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的内涵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2022-11-21 03:54
智库时代 2022年36期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文化

闫 祯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一、中医文化的内涵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结晶之一。中医文化是指以文字记载为主、反映中医发展历史进程的文化,它是中医学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精髓[1]。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几千年,源于我们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源于我们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中医文化保障了中医发展的继承性和连贯性,使千百来的医学理论知识有着系统的统一性。中医文化是以中医学术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是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对生命健康、疾病痛苦等形式的文化机制,关乎对生命健康、疾病、卫生等的看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具备医学文化的核心。中医文化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代表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如果将中医文化仅限于医学书籍,认为它是仅与医药有关的文史而已,实际上是狭窄的文化观念;如果把中医文化艺术研究当作文化历史书籍的鉴赏,就相当于将中医文化世俗化。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崇高的道德情感、操守和优越的文化思维能力在中医范畴的集中表现,掌握着中医的根本特点和目标,是中医学内在价值观、思维方法和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

二、研究中医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医学文化的发展是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在当代社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技术之一[2]。中医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汲取各种人文自然的文学知识,融汇着各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凝聚力,是为中华民族文化提供连绵不绝的能源,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绵上下五千年的重要保障。中医具备着比其他医学更加浓烈的文化属性,医学的目标是保障和挽救人的生命,换言之,医学的源泉就是生命。治病的时候,医生需要将病人作为一个个体来对待,注意病人发病的全过程,找到发病的因素。只有将病人和医生结合起来,才能体现中医学的重要价值。中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类生命的价值,维护了生命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的生存质量,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性学科[3]。中医学望闻问切的治疗原则是以最小的刺激和最少的损伤为原则,运用天然的药物,对人体刺激和伤害是最小的。中医文化不管是在服务人类,还是保护药用资源上,都发挥着卫生事业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现代西医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医可以更好地保障人人享受健康生命的权利。中医文化说到底是一种生命科学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是衡量我国卫生事业进步程度的重要因素,可以促使现代卫生事业文化发展走出困境。

三、中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中医从业人员发展缓慢,力量薄弱

中医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在当代社会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中医与西医相比,处方用药没有统一的用法,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年轻的中医从业者来说就业形势很不友好。传统上,人们大多数都认为中医越老经验越丰富,人们治病时一般都喜欢找老中医,年轻的中医从业者经常被质疑能力不足。我们承认名医、老中医是一种稀缺资源,拥有不可以代替的经验财富,但是哪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老中医不是从年轻时候成长过来的?很多年轻的中医从业者都是看不到希望的,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下去的。对人们来说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中医师,大多数人们就都不会再选择中药治疗疾病。中药饮片的质量良莠不齐,有好医未必有好药,这也是人们普遍担忧的问题。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认可中医文化和疗效的人很多,但是真正选择中医治疗的人很少。现代西医有一套完整成熟的医疗体系,中医则很多是单打独斗[4]。很多中医院都是带一点中医特色的西医院,许多技艺高超的中医师受限于学历、身份等诸多问题流落于基层,以诊所或医馆的模式存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更多的是依靠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很多养生保健类产品都是以中药的名号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和收益,而中医药治病救人的原则越来越边缘化,都是以疑难杂症、慢性病或者西医不擅长的病种为治疗主体。每年从中医大学走出来的学子成千上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大夫的却少之又少。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不是只单纯依靠学历和论文,也是需要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进行传承,更加需要中医从业者自己孜孜不倦的学习。

(二)运用西医的模式培养,中医学教育日益衰退

中医行业现在成为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语言的中医学科[5]。中医的教育现在严重地西医化,现在中医学院几乎都按照西方科学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运用现代信息化的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好多学生现在根本不看或者根本看不懂中医古籍;现在中西医课时基本相等,西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不低,中医理论实践训练严重不足,甚至对《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经典书籍也不进行研读;技能实践培养上,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训练不多。传统的中医已经被挤到了教学的偏远角落,中医教材一版又一版的变得现代化,语言也越来越现代。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运用中医的思维看病,很多大学生都转行去了西医或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大多数的深造者,都不是在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上进行提升,而是遵照西医教育方法行医,根本不会运用中医理论与技能实践临床看病,很难被为称为真正的中医。有不少深具眼光的老中医呼吁:“继承就是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中医在“现代化”的口号下面临着消亡[6]。国家对中医的扶持力度近几年不断加大,中医教育规模也在扩大,但是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发展进度还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程度,中医市场在不断地缩减,中医学也不断地受到摧残和打压,临床实践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地在消失。中医出现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深地思考。

(三)否认师徒传承,缺少中医继承者

师徒传承是在中医行业培育人才的重要方式方法,中医的精髓和技能往往是师傅尽心尽力地传授给徒弟,徒弟向师傅学习中医知识文化、技艺等并且传承。中医师徒传承教育符合中医事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但是,现在的医疗制度几乎没有了师徒传承,缺少中医继承人,成为了中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在民间医学中,还有师徒传承的这一方式,师傅行医水平高、治病效果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并且现行执业中医师考试制度,也要求考大量的西医知识,民间医生几乎是过不了西医知识这关,所以目前的传承方式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按西医的标准评判中医,按西医的方式管理中医院

中西医是两个不同医学体系,它们都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和临床方法,两者无法兼容。在现代医疗制度下,中医的治病和效果、中药的开发和推广,几乎是按照西医的标准。中医的疗效是必须要经过西医的标准认可,贬低了中医临床的实践标准。现在好多从中药研究出来的新药,已经不具备了中药的性能,已经不属于中药归化为了西医范畴。现在真正传统的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的医院,现在诊病都是依靠仪器检测化验,根据化验报告来判断结果,医生处方都是以中西药并用。现在的中医医生很多都不再采用望闻问切进行诊病,医院为了生存,购买大量的医疗设备,医院的创收还是需要借助于监测化验和西药。

