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022-11-21 06:10:35劳兰雪李海燕
今日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胃炎脾胃内镜

劳兰雪 李海燕

1.柳州市鱼峰区阳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西 柳州 545000;2.鹿寨县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600

国内外学者提出观点认为肠型胃癌发生的Correa 模式是由正常胃黏膜发展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最终可发展为胃癌,因此临床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疾病对阻断其癌变意义重大[1-2]。现代医学提出CAG的病因病机与幽门螺旋杆菌(Hp)有关,此外高盐饮食﹑十二指肠液反流等也是引发CAG的危险因素,临床尚未研发出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也逐渐趋向于中医药治疗[3-4]。文章就CAG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

1.1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病因包括放射﹑免疫力低下﹑不合理饮食﹑金属接触﹑缺血性贫血﹑体质因素﹑遗传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研究显示饮食﹑环境﹑年龄因素是诱发CAG发生的关键因素[5]。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国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长期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过度饥饿﹑长期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长期吸烟﹑酗酒史等因素影响会严重刺激胃肠道功能,增加负担,严重损害胃黏膜健康[6]。同时因大部分当代人长期工作状态紧张﹑精神紧张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促使胃部功能异常﹑合并器质性器官病变,引起胃腺分泌异常,诱发病理性变化,进而诱发CAG。

1.2 中医病因机制

中医提出引起CAG的原因与饮食失调﹑情志不畅﹑体质虚弱﹑脾胃虚弱﹑机体免疫力低下﹑外邪入体等有关,患病后主要症状包括腹部胀气﹑疼痛﹑食欲下降﹑恶心﹑嗳气等,中医学关于CAG的证型分析发现包括5类,如肝胃失和﹑中气下陷﹑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络瘀滞等,中医主张采取辨证施治方法[7]。CAG的病理机制与外邪入体损伤胃部黏膜有关,随着体内邪气存在时间持续延长,患者病情也逐步加重,体内累积损伤,而脾胃又是五脏六腑枢纽,一旦受损势必会影响其他脏器功能,此外脾胃损伤后会影响机体吸收营养物质,则会引起机体虚弱﹑中气下陷﹑增长邪气;同时气滞瘀阻无法有效排解会加重病情,最终可能诱发癌变[8]。因此CAG疾病的标为气血瘀滞﹑本为脾胃虚弱,治疗过程中医师需判断患者脾胃虚弱表现,针对性治疗,疏通对应的瘀滞状况。

2.西医治疗

2.1 胃肠动力药

CAG患病后如未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则会导致胃部出现胃酸分泌量持续下降,进一步损伤消化道功能,引起消化不良,对该症状西医主张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抑制胆汁反流,加速胃肠道蠕动速度,加快胃部﹑十二指肠运动速度,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西医可联合多种药物共同治疗,如抑酸剂联合胃肠动力药,帮助恢复消化道功能[9]。与此同时通过胃肠动力药物可促进胃肠道消化功能,增加分泌消化液量,而应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可调节神经衰弱﹑神经紧张症状,减少因精神紧张因素影响导致的消化道功能异常,进而降低CAG风险[10]。除此之外还需促进护患沟通,主动讲解治疗方案与病情发展情况,适当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与依从性,及时针对缺铁﹑贫血患者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增强体质。

2.2 胃黏膜保护药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CAG的主要病理学变化与胃黏膜损伤有关,因此临床治疗中需重点保护胃黏膜,应用胃黏膜保护药物,减轻损害,降低黏膜抵抗力,通过药物增强胃黏膜细胞屏障功能,促进再生,分泌大量黏液并形成保护膜[11]。

3.内镜治疗

随着临床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胃镜及其配件也逐步升级,实际上临床运用胃镜除了诊断疾病外,还可作为治疗工具使用,应用价值高。大部分学者在治疗CAG疾病时,多主张采取内镜微创技术治疗,如内镜下切除术﹑氩离子束缚固凝术等,其中氩离子束缚固凝术治疗原理是通过离子化气体向病灶组织传送高频电能,发挥凝血作用,消除病变组织的效果[12]。近年来临床运用内镜微创治疗CAG疾病具有疗效明确﹑先进性﹑安全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经过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后,需给予胃黏膜保护剂与抗酸药物治疗,重视离床活动,保持良好休息,促进康复[13]。

