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药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2-11-21 06:02张艳春李家明孟庆全
关键词:药学化学知识点

张艳春 李家明 孟庆全

(1.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合肥 安徽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合肥 安徽 230012)

后疫情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新范式。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对药学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无疑是推动药学一流专业建设、培养卓越药学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药物化学是面向药物分析、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融合化学、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更是牵引药学学科的龙头课程[2]。安徽中医药大学是安徽省第一家开设药学专业的高等院校,1976年形成独立的药物化学课程面向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授课,2009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长期以来,教学模式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为主。自2017年获批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以来,课程团队通过几年的课程教学摸索与实践,结合针对本国的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目前医药行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对该教学模式的开展进行总结。

一、药物化学课程现状

1. 教学内容与时代需求的不统一

目前教学使用的药物化学教材,主要以阐述药物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及药物合成路线等为主要内容。基于这种知识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能很好地掌握药物基本知识等,但没有建立药物设计的基本思路,新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3]。

2.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度低

雨课堂、蓝墨云班、慕课等信息化手段,扩大了教学空间,网络化教学改变了传统师生面对面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态。目前在中国慕课、智慧树等学习平台上,有多所高校完成了药物化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但是,线上教学的整体效果评价不高,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最终目的的认识不到位[4,5]。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不是去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不是去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如何充分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是现代课程教学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6]。

3. 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的指引性不强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性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药学教育在内的各个学科的常规评价,一般采用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方式[7]。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衡量指标是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情况。这种评价方式,从形式上降低了对考试成绩的依赖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平时学习过程的关注。但是,如果只是对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简单的评价,没有设计考核点、考核目标、考核标准,就并不能够体现教学目的,不能够有效的评价学习过程,发挥评价指引教学的作用。

二、药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目的

1.解决教师的思想引领问题

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并持续改进。

2.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重塑教学内容,“一主多辅”,注重突出药物化学课程“设计与创新”的特点,将药物研究动态、经典案例、课程思政要点无缝融入到知识点中,扩展课程内容,做到“有趣”、“有料”。

3.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创新教学方式,围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多元互动”三维一体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法、互动学习法和案例思辨法的教法协同教学,线上线下激活师生教学双主体,打破教学沉闷氛围。

4.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

发挥好多元评价“指挥棒”作用,提高过程性评价占比,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评价标准,有对照,有要求,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调动学生积极性,扎实走好每一步。

三、药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1.教学目标重构

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贯穿始终。挖掘思政要素,融合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为一体,采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求实、严谨、协同的精神。例如在镇静催眠药授课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精II”类药物使用规范,并引导学生通过公共平台查询现有毒品形式,了解药物滥用与毒品的危害。指导学生调研地西泮的发现过程,讲述药物发现背后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入药物研发的背后,感受科学的执着和艰辛,科学发现的偶然和机遇以及研究人员强烈的责任感。

2. 教学资源“一主多辅”

在教材基础上,建设了省级药物化学开放式MOOC课程平台。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章节特点,按代表性知识点全面梳理课程的知识骨架。将教学内容分解成长约5-9分钟的知识片段,按知识点组织网上课程内容。根据知识点的相互关系进行归纳,建立知识点间的关系网络模型,使独立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提供了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章节测试、章节讨论、试题库等丰富的基本学习资源。根据药化课程知识点综合性强的特点,建立了“四库”--网上学习公众号库(小木虫、丁香园、化学智库、科研大匠等)、科研文献阅读库(知识点对应参考文献、PDB、Drugbank、Scifinder、ChEMBL 等数据库)、软件学习库(Chemdraw、MOE、Endnote等)、课外阅读书库(《新药的故事》《药物设计:方法、概念和作用模式》《仿制药的真相》等)。引导学生合理分配课后时间,丰富教学过程。

3. 教学内容融合交叉

打破课程壁垒,打开学科边界。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将药物制剂学、药理学与药物化学等课程交叉融合,使学生对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过程形成完整的概念和思路,培养其综合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使药物化学教学能完美体现其新药研发龙头学科地位。例如,在镇静催眠药物课程授课中,线上按照书本知识骨架,以药效为主线,对药物进行构效关系内容的讲授。线下,以药物代谢为主线,以药物作用时间长短对药物进行分类,对药物构代关系进行介绍。通过从不同角度的知识传授,加强知识融合、学科交叉,通过药物化学的教授拓宽、延伸学生的知识空间,使药物化学课程成为嫁接化学与生物学、药物化学与其他药学二级学科的桥梁。

4.教学方法“三维协同”

以全过程、全方位为指导思想,开展了“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式。创新自主学习法、互动学习法和案例思辨法的教法协同改革,线上线下激活师生教学双主体,打破教学沉闷氛围。

“分组学习,团队协作”是本教学团队落实“全过程育人”的关键举措。根据课前学情调查的情况,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发组织方式,形成稳定的学习小组,通过线上自学、课堂答题、课后讨论、翻转课堂作业、组间擂台等环节,在教学全过程中,学生间互帮互助,增加交流,互为“衣冠镜”、互为“神助攻”,提高学习效率,开阔视野,形成团队意识。

注重导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建立高阶思维。线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依托线上MOOC平台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照大纲、自主学习手册,开展自学,初步熟悉基本的专业知识,建立知识框架;通过线上答题、论坛交流等环节检查学习效果,梳理遇到的问题。线下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采用引导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对学生在线学习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重点突破。采用翻转课堂,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对疑点、难点、重点进行梳理、强调。采用案例式教学,及时跟新社会热点、研发前沿,适时引入药物研发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将自学与教学,通过线上与线下全过程充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5.教学评价“全过程覆盖”

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补充的方式。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由单一变为形式多样化,即考核和评价模式从早期的期末成绩占比70%压缩到50 %。平时成绩由原来的出勤、课堂表现充实到课程互动、在线答题、翻转课堂报告等评价,其中课程互动包括线上讨论区互动、答题;线下小组任务、抢答、学生互评等课程活动,同时,制定评价办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

四、结语

为了适应当今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要,打造药物化学一流课程,本课程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展“三维协同”教学方法改革,重构课堂生态。以知识前沿、社会热点等案例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与自主分享;教师课堂引导、答疑解惑,有机融合知识及价值观。线上构建知识骨架,引导自学;线下翻转课堂,构建创新思维;课下知识拓展,调动学习兴趣。实现“全过程”多个教学环节的统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多元互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前期探索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面提出了建议,对今后的药物化学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以期切实推进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药学化学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