四、中医文化发展路径探析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的创造者之一,是人类古典科学的瑰宝,是古代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经过长期的医疗发展,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根本之源,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人类医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西方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昌盛衰竭影响着中医文化的盛衰。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医学工作,把中医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对中医发展进行不断改进。我们应该按照中医的发展规律建立完善的治疗体系,不断加强中医诊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药的质量,在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传承方面作出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

(一)振兴中医文化

振兴中医文化,要不断扭紧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纽带。中医文化融汇了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综合的文化体系。它将哲学理论、道德思想、天文知识、医疗学等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体系。振兴中医文化,首先应明确中医文化的主导地位,注重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中医的自身价值和发展策略下进行发展。在西方科学主义盛行的情况下,采用西方医学的技术方式来研究中医学是绝对不可行的,这样会造成对中医文化的巨大伤害[7]。第二,对中国中医药的知识和文化进行普及。中医学的文献书籍大多数都是以文言文为主,对现代人来讲有一些高深莫测。我们应在学习中逐渐提升中医文化知识的素养,把握更多的思维方法,使中医理论知识能够被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消化。第三,加强对中医文化的传播。传播是中医文化发展的条件之一,在传播过程中,中医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建立强大的文化主体的意识,不断创新搭建中医文化传播的平台,创造学习享受中医文化的浓厚气氛,让中国人民都能不断领略到中医文化强大的文化底蕴。

(二)培养中医人才

(1)学校要创新教育模式和优化课程结构。中医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多不足,中西医课程的开设比例不达标,在教学比例不达标的模式下,将中西医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同时向学生进行灌输,将会引起学生对中西医理念的相互混淆,降低广大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爱好,所以应增强对中医课程的教学力度。(2)推行师承教学模式。师承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填补,通过读古典书籍、名师教育、临床实践等提升中医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增加中医经验。[8]通过师承的模式,让具有丰富经验和学富五车的老中医带徒弟,让徒弟得到师傅的真传,让徒弟在学习上有秘诀、有性情、有深度,让学生在中医学习上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3)加强中医学术上的创新。中医学术的创新指引了中医继承发展的方向,发挥中医传统的优势,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术,将传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为中医学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信息化技术可以将中医库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储存、获取进行完整的建立,可以将中医的临床实践和药物的研究基于信息化一体的信息系统,中医学术的创新实现了中医理论的数字化和标准化,既可以保存中医理论自身的特色,又促使了中医学的进程发展。(4)加强中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改革人才的培训模式,强化中医学专业在院校的主体地位,进行中医能力的等级考试,创建早跟师傅、造临床实习的制度;完善中西结合的教育理念,培育中西结合的高水平人才。在中药建设的同时培育一批高水平高能力的中医领军人才,建立经验丰富中医医师带徒制度,大力培育中药药材和中医健康服务人才,推动中医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

(三)加大中医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中医文化的推广要建立人才为中心的推广理念,不断培育具有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和中医文化推广人员。注重培育医务人员健康的理念精神和道德风尚,创造具有特色的专业口碑、核心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变目前不利的医疗环境。不断培养具有优秀医院文化的专业中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中医医疗服务,为中医院的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医文化所提倡的悬壶问世、医者仁心的思想品德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当代医疗服务质量。[9]中医文化的建设将会深远地影响、改革中医院的医疗服务,不断推进中医事业的发展进程。

中医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使得中医文化还发出新的意义和内涵,就需要从社会多个方面围绕中医文化推广开展工作。自古中医文化与人们的生活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新媒体等平台与生活饮食等相关的中医文化进行科学推广,加深人们对中医的正确理解。现阶段新媒体中拥有众多个人以及组织等对中医文化进行推广宣传,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其内容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容易对人们群众造成误导。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加强对中医文化的宣传监管,同时创建中医辟谣平台,使得网络中流传的不正确的中医文化内容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建立科学的中医宣传推广平台,逐步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中医文化形象。

(四)结合中医发展特点创建中医管理体系

为了使得中医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中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就需要正确看待中医文化内容。中西医作为两个不同的医疗方式,由于现阶段人们对于西医诊疗手段的依赖,导致中医传统的诊疗方式逐渐失传。为了壮大中医文化,就需要强大中医院的体系化管理,使得人们在就医中真正感受到中医的正确性以及科学性,从而加深对中医的信赖,为中医诊疗摆脱对西医医疗仪器的依赖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中医自古倡导“望闻问切”,这就对中医提出了相对于西医更高的要求。从中药的角度来看,要严格落实中药的研制以及使用办法,避免中药西化,从而减弱中药的药效以及作用。要改变现阶段中医院按照西医管理模式的现状,就需要不断提升中医自身的诊断和药品研制以及用药水平,提高诊断准确率和药品研制水平等就需要拥有高水平的中医人员。在环环相扣的关系中,发现要强大中医文化还需要从根本上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员。同时作为国家要鼓励并引导中医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进步,给予中医院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使得中医院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扩大中医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五、结语

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荣昌盛作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模式,是人类不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在当前西风东渐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该不断挖掘中医文化更加深刻的内涵,发扬中医学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在继承和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医学作出独特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医学西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谁远谁近?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文化之间的摇摆
中医学中的“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