前,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等已成为大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第三,组建长沙市人艺话剧团、长沙市人艺舞蹈团等10 个艺术团体,源源不断地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艺产品,探索艺术生产和服务的民办公助新模式。2021 年,长沙重点打造的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成功首演,湘剧《国歌·时候》完成提质演出,花鼓戏《蔡和森求学记》顺利上演。

3.新兴文化消费有供给

项目建设是承载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推手。长沙音乐厅、梅溪湖大剧院、炭河古城、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湘江欢乐城冰雪世界与欢乐水寨等重大文旅项目建成开放,涵盖景区、民宿、文创、演艺、康养等多种业态。

第一,突出发展夜间经济,规划建设夜间经济发展项目。2019 年12 月,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打造“24 小时城市”为目标,长沙将用3年时间规划、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夜消费街区、夜经济载体、夜经济场景[1],主要包括建设夜间文旅城、消费集聚区,打造夜间节事节庆活动、夜游湘江等文旅场景。

第二,突出产业融合。具体包括以下模式:“文旅+ 工业”,如大观文化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文化创意与机器人智能制造相结合;“文旅+体育”,如汉琛体育俱乐部项目,将旅游休闲与篮球比赛等相结合;“文旅+ 农业”,如优卓奶牛主题休闲牧场项目等;“文旅+ 商业”,如绿地湖湘中心项目,将文化娱乐植入大型商业综合体;“文旅+ 教育”,如书堂山国学小镇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文旅+ 新型城镇化”,如田汉国际戏剧艺术小镇项目;“文旅+N”,如“印象大围山”多业态融合项目。

第三,从招商引资来看,文创旅游类项目增多,后续供给强劲。仅2020 年,全市有文创旅游类重大招商引资项目26 个,投资金额在10 亿以上的项目有15 个,总投资超过824.8 亿元,且合作方式多样,有独资、合资、PPP 等多种合作方式。在这26 个项目中,文旅融合类有25 个,“文旅+ 康养”“文旅+ 农业”等生态旅游休闲项目占九成以上。2021 年,长沙推进了8 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指导48 个红色景点提质改造,协同推动20 个红色旅游村提质升级。长沙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及文旅项目的增加,为文化和旅游消费提供了更丰富的载体和平台。

(二)培养消费习惯,活动引导多样化

1.品牌活动聚人气

长沙策划举办了“秋之颂·赏长沙”文旅消费季、金鹰电视艺术节、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草莓音乐节、橘洲音乐节、青春芒果节、长沙休闲文化旅游节、坡子街庙会、阳光娱乐节、杜鹃花艺术节、图书交易会、印刷博览会、公益电影放映月等系列品牌节会活动,以节会吸引人气,以人气带动相关消费。2021 年,长沙举办了“秋之颂·赏长沙”文旅消费季活动,推出了“文旅星消费·偏偏爱长沙”“心动长株潭·百景金秋行”“逐梦新时代·畅游长株潭”“抖音国庆——打卡美好长沙”4 大主题消费活动、5 大系列文旅活动和3 大优惠促销活动,内容涵盖音乐、诗词、戏剧等多种文旅消费业态,以此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旅需求。

2.部门协同聚合力

扩大文旅消费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宣传、发改、商务、会展等多个部门。商务、会展等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夜星城”消费节,市委宣传部、芒果TV 等联合举办了青春芒果节,岳麓区文旅体局联合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举办了“花开四季·畅享岳麓”长沙市岳麓区文旅消费节……据不完全统计,“夏季有礼·秋天有韵”长沙消费季活动期间共举办各类子活动147 个,各级政府投入超1 780 万元,参与企业超万家,企业让利近1.63亿元,累计带动销售金额超过96.05 亿元。

3.发放消费券激潜力

2020 年,长沙多次发放各类文旅消费券。

第一,活动结合发券扩消费。市本级将发放消费券与举办主题活动相结合,举办“夏之恋·端午行——越老越有味”非遗老手艺·百年老字号·长沙老街巷活动,发放50 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包含3.5 万张通过线上领取的价值10 元的文旅惠民消费券,以及750 份通过现场打卡收集印章兑换的价值200 元(共计15 万元)的非遗大礼包,共吸引了超过50 万人次的游客参与活动展销体验,直接带动非遗展演、非遗技艺、非遗美食及非遗文创产品等线上线下消费超过400 万元。

