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 郑燕红
在发展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愈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对小学语文中引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完成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使小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产生提问和质疑的思维和意识,从而构建起高效化和互动化的小学语文课堂。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提问引导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这对最终的教学效率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提问引导教学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教师对问题意识认识不清,认为提问即提出一个简单问题,引发学生互动,而没有针对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具有探究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问题;其次,学生自身缺乏质疑精神,他们长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固化思维,这对提问引导教学造成了阻碍;最后,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内容等过于单一和陈旧,学生很难在教师的提问中产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小学生是一个认知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直观的教学形式更加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直观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小学生就会发挥出主观性和能动性。而使用直观化的教学工具和设备,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直观化工具的使用频率不高、使用方式不正确,他们很难将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甚至会出现教学工具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自然无法形成和发展提问意识。
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提问,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学工具,通过引入色彩鲜艳的图片、动静皆宜的视频、结构清晰的导图等工具和资源,引导学生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直观化的教学工具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对教学内容和主题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为提问意识,从而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探究性质的有效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与文本素材或者教学内容相关的卡通图片资源,让学生受到感官上的刺激,进而形成提问意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雪梅》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直观教学工具展开课程。《雪梅》是利用梅花与雪花之间的对比进行描绘的一首诗,教师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就可以以多媒体手段播放梅花与雪花之间的对比视频,使学生能够拥有直观的学习感受。在他们对这两种事物拥有相应的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有意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引导,利用他们自身提出的问题开展后续的探究教学,最终促使其深入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具体含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旧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指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和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将其应用于新知识的教学中,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利用旧知识和经验展开教学,那么语文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在引导学生提问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旧有知识和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现阶段的语文课堂中,虽然部分教师引入了旧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他们的目的却不是引发学生的提问思维,而是强调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程的教学中。长此以往,旧知识的作用就被局限于课前导入中,在这种环境中,小学生的提问思维和质疑意识都不能得到明显的发展。
对此,为了改善当前的窘迫教学现状,让学生自发地展开提问和质疑,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恰当的时机引入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旧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进行回忆和思考,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新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和反思,以此达到启发学生提问思维的目的,不断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篇文章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旧有知识经验启发学生的提问思维。因为这篇文章的主题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相同,依旧是以“父母之爱”为主进行相关描述,但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之间又有不同,即它利用了大量的“父爱”与“母爱”的对比,突出并深化了“无论何种形式的表达,均为父母之爱”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程的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前两篇文章进行回顾,同时让他们回想自身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对这篇文章表达方式的“提问”。而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以及思想观念融合到答案内,以此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并有效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
学生自发产生的疑问和提问兴趣是实现引导教学目标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教学内容或者形式产生疑问,他们才能更加深入地探索教学内容,从而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而设置悬念、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则是引发学生疑问、激发他们提问兴趣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缺乏创新性,他们也没有精心地建设课堂教学环境,这就使得语文课堂缺乏悬念和探究性。在环境的影响下,小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探究和提问的兴趣,这对深度教学产生了一定阻碍。
因此,为了强化提问引导教学的效果、激发小学生对提问的兴趣,教师可以在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堂悬念和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对悬念和任务进行思考和解读,让他们在自主思考中探寻语文教学的奥妙和真谛,并在悬念和探究性任务的指导下,利用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发现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就此提出问题。通过以上方式,学生就能在语文悬念和任务的指引下,逐渐产生提问兴趣。
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篇文章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悬念设置,由此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探究欲望。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悬疑写作手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将这部分内容的比重加深,同时突出对这部分内容的详细教学,就能够有效地带领大家进入文章所撰写的情绪、故事中去。如文中让魏校长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的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究竟是谁说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为什么能够说出这样的答案,这都是能够引起学生提问兴趣的文章节点。而在教师带领大家进行文章深度学习后,学生便能够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会使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进一步深化理解课程内容,加深学习意识,对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对小学生来说,问题情境能够带领他们感受别样的语文课堂形式和内容,如果教师能够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问题情境,那么小学生就能自发产生提问的热情,积极地探寻和思考问题。所以,为了实现良好的提问引导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构建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语文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经常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处于回答问题的被动地位,无法主动获取教学内容中的有效信息,自然也就无法自主提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对提问和质疑的热情就会被逐渐消磨。
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提问热情,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构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教学情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中,对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的感悟,并在循序渐进的语言引导和思维启发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在班级内部引发讨论和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受到学习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影响,其提问热情就会愈渐高涨。
要想构建更具探究性的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必须在课程选择上多下功夫,保证所选取文章中蕴含着一定的“暗喻”问题内容,且描述形式更有趣,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大家的提问热情。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牛郎织女》相关教学内容,就更适用于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进行角色扮演,并从文章中向外引申,利用情境教学的氛围提出“什么才是阻碍牛郎与织女间爱情的本源?”的问题,以此引出文章中的“暗线”。这样就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提问兴趣,也能够让大家通过亲身演绎更好地对文章中的“暗喻”进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小学生之间存在性格差异和学习水平的差异,这使得他们表现出不同的个体特征,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提问引导教学的质量就能得到提高。而梯级教学模式则是契合学生个体差异性、完成个性化引导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方式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具有不同学习水准和学习态度的学生,不能获取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模式。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质疑精神都得不到锻炼,所以提问引导教学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出与其水平相符合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梯级教学模式,在教学之初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等进行全面性的考察和评价,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根据其类型和递进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启发和引导,从而自发地提出具有现实价值的课程问题。
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模式是提高学生提问水平的途径,而合作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和训练模式,所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提问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机制,借助合作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但是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通常仅限于表面形式,教师既没有针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也没有将其与提问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单纯的活跃课堂氛围的形式和方法,在此种情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提问课堂迟迟没有构建起来。
为了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教师可以创设课堂合作小组,将学生分成组内相异、组间相同的各个小组,引导他们就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提问和回答训练,让他们在多元思维的碰撞下和反复的思维锻炼中,找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不断提升提问的水准和思考问题的创新性。而在合作小组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也能得到有效锻炼。
实践活动是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能够依据语文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就能在活动中发展提问能力。所以,为了提高语文提问引导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既没有合理地设置活动环节,也没有定期展开实践活动,所以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意识都处于停滞的状态。
为了扭转当前语文教学的局面,提升小学生提问和质疑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专题实践活动,选取语文教学内容中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部分作为活动的主题,对活动的环节、形式和内容等进行全面规划和精心设计,让小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引导,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和提升提问能力,而在实践活动的环境中,语文课堂教学也会进一步朝着创新化的道路迈进。
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是实现有效语文教学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完善性和优化性,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以此提高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