4.手术治疗

大部分CAG患者在经过饮食调养﹑药物治疗后均可获得明显疗效,但依然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的情况,如CAG病情危急状态则需要采取手术方案治疗,有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9%CAG患者会出现癌变,如CAG患者出现不典型增生﹑萎缩﹑肠化等症状时,需及时开展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实际治疗中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程度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明确患者符合绝对性手术指征方向方可给予手术治疗[14]。

5.中医辨证治疗

脾胃虚弱型:症状包括脘腹痞满﹑胃脘隐痛等,进食后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肠鸣便溏﹑乏力﹑倦怠﹑纳差少食﹑四肢酸软﹑舌质淡红等,中医主张遵循益气﹑健脾﹑养胃等原则,应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方中药物包括:陈皮﹑薏仁﹑麦芽﹑砂仁﹑炒白术﹑半夏﹑木香﹑茯苓﹑党参;中医针对合并黑便者可加入伏龙肝﹑地榆炭﹑干姜碳﹑白芨;对严重胃脘腹胀表现者可加入鸡内金﹑佛手﹑莱菔子等;对合并严重脾虚便溏者可加入山药﹑生扁豆﹑莲子肉等健脾化湿类药物治疗[15]。脾胃湿热型:主要症状包括腹胀便溏﹑嗳气﹑口苦﹑口黏﹑胃脘灼痛﹑舌质红等,中医主张治疗需坚持清热﹑健脾﹑和胃﹑化湿等原则,如给予加减三仁汤,主要药物成分包括化石﹑丹参﹑厚朴﹑杏仁﹑均陈﹑竹叶﹑通草﹑半夏﹑白蔻仁﹑薏苡仁等,对合并恶心呕吐者可加入竹茹﹑生姜;对食欲下降者可加入鸡内金﹑麦芽﹑神曲;对表湿者可加入藿香治疗。

6.针刺治疗

单纯针刺疗法:穴位取足三里﹑胃俞﹑内关﹑中脘﹑曲泽,选择30号1-1.5寸毫针,常规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胃俞得气后行补法;曲泽得气后行泻法,留针期间足三里穴位配合温针灸,每日针刺治疗1次,每次留针40分钟,连续针刺5次,休息2日,1个疗程为2个月。灸法:取穴天枢﹑足三里﹑中脘,取药石斛﹑党参﹑黄芪﹑肉桂,研磨成细末,每日每个穴位取5g,用蒜泥﹑姜汁调和成糊状,制作成药饼,用艾条悬灸,左右交替取穴,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20分钟,同时指导患者口服胃炎合剂,每日2次,每次10ml。

7.小结

CAG患者常见的不良症状包括烧心﹑腹痛﹑胀气﹑消化不良等,病情严重者会导致恶性贫血﹑胃出血﹑消化系统障碍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临床尚未完全了解CAG的发病机制,因此临床治疗也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临床开展中医药治疗发展态势乐观,中医学提出CAG病因与邪气入体损伤胃黏膜有关,气滞瘀阻会导致胃气不降,内积浊气无法排出,引起病情加重。中医治疗主张重视外调内补,滋补脾胃虚弱表现,提高脾胃免疫力,控制黏膜损伤,调节阴阳,扶正祛邪。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如中药﹑针灸等,实践效果均满意,但中医药实际治疗中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中医针对CGA疾病辨证分型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未统一判断疗效标准,今后临床治疗CAG疾病时可考虑结合中西医治疗,尽快制定完善的治疗体系规范。临床关于病症原因﹑影响因素﹑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相关报道内容较少;临床缺乏明确化的动物模型。多种局限性影响要求临床不断深入研究,针对CAG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体质﹑不同症状,拟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改善疾病预后。

猜你喜欢
胃炎脾胃内镜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 16:27:58
眼内镜的噱头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2
好脾胃 养出来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06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2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1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