第二,长沙6 区3 县(市)纷纷开展特色文化消费活动,互联共享。芙蓉区举办“芙蓉等你来”文旅系列活动,包括“短视频挑战赛”“东湖味道·首届东湖美食旅游文化节”“芙蓉魅力老街大比拼”“首届华天民间厨艺争霸赛”等。望城区连续举办了“锦绣潇湘湖南文创大赛”,助推文创项目在望城落地发展;举办“中国年·望城味”春节民俗活动,集中展示湘江古镇群和乡村旅游的望城春节年味和传统文化;还举办了环湖自行车赛中国挑战赛、国际铁人三项赛、千龙湖国际龙舟赛、国际风筝旅游节、蝴蝶主题季等节会活动。岳麓区先后承办了“花开四季·畅享岳麓”文旅消费节、“激情夏日·网红岳麓”文旅消费推介会,并推出八大旅游精品线路、十大精品民宿和十大网红打卡点,大力推介重点文旅企业。宁乡市举办灰汤桃花节、沩山茶旅文化节、“5·19 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援鄂医务工作者游宁乡、炭河古城夏季旅游节、奥特莱斯美食节、湘都乡村啤酒音乐节、“乘风破浪·嗨玩葡萄节”等多个节会活动。

第三,政企互动激发活力。长沙县开展“你消费我买单”活动,政府与企业共发放电子消费券500 万元。雨花区上线“嗨购雨花”平台,为入驻嗨玩等多个版块的商家提供百万元消费券,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的方式刺激群众消费。天心区联合区内A 级景区、旅行社、酒吧、KTV 等80 余家重点文旅消费企业,成立了天心区文旅联盟,以此搭建企业资源整合平台,并举办文旅消费节活动,助力文旅市场“满血复活”。岳麓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思路,成功引导长沙年票平台专题推出“欢游岳麓一卡通”业务,将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梅溪湖海立方、V5 星球水上乐园等6 个文旅项目集中推出,市场反响较好。

(三)培育消费品牌,消费时空多维化

近年来,长沙文旅消费供给覆盖夜间、乡间、网间,推动日夜互促、城乡互通、虚实互推,打造了一个多维化文旅消费时空。

1.丰富“夜”态

长沙夜经济业态丰富,从单一的餐饮、购物等消费活动,发展到酒吧、夜游、夜读、演艺体验、灯光夜景等多元业态,其夜经济活跃度在全国排名第3。以五一商圈为核心,太平街、坡子街、都正街、黄兴路步行街为辅的“夜间经济”示范区,拥有夜购商场、超市4 192 家,就业人数近7 万人,特色商业街30 条。首届“夜星城”消费节组织主题活动295 场次,直接参与商家近1.3 万家,商场客流量1.38 亿人次,营业总额达279.7 亿元。阳光100 凤凰街举办了网红夜市之文创市集等活动,成为长沙网红文艺第一街。以火宫殿、茶颜悦色、盟重烧烤等为代表的本土餐饮品牌迅速成长。众多旅游园区推出夜间开放活动,宁乡灰汤的夜泡温泉、铜官窑古镇的水幕灯光秀、洋湖水街的“中秋拜月仪式”、长沙世界之窗的摩天轮等夜游产品引得游客纷至沓来。长沙拥有24 小时图书馆(自助图书馆)22 家,为书香长沙开启夜读之旅,其中德思勤24 小时书店年均接待读者超140 万人次。博物馆以及小众新兴展览馆等夜间文化游也十分火爆。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博物馆等举行“博物馆之夜”活动,通过导赏、展演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雨花非遗馆推出全国首个非遗夜市,吸引5 万人次参与体验。

