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思想源泉、理论遵循与方法依据

2022-11-21 05:32许明月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思政育人

孔 军,许明月,赵 珏

(1.北京联合大学 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101;2.北京联合大学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3)

近几年来,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各高校围绕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开发设计、教学方法与资源建设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创新,取得了宝贵的成果和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但也存在实践误区和偏差,有些误区是来自学理意义上的认知模糊和理解偏差。因此,如何从学理层面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如何回归到教育本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课程设计理论3个方面阐释课程思政的学理基础和方法依据,为高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1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课程思政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史观、人性观的维度对教育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体系中,教育本质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占据核心地位,是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前进的理论指导。

1.1 教育本质观与课程思政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提出了教育本质观,把教育看作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科学文化的再生产活动。“借助于科学文化再生产,实现人类自身素质的再生产,这是教育本质的一般规定。”[1]教育作为科学文化的再生产活动,它的发展受社会基本矛盾的制约。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批判了资产阶级对社会公共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的歪曲。马克思认为不存在脱离社会的教育,教育受政治、经济的影响,各种教育活动都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变化。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阶级性,“无论一般的政治教育或专门的艺术教育,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斗争的精神”[2]。列宁认为,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是学校教育中特别重要的问题,这个方向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教学人员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将教育与共产主义所必需的政治联系起来[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服务于政治的阐释,回答了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再次强调了教育的阶级性、课程的价值性。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就是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坚持在课程教学中的思想价值引领,将价值塑造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

1.2 人的全面发展与课程思政是什么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马克思从批判旧式分工带给人片面发展的角度提出,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发展才能就是让自己的体力、智力、潜力等各种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能适应环境变化和不同的劳动需求。马克思在阐释人的全面发展时,非常重视人的精神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认为只有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摆脱旧式分工给人造成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性并不是想象的、设想的,而是所处现实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全面性[3]。全面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是每个人的需要,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需要同他人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有永不衰竭的动力,才能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这些能带给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看成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使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各种关系都适应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目的,高等学校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模式,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有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渴望,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期待。课程思政应将所有课程建设成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在专业教学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把理想信念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在传播知识中塑造灵魂,在培养能力中健全人格,在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中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3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与课程思政怎么办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马克思特别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校实行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技术教育相结合,将会出现一大批科技成果,将使青年学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消除分工给人带来片面发展的局限,能够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将科学知识、思维方法、价值观念、劳动技能及审美情趣等传递给学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也可以对人的才能、志趣等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列宁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青年一代要成为共产主义者,不但要系统地、理论联系实际地掌握人类所积累的全部知识,而且要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青年学生要“把自己的训练、学习和教育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和小册子”[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首先,课程中思政内容的开发要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能脱离现实,不能空谈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治党治国治军的巨大成就,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实践、教学实践及科技实践等方面进行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其次,实践教学活动是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创新创业等实践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途径。高校应利用这些载体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态势,教育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以立德,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课程思政的理论遵循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崇高理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理想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非常重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被正式提出。从课程思政的缘起来看,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借助课程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的。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工作做了更加深入的阐释:“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6]这一阐释进一步深化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融入教学文件编写和学生管理过程,立德树人要内化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要素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准确理解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遵循。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课程内蕴的价值理性赋予新含义的再生概念,从本质上看,课程思政还是基于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指向的还是课程,是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中探索和挖掘与知识内容和教学方式联系紧密、对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至关重要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聚焦课程建设“主战场”,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解决专业课和思政课合力育人的问题;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促进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育人质量。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党对“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本质的新认识,高校需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路径。学校、职能部门、院系、教师都应承担育人的责任,要构建课程思政关键主体协同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不断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2.2.1学校要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实践

1)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6]高校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规划,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从制度层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2)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要、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从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及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主渠道,深入挖掘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提高将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此外,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积极投身校外实习实践、志愿服务和调研参观等活动,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施展才华,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进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2.2.2教师要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多次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7]。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个难点,让所有教师都做好育人工作,担负好育人责任。

