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819)
在新时代“新文科”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发生了内涵性改变,在原来的“公共基础课程”上增添了“核心通识课程”。这一表述性的改变说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内容主导思想上都需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这种现象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确实存在。蔡基刚认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开展内省的立德树人教育,而不是仅局限在外向性跨文化交际教育”[2],最终实现“全人教育”。因而,为更好地贯彻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PBL 模式和课程思政相契合,尝试将大学英语指导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隐性地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旨在完成高校外语人文教育生态目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3],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8 年5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从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彰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一鲜亮底色。中国学者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在实际生活中,要消除不良文化,最重要的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教育广大群众。[4]”何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它是最初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提出,列宁在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实践中进一步阐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5]。(鉴于授课实际,西马文化思想暂不做考察范围)它探讨无产阶级文化(含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之间的关系,秉持实践的创造性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文化精神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更加“物质化、工具化和感性化”[6]现象的深刻文化批判精神,最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方法论上,主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守正创新的先进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使当代中国成为世界“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主要力量。
如何在教学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在于既是认识论层面,又是方法论层面。它利于教师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问题作为评估学生PBL 成果的基础。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及文化积淀各有特色,促进他们有自信、有担当,为阐释富有中国传统天下观底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PBL 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公认的较好的教学模式之一,其原因在于“它似乎符合所有正确的标准,如大学毕业生特征、学习成果、学生参与度和学生成绩,以及积极和重要的教育学生的经验”[7]。其教学模式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关注学习过程的实现路径。当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的驱动式问题学习时,他们在各方面的体验会发生变化,师生角色也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在PBL 模式学习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成为促进者,学习的规划者,他们的职能是规划、观察、陪伴、激励和评估学习情境[8]。学生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在当代科技驱动下,教室的界限也由传统的线下延展到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师设计学习框架,学生则利用网络科技获取和分析大量信息,作为完成PBL 任务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意味着以学生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可以线上线下聚集在一起讨论、争辩和交流思想。
实现知识体系可视化、教学活动个性化、技能操练虚拟化及绩效评价透明化,最终师生通力合作,制定和完成高质量的项目制学习框架。依据PBL 基本理念,学生学习的本质是基于自身知识经验,主动积极探求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建构学习共同体保证了高质量的课堂学习和教学状态。“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学过程应“先问题,后内容”;教学策略应教师“少一点讲述”和学生“多一些主动学习”。然而,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分离,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出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大打折扣。
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隐性地融入课本内容,设计出一个“好”问题或一个“好”项目,从而导出符合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科学的、严谨的学习目标。PBL 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9]。具体来说,教师提供问题、过程指导、部分学习资源和教学反馈,推动和帮助学生挑战困难,取得成功。在教学问题设计上,置于新时代“新文科”大背景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能够引导高校外语人文教学的科学、历史、辩证和发展的维度理解,在构筑“文化强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领域发挥有力的指导作用。
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融入问题设计中。要求教师课前、课上和课后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为准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外语人文教育高度契合的科学的、发展的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坚持新时代的教育既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进行国际融合与创新。
在问题设定时,突出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合。优先考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主要来自课文的文化背景和主题观点。教师应充分掌握授课内容和相关知识,从宏观上把握问题方向,从微观上预设问题。问题应当“少而精”,紧紧围绕课程思政元素,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鼓励其主动查阅资料。
学生自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为4 人。小组成员以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思考教师所给出的问题,并在组长的安排下利用多媒体平台交流讨论所分配的问题,不断复盘自己的学习过程,以改善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适合PBL 目标的平台、工具、风格、格式和数字媒体,进行清晰的小组沟通和有创造性的表达,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的个人研学和小组成员间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根据教材单元主题和核心目标,为学生提供部分教学素材,围绕问题驱动设计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中穿插项目介绍、研究路径、研究报告写作方法及学术型PPT的要求等。
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部分组成,将问题驱动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以《新通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Text A——Acupuncture(针灸)为例。案例将课文涉及的知识分为三个模块,背景文化知识、词汇语法知识和主题观点知识。文化内涵包括选取教材中单元话题“针灸”文化背景材料等;语言技能包括选取教材中的技能训练部分——针灸词汇及表达法;主题内容包括选取教材中的单元话题“健康”部分,尤其是如何处理中西医文化的差异性和融合性。