2.挖掘“乡”韵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给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形式。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并向高等收入阶段迈进,城市居民愈发渴望拥抱田园生活、远离城市喧嚣[2]。近年来,“乡村游”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热门领域。长沙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全市有各类休闲农庄562家,形成了望城湘江古镇群、宁乡灰汤度假、浏阳美丽乡村、长沙慧润民宿等旅游线路。各大乡村旅游区(点)结合当地民俗风情,纷纷开展特色文旅体验和消费活动,如关山旅游区推出田园劳作项目,金太阳农庄推出农家菜、葡萄等采摘项目,稻花香里农耕文化园举办农耕体验亲子活动,长沙县板仓露营基地内游客享农趣、乐农俗、住民宿,望城千龙湖举办沙滩秘境音乐会,宁乡全面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举办沩山茶旅文化节、“夏之恋·乡约长沙”乡村旅游消费节等活动。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长沙县开慧镇锡福村、浏阳市张坊镇田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浏阳市文家市镇、望城区铜官镇、长沙县果园镇、长沙县开慧镇入选省级特色文旅小镇。

3.拓展“网”域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文旅与互联网结合是大势所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数字文旅产业异军突起。文旅企业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为游客打造更具特色的文旅享受,从而实现文旅产业发展新突破[3]。当前,长沙文旅产业网络化发展势头迅猛,58 众创、映客、陌陌、懒猫旅行、潭州在线等大批新兴业态龙头文化企业,将其总部或“第二总部”落户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北辰三角洲动漫产业集聚区成为网间经济最为富集的区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以视频文创、5G 应用、数字经济为特色逆势而上,2021年,园区实现企业营收519.81 亿元。传统企业也纷纷将业务重点转向互联网。天舟文化由以往的线下为主,转为线下与线上并重,布局移动互联网游戏市场,以“互联网+”实现传统产品升级,总营收额不断增长。

(四)促进文旅融合,文旅消费场景化

1.以传统文化场景为主支撑

当前,人们对城市空间品质和符号的重视,使得“消费的空间”逐渐转变为“空间的消费”,即城市文化空间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还生产象征意义和符号,使城市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功能结构、城市意象,以及市民的感情和交往行为模式在空间中运转,最终造就每座城市的独特文化内涵。长沙一些文化企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老长沙文化为基底,打造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文和友集团将海信旗舰店扩建至20 000 平方米,投资打造集老长沙市井文化、湖湘饮食文化、地区语言与艺术文化于一体的主题文化聚集区——“超级文和友”,实现平常日均接待6 000 人,单日最多接待12 000 人,“十一”期间单店单日最多取号20 000 个,实际接待12 000 人,日翻台最高达到12 次。茶颜悦色坚持中茶西做,以独特的传统中式茶这一文化属性区别于其他品牌。橘子洲的焰火表演以长沙文化元素为主打,如五一节“沁园春·长沙”主题焰火和“中非经贸博览会”专场焰火晚会,吸引近百万游客观看。新华联铜官窑景区以“焰火+光影”“焰火+视频”的方式推出多场数字影像艺术焰火秀。宁乡炭河古城的情景剧《炭河千古情》文化演出每年收入过亿。在传统文化演艺方面,长沙开展了“百村千场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进景区活动。长沙交响乐团、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市歌舞剧院等文艺院团在橘子洲、新华联铜官窑、巴溪洲等33 个景区进行了数百场精彩演出,深受游客欢迎。

2.以智慧文创场景为突破点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产业融合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创产业园区“智慧升级”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4]。长沙市以“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为目标,着力打造“中国V 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园区以文化为本,科技为翼,初步形成了“224”产业技术底座——2 个平台、2 个研究院、4 个创新实验室。2 个平台分别是云上栏山超高清视频共享制作云平台和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的技术创新应用平台,2 个研究院分别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院和马栏山计算媒体研究院,4个创新实验室分别是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马栏山研究院、5G 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电视技术工程中心马栏山分中心(电广传媒博士后工作站)和北大互联网研究院视频技术研究中心。马栏山众创园项目是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市重点打造的文创产业孵化器之一。入驻企业以内容制作、内容电商、IP 孵化与运营、新媒体营销为主,承载着中小型文创视频企业及项目快速落户马栏山的重任,在制作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电商视频等方面具备强大产能,已成功孵化“Beni_江酱”“二毛坨子”等一批网红“大V”。