首先,教师要提高政治素养。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要坚定信仰,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以此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8]。

其次,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会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师生交流互动的每一个环节。高校在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师德师风等隐性育人方式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最后,教师要具备教育智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没有统一要求,教师有自主性和独特性。教师要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和教书育人规律进行设计,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9]等育人元素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做到“课程有设计,思政无痕迹”。

3 课程设计理论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法依据

课程思政本质上指向的是课程,因此,回归到教育学视角探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对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教育学视角下的课程设计可以理解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价值问题,即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学校应教给学生什么;二是课程技术方法问题,即如何教、怎么教的问题。

3.1 课程价值观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价值是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观、课程观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设计。如学科取向的课程观,强调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课程设计,按照一定的分类形式进行课程编制,强调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心智训练;社会取向的课程观,主张课程设计要根据社会现状去寻找课程目标,社会现实发展需要是课程改革的依据,主张将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学生取向的课程观则强调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非学习者适应课程。

学科、社会和学生是课程设计的来源及其制约因素,3种取向的课程设计反映了课程的不同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本属性,这些属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关系[10]。课程设计应立足于学科结构和学科知识,以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来源,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赋予知识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使命任务,从而使知识具有教育性的特点。学生和社会赋予知识一定的目的价值属性,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范围受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价值取向、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知识的传承不仅要指向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基于学科、社会和学生进行的课程设计,才能产生均衡的课程。

课程不是万古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变革和改造的,任何一种课程都是时代所追求的“国民素养”最集中、最具体的反映。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也在寻求自身的变革,以期更好地适应学科、社会、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内在需要。课程思政就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设计要将学科、社会和学生等要素统一起来进行考虑,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将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特点统合起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把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选用的根本依据;要深度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研制出具有高度平衡性与关联性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

3.2 课程设计论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法指导

3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观都有其合理因素和重要价值,课程设计要兼顾3种价值取向,对课程各要素——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作出合理恰当的安排。

3.2.1在课程目标上应突出人才培养的情感价值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设计要彰显课程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应具备的素养进行制订。具体来说,课程目标要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专业和行业发展态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2.2在课程内容上应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

一直以来,高校课程设计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知识,旨在构建基于学科需要、符合学科标准、体现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虽然课程目标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但是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功能往往被忽略。任何一门课程都具有教人求真、向善、崇德的价值塑造功能,课程思政就是将课程本身内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功能发挥出来,构建育人为本和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

思政元素是建构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关键,因此,思政元素的挖掘要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要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差异性。课程思政目标不同,思政元素也有所差异,不是所有课程都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不是所有课程都能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仁爱、诚信”的思想精华。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基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和职业去探究,也可以从国家、历史及文化等维度入手;可以是具体的学科知识点及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可以是知识点关联的人物、事件及影响,还可以是知识呈现的方法、手段等。

3.2.3在课程实施上应构建多要素协同育人的教学实践体系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目标付诸实践和落到实处的过程,课程思政的实施要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不能脱离课程目标进行任意发挥。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多要素协同育人的教学实践体系。

1)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例如,在理工类课程教学中,可采用问题教学法、对比分析法及任务驱动法等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

2)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普及,多媒体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生机,这些技术可以辅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落地实施。例如,教师利用音视频、3D技术、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充满思想性、教育性的学习材料生动再现给学生,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资源。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课程学习成为一种趋势。因此,高校要扩大课程思政建设范围,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中,融入在线授课、学习资源及课后作业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选修带有思政特色的线上课程,实现课程思政优质资源的共享。

3.2.4在课程评价上应开展多维的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的质量鉴定、信息反馈及激励强化等功能对于改进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既包括对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重点在于评价教师是否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评价范围包括教学文件、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及学生评教等。评价方法可以采用教师自评、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成长和发展情况。具体可以从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尊师爱校及学术诚信等内容维度,从教师观察、个别谈话、问卷调查、书面反馈及作业考查等方法维度进行评价;也可以在志愿服务、参军入伍等社会大课堂中去检验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