教师需思考先说些什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该如何导入问题?教师通过电影《刮痧》和当下后疫情状况,引入健康和中医话题,导入《新通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Text A——Acupuncture(针灸)。
驱动式总问题:如何审视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医文化?从逻辑理路看,中医思维如何成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立场和观点,紧紧抓住唯物性、实践性和人民性,辩证、发展地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各国优秀文化的互鉴问题。
课堂展示时间:1 课时(因课文为稍短的Text A);课下准备1 周。学生根据问题确立PPT 展示名称,制作PPT、视频等作为PBL 成果。每个小组有4 名成员,通过抽签方式选择问题,进行项目研究;组长根据组员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包括查找资料、PPT 制作及问题讨论等;1 周后最终成果为PPT,在课上展示。
课下,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在学生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判断拟选题的价值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西方人对“针灸”的不同看法,引导同学领会、分析和辩证地理解中西读者对中医文化的差异认识及历史根源,使课程具有亲和力和生动性。
这部分是PBL 问题驱动部分的成果展示,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采用的是学生展示加师生共同研讨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与思想的碰撞。
PBL 教学理念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和/或他们之间的协作互动决定了学习可以通过对特定学期或学生周期的学生进行测试或评估来证明”[8]。课堂上,由小组代表上讲台,英文展示PPT;本着公正客观原则,教师及同学对其他组的PPT 汇报给予适当点评、建议和打分。此外,学生分组合作,结合题目和自己的研究兴趣设计具体的研究问题,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研究报告。课上PPT 展示和研究报告共占期末成绩20%。
该项目分为3 个子项目,分别产出3 个子成果。评价方式为观察加记录。
成果1:我眼中的“针灸”——个人微电影,英语配音,介绍“针灸”文化,含课文核心词汇,既增强了文化自信,又创造性地转化为文化共享,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普适性”。
成果2:文化差异与健康问题——以PPT 和视频混合形式,加入了中国和西方抗疫策略及效果的差异,既了解了文化差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又增强了爱国情,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性”。
成果3:治疗手段,中医还是西医?——以PPT 和校园采访形式,提升与他人的沟通能力。通过了解他人对中西医的态度,客观认识到中西医的各自优势和互补性,进而追踪中西文明(哲学)的根本差异——道与逻各斯,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辩证性”。
教师总结:教师在总结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对其中有见地、有思想的观点进行肯定,对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进行纠正。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批判地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与培养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并不矛盾;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其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
案例主张从自身文化教育的维度予以批判性反思。在该案例实施的过程中,每一次阶段性成果的产出都有大量的引导式对话作为铺垫,同时辅以与学生真实体验相关的素材,以求更好地推动整个项目的进展。培养学生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华民族身份。对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估的评价手段,将学生的PBL 成果的课堂展示、研究报告、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都计入总评成绩,肯定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
总体看,实践效果良好。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同时,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很好地用于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树立了文化理念:对于他国文化,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用相互尊重、平等包容的心态,真正做到“和而不同”。
从课堂教学中的观察来看,通过组织协作、展示成果,使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中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学习潜能得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同时,PBL 成果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课后的教学反馈来看,通过对一系列围绕课文主题“健康”的问题设计,调动了学生在实际生活语境中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真问题。
目前为止,高校外语教学从马克思主义视域切入的极为有限。然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二外英语(高级)”教学,由于授课对象——非英语专业外语学生未来更是直面多国、多元文化。掌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于国际复合型人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大有裨益。
在PBL 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切实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身语种专业特点出发,将多元文化融入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跟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实际(留学)生活有效链接。考虑授课对象为“二外英语(高级)”班学生,英语水平普遍高于一般大学英语授课对象,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更能展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员之间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整个项目中对自己承担的部分进行复盘和有效管理,最终使小组PBL 成果经得起课堂实践(展示)的验证。
“以赛促学”很好地诠释了课堂内外互为延展,互相促进。如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举行英文“撰写中医好故事”活动,举行“中医好故事”英文演讲比赛,开展“中医好故事”微视频拍摄。实践上,笔者指导学生团队参加了2022 年首届中国高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视频比赛。6 名2020 级本科生通力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用原创的视频形式展现PBL 模式的参赛成果,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目前单课程模式的实施方案已用于“二外英语(高级)”教学实践,并仍不断完善,也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将PBL 教学模式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充分用于外语人文教学,其体现的辩证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对实现高校外语人文教育生态目标大有裨益。希望逐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向度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并对不同级别的PBL 英语教学有启发、互鉴作用。在新时代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PBL 教学模式与中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相契合仍需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