3.以多业态立体文化场景为大框架

长沙构建多业态立体文化场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休闲农业场景。狠抓田汉文化园、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建设,以文旅融合激活乡村资源。(2)休闲体育场景。建设长沙国际体育中心,打造了长沙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品牌,拉动文旅消费。(3)工业旅游场景。根据《工业旅游示范点规范与评价》,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单位;整合工业遗产资源,建设湘江欢乐城,让矿坑遗址蜕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乐园;推出“智造新城,创享未来”长沙高新区工业科技游、圭塘河畔雨花经开区现代工业游、麓谷工业科技游、河西兰天汽车城三馆(红馆、国防教育馆、汽车百年馆)游等工业旅游产品。(4)教育研学场景。如雨花非遗馆开发了30 余个非遗体验项目,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数十万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多业态联动场景。长沙图书馆分馆简名书苑是一家“图书馆+”的新业态图书馆,集图书馆、咖啡馆、书店于一身,既提供图书借阅、线下读书活动等服务,还有年轻人喜爱的咖啡、茶等配套服务,定位精准,深受周边居民欢迎。

二 长沙文旅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结构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长沙文化场景建构手段雷同。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品牌成功之后,其他餐饮企业争相效仿,街头小巷出现了无数个缺乏独特性的“中国风”店铺,产生了“千店一面”的现象。吃湘菜、看演出、听音乐、逛酒吧等娱乐休闲成为长沙“夜经济”的特色品牌,但大多是以观光、休闲、娱乐、社交为主,文旅消费业态大都相似,尚未形成多元化文化消费格局。文和友、茶颜悦色、冬瓜山、一盏灯等文化餐饮消费品牌更受潮流群体欢迎,而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消费亟待提高。同时,长沙乡村文旅项目相对单一,大部分都是爬山、采摘、垂钓、喝茶等,以家庭农庄、度假山庄等形式存在的乡村康养文化旅游品质普遍不够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

(二)文旅消费有效融合不足

首先,部分长沙文旅消费融合缺乏深度,有的仍停留在形式融合的初级阶段,吸引力和竞争力不足。如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旅游内容上更侧重主题乐园,与铜官窑历史文化融合较浅,仅在形式上有所体现;开慧小镇等农业文旅特色小镇也是以自然风光、农业内容为核心,缺乏与文化背景的深度融合。其次,乡村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其拉动作用,乡村文旅消费与农户的带货销售未能有效结合,文旅消费与乡村振兴未能深度协同发展。再次,长沙文旅消费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融合程度较为欠缺,游客来源以湖南及周边省份为主,国内其他省份及国际游客来长沙进行文旅消费的潜力有待加强。最后,在文旅场景融合搭建过程中,各部门条块分割,边界感强,管理分散。如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组织对口文物部门、公园对口园林部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对口林业部门、水利风景区对口水利部门,在搭建城市空间新型文旅消费场景时,这些部门难以对文化旅游资源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长沙各区域文旅消费发展差异较大。天心区五一商圈具有明显的“头部效应”,其他区域文旅消费品牌效应尚未凸显,岳麓区溁湾镇、芙蓉区火车站、雨花区东塘等商圈人气逐渐没落,尤其是“夜经济”表现更明显。天心区汇聚众多的“网红店”,是“夜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区域,其他区域的“夜经济”品牌数量则相对较少。康养文旅消费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生态康养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浏阳市和宁乡市,其他区域发展较慢。

(四)大数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大数据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旅游发展的产业动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当前文旅产业面临着人民群众参与面广、需求多样和消费方式快速变化的挑战,对需求规模、结构和方式的了解越来越需要大数据为支撑[5]。长沙已充分意识到大数据对于文旅消费的作用,很早就布局大数据业务。2018 年5 月,潇湘旅游数据研究中心成立。2020 年6 月,湖南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成立。但大数据在“文旅+大数据+ 媒体”深度融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旅游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未能有效整合利用实时文旅消费数据、多维度精准分类数据、各端口的交互数据等,未能为旅游业提供扎实可靠的数据解读,未能为游客提供精准服务。面对来自年轻化、个性化的文旅消费需求的巨大挑战,“大数据决策+整合媒体传播+ 线上整合营销+ 线下活动策划执行+ 文旅市场联盟+文旅征信体系”的综合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 长沙文旅消费发展建议

