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呈贵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江东大道上饶慧谷2 楼创文办,江西 上饶 334099)
笔者养蜂多年,实践中遇上的稀奇事不少,特记下来与蜂友共享——
不久前,我收获了1 个逃蜂群,为尽快让其安顿,就从自己蜂场一强群中抽了张子脾插进去。第二天早上开箱查看,发现已蜂去箱空,子脾冰凉冰凉的。我担心子脾中的蜂蛹受冻已死,便将“死马当活马医”,将其插回原群后,出生新蜂正常。
子脾下沿大片的雄蜂房,老蜂农是及时割去的,因为“黑鬼”多了耗蜜。前不久,我发现大片的雄蜂房下结了2 个自然台,待成熟后介入他群,结果正常出新王,就是身体短了一些,产卵也正常。能出新王,证明是受精卵发育而成,若是未受精卵发育而来,出的应是雄蜂。
最近,我的中蜂场大批换王。有一群关王时,不慎让王从手上逃走,半小时后再次抓住,蜂王又逃走。管它!我将王台挂在脾面上。第二天早上开箱查看,老王安稳健在,王台也安然无恙。为安全起见,我迅速关住老王,让王台无风险地出新王。
王台,一般长在子脾下沿,也有长在赘脾下沿的。而像工蜂蛹一样长在脾面上的王台少之又少,提脾查台时还难以发现。有时见蜂量少了,怀疑分蜂了,才发现多出了新王,蜂群或已“改朝换代”。对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明碉”好查,“暗堡”却难以发现。见颜色比工蜂房更黑的、稍大的,像铜镜一般的脾面王台盖,蜂量足工蜂厚,要想及时发现,确实是件难事。
“鬼王”就是侏儒王,体型与工蜂形体一般大,有的比工蜂还小,就是腹部稍黑,在蜂群中“混吃混喝”的,介王、介台进去,都难以成功。多年前,我一4 脾蜂的群就是不见蜂王,介王介台又不成,我便端个椅子坐在箱边,一脾一脾地认真查起来,结果发现1 只侏儒王。灭了它!平时查脾,对那些边边角角的小王台,别心慈,及时掐了它。丢弃的老蜂王,也别放生,弄死为佳。一旦让它钻入别的群,不是害人,便是害己。
养蜂是一门智商要求较高的职业,不动脑不用脑是养不好蜂的,光靠自己的摸索也是绝对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靠自己去思考,更要懂得如何借风行船、借梯登高,巧妙地借用前人的力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