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探讨

2022-11-21 08:12:35李莉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25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逆向目标思维

李莉(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育研究中心 255000)

逆向设计就是根据预期的标准和目标结果对教学活动、学习任务以及评估方式科学设计,突出了评价先行的教学特色,这也是和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科学的逆向设计更能帮助优化处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扩大教学的最终成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单元逆向教学设计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逆向教学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逆向设计更多地关注学生理解知识,特别关注学生在理解知识中的思考,这区别于以往忽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做法,逆向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活动,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目标有多大的差距,不能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逆向设计则是明确预期的结果和做到评价优先,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具体准确的目标,并围绕目标定评估证据,最后再根据证据合理安排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的指向性也更具体。

3.有助于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传统教学中存在教学评不一致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目标不确定。而逆向教学设计是从设计目标到搜寻目标证据,再到依据目标证据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中评价和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评价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存在的。这种方式推动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逆向教学设计的策略

1.根据预期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逆向设计的第一步要明确预期的目标结果,根据单元学习要求提炼单元学习项目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和目标对学习任务和过程环节进行优化设计。要充分挖掘单元学习资源,结合任务群的要求提炼项目主题,随后对单元的文本内容进行整合归纳,设计出紧扣单元学习主题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起到逆推目标的效果,通过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单元学习目标。此外,以往设计学习任务要突出单元学习难点内容和重点知识,一方面要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确保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但这一点对于很多教师而言是很难做到的,对此,逆向设计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思考单元主题,如何有效评价检测核心素养,如何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如何完成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等。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时,可以采用逆向设计教学模式,这个单元有《小毛虫》《青蛙卖泥塘》《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四篇童话故事,单元的主题是“将故事讲好”。学生要通过阅读学习这四篇课文且熟悉故事内容,学习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然后给学生创造讲故事的平台,让学生将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明确了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后就要将总任务拆分成一个个任务,分散到各个课时中。比如,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做到几点:第一,故事情节要描述清楚;第二,故事场景要讲述精彩;第三,加入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扩展,使故事更加精彩。逆向设计能够明确教学的主题和任务,指导最终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和要求,从而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完成一个个的小任务,最终实现单元大任务和主题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2.明确具体评估证据,提高任务可操作性

根据预期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后,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评估证据,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以及成长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提高活动任务的可操作性,使其可测可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表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逆向设计教学模式讲究评价先行,根据学生识记情况制定目标以及评估证据,这样的教学活动会更有真实性和可行性,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结合上面制定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评估证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没有及时掌握童话故事的技巧和方法,除此之外,会不会应用学习的词语,能不能利用提示梳理故事的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进行编故事和演故事。如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能够完成这些评价的任务,也就充分说明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3.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动力必不可少的元素,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具有思维推动效果的问题促进,这类问题叫作高阶思维问题。根据认知领域的不同,常见的问题主要分为创造类问题、评价类问题、分析类问题、运用类问题、理解类问题以及记忆类问题六大类,高阶思维的问题则主要来自创造类问题、评价类问题以及分析类问题三类。在逆向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时要以这三类问题为主,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创造的需求和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故事类课文这个单元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概括故事情节时使用思维图,学生会觉得新奇有趣,同时又充满挑战性,让学生产生创造的欲望和动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选用图画形式,有的学生选用表格形式,有的学生选用文字形式,还有的学生选择使用图画和文字混合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真正做到了深入思考和深度学习。此外,还要设计评价类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发言,由浅入深,逐渐抓住事物的本质,实现高阶的思维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在学习《青蛙卖泥塘》这节课时问学生:“你们最喜欢课文中哪种小动物说的话?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自己是如何评价的?”通过阅读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喜欢老牛的发言,认为老牛的话非常具有艺术性,虽然拒绝了别人,但语气委婉,不会令人难过。随后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做到委婉拒绝别人?经过深入思考,学生总结出:第一,要真诚;第二,在提意见之前要先夸奖对方。最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说话的方法与技巧。

总之,在小学语文单元逆向设计过程中,要兼具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重塑改造,提高教学输出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逆向目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逆向而行
逆向解答
我们的目标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