长沙要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拉动文旅消费。长沙文旅消费要突出重点,抓住“牛鼻子”,找准文旅消费发展的切入点、突破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湖南文旅品牌。

(一)培育文旅新场景

长沙“要推动数字技术与文旅体验的融合应用,通过数字技术精准分析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消费者的体验内容、体验方式和体验质量,从而精准满足数字时代消费者多样化的行为体验和深层次的心理需求”[6]。首先,长沙要不断推出赶超市场潮流的新观念、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激发供给端“敢创新、能创新、愿创新、多创新”,形成“内生、有效、优化”的文旅消费动力,实现多品种、高品质、优结构的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使旅游者达到“畅爽”的极致体验。其次,长沙要促进文旅与科技、文旅与商贸、文旅与金融、文旅与体育、文创与非遗、文旅与传播等跨界整合,形成文旅消费与文旅创造血乳交融、与文旅生产深度对接的“大文旅消费”基本格局,实现文旅消费多样性、多元性融合发展。最后,长沙要抓住文旅消费和技术深入结合的大势,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不断提高文旅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比翼齐飞。一方面,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5G 等技术,引导短视频、直播等产业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文艺团体将演出进行直播。另一方面,使用算法推送、云技术,丰富文旅产品形态,如通过裸眼3D 技术、动感座椅技术、VR 幻影成像、模拟飞行、三维立体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消费新场景。

(二)挖掘“夜经济”文化底蕴

夜间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它能够展示和演绎城市文化,呈现城市的文化底蕴[7]。长沙应继续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保持和发挥城市的文化优势,彰显湖湘文化特色。如规划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特色商圈,培育一批体现长沙文化名城、形成城市品牌的夜经济载体;通过坚持文化惠民、发展文娱演出、丰富文博消费等手段,提升夜经济文化含量,展示多元文化特色;加大高雅演艺、艺术培训、24 小时书店等与人的成长紧密相关的业态布局;依托湖南演艺集团、省市共建的长沙交响乐团、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创作储备一批具有时代风貌和长沙特色的剧目,丰富夜间消费文化供给;推动夜经济与数字IP 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助推长沙文化夜经济升级;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夜经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展现乡村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完善乡村夜娱、夜游、夜购、夜食等夜间经济发展形态。

(三)大力发展康养文旅

一是大力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费者更想亲近自然,释放压力。“五一”“十一”期间,长沙乡村康养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引擎。长沙要进一步丰富形式、提升品质,推动乡村康养旅游做大做强。二是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产品。随着社会发展,健康成为各个年龄阶层的共同需求,针对中老年人医疗、养生休闲、健身调理等需求,以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汉琛体育俱乐部、书堂山国学小镇文化旅游度假区、“印象大围山”产业综合开发项目、长沙恒大文化旅游城、梅溪湖森林康养合作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出市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产品。三是推动康养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跨产业融合发展。如康养旅游业与房地产、制造业融合,分别形成康养旅游地产、康养旅游装备等行业;康养旅游业与绿色有机农业融合,培育出有地方特色的养生用品和保健品;康养旅游业与互联网行业相结合,开发出新的康养旅游模式,并共同推动智能康养旅游产业体系的完善;康养旅游业与酒店、餐饮行业联动,衍生出诸如养生酒店、食疗餐厅等新的旅游产品品类;康养旅游业与体育产业联动,催生出体育小镇、运动度假村、运动康养城等新的产业形态。

(四)持续提高文旅消费便利程度

长沙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模式,丰富线上购物体验,发展面向社区群体的垂直传播、网络直播、圈层消费等消费模式,扩大消费者群体;促进示范项目的实施,为手机支付提供便利,鼓励文化消费融入各种消费场所,提升消费场所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持续提升文旅产业配套服务发展范围,促进景区设施设备升级、产品创新和项目升级,优化旅游路线,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完善景区门票预订系统;进一步提升乡村住宿、购物、餐饮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对传统演出场所和博物馆进行设施改造提升,合理配套餐饮区、观众休息区、文创产品展示售卖区、便利店等;优化入境旅游环境,完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开发适应外国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目的地、旅游演艺及特色商品,并加强宣传推介,着力提升景区景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机场车站场所的多语种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文旅长沙消费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中餐厅5》官宣,长沙又要火了!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