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云
在虚拟技术和传统传播媒介的融合下,传统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保罗·莱文森在媒介环境论中提出媒介的进化被人的需要主宰,媒介的使用和发展由人的生存发展决定。[1]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直播也由原来的二维平面传播方式升级为5G、VR、AR和MR等技术搭建的全景直播的新模式, 最初的人屏互动变成多维度的互动。在所构建的虚拟场景中,观众更容易认同在所构建的时空下的身份和角色。 虚拟场景的类型不断增加,沉浸感和在场感的不断加强,人们在社交生活中的孤独感因此得到了消减, 陪伴式需求得到了满足。[2]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网络直播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传播。直播内容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已形成了泛娱乐化、生活化的传播模式。人的社会需求也在虚拟世界中延伸——即人们开始寻求网络直播中的陪伴与分享。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的情感需求越来越突出。偏重情感的慢直播就此开始兴起。其最大的特点是镜头下所构建的场景变化较缓慢,即在不同时间段进入直播,观众都能迅速地产生“在场感”“参与感”。主播和观众的时间和空间都能在慢直播所构建的场景下较快地融合并产生情感链接。由于慢直播多以记录、赏等节奏较缓慢的内容为主,主播和观众彼此之间没有较清晰的界限分明,人们在统一的时空状态下见证同一事件的发生。[3]人与人通过无界时空的慢直播,在电子媒介等技术的加持下,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情感链接,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的世界中沉浸漫游。[4]
学习直播是慢直播的特殊类型——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很少与观看者进行互动,只是静静地坐在镜头下学习。主播通过构建虚拟的学习自习场景,营造在线陪伴的氛围,来和观众之间相互陪伴学习。B站的陪伴学习类直播专区是人们进行陪伴学习直播的主要平台。2020年B站直播统计数据显示,“陪伴学习类”直播是主播在线时间最长的直播类型,且年统计陪伴学习次数可达14亿次,日均活跃观众数量已到达4.65万,日均弹幕互动达到4.49万人次。
笔者聚焦于陪伴式学习直播逐渐火热的趋势,以场景传播为研究视角,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的1月期间进行了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结合相关文献阅读,将参与B站陪伴式学习直播的受众从身体、基础心理需求、深层情感需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麦克卢汉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进而改变了人类的感觉学习生活。”[5]如今各类媒介技术致力于形成人类的智能感官,影响人们的感觉生活,通过加强场景的适配性能,让人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沉浸式感官体验。场景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发生的有一定行为或是以人为中心其与周围所形成的关系而呈现的生活画面”。[6]在如今技术的发展作用下,场景的构建变成是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而构造的时空一体化的模式。它将用户的时间和空间与虚拟时空相融合,以达到用户在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的统一,进而在所构造的场景中产生沉浸感的作用效果。[7]场景的运用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传播方式。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美国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和专栏作家谢尔·伊斯雷尔大胆预测在未来的25年里,互联网将进入“场景时代”。[8]胡正荣教授也将Web3.0定义为“场景细分时代”。彭兰教授就如今移动传播现象提出了“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9]场景传播视角下的研究就此展开。
在《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中,彭兰教授提到:“场景传播就是对情境的感知和对有价值信息的适配。”[10]即场景传播包括了对用户的时间、空间、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而完成的个性化匹配的传播模式。在《消失的地球》中,美国传播学家乔舒亚·梅洛维茨提到:“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都对应于一种独特的情境,并且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而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就会模糊不同行为所处情境的界限,将那些只适合特定人观看的演出内容搬到了整个社会来进行观看。”[11]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独特行为在独特情境中所带来的影响,即在场景传播的视角中研究不同的行为。
笔者基于将私人化的学习场景呈现到虚拟网络空间中的学习直播这一行为,以场景传播的视角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如今观众通过移动设备在不同的时空下均可进行B站学习直播的收看,通过具有个性化的虚拟场景的构建,让主播和观众处于同一虚拟时空中,再通过主播和观众互相影响,可以达到身体层面的互动。例如在“鱼九jocelyn”的直播间中,她的直播间打卡暗号为“开始学习”,其自习室的背景音乐为白噪音和较舒缓轻音乐,主要运用的计时方法是番茄学习法,即50分钟的学习和10分钟休息,并在切换状态时会伴有铃声提醒。在主播通过直播中所创造的虚拟自习场景中,包含了观众所需要的信息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并且在进入直播间前,观众通过打卡暗号获得积分,来完成进入学习直播的互动仪式来实现“在场感”。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提到,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构成的“场景五力”正在推动未来建构越来越多体验真实的场景时空。[12]在观看学习直播时,“场景五力”所极力呈现的多维虚拟空间,让观众的身体沉浸于场景中。如当用户戴上AR眼镜收看直播时,观众在虚拟空间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升级,人眼前的画面从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空间的场景。[13]观众可以360度旋转来观看整个虚拟场景,从第三视角变成了第一视角,仿佛身临其境地身处于主播所构建的虚拟场景中,从感觉器官上的身体在场进一步加强了“在场感”。再通过3D环绕音效加强观众听觉的效果,此时的观众与主播之间形成时空紧密连接则,如此沉浸式的体验将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环境在场感。
观众身体上的空间距离通过传播技术,实现了信息链接;观众在场景中学习行为和主播的学习行为一致时,实现了时空节点链接。虚拟技术和场景空间相结合,更能让人们在虚拟时空中增强“在场感”。
从人的需求层面进行分析,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重需求,其中寻求归属与爱是支配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动机之一。[14]在面临生活中的巨大压力时,观众积极寻找适配自己的学习场景,在场景的构建下时空的融合聚集成为同一群体,共享同一信念,与他人形成积极交互链接。在学习直播这一虚拟空间中,也形成了一个在特殊场景中的社交圈。观看直播的观众大都因为周围环境的受限、自身不够自律、 家庭等原因寻求社会群体来弥补内心的孤独。而在共同观看直播的同时,他们都在共享同一个时空,在完成打卡互动仪式后,也就化身为同一虚拟自习室中的“云同桌”,彼此陪伴也让他们能有动力和热情投入自身的学习中。[15]在直播中,主播偶尔和观众互动鼓励,观众在直播间的聊天页面通过“我能行”“加油”“上岸”等口号为彼此加油打气。双方的学习时空进行了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学习场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消解了现实中的距离,舒缓了心理压力。[16]
在信息时代,每一个直播间的氛围和主播自身的影响力是观众选择观看直播的较为重要的因素。每一个观众在选择直播间时也是在选择自己理想的学习场景和自己的学习榜样。 在线观看数量较多的直播博主,大多贴有“学霸”“名校”“考研”等标签,且具有清晰的未来目标、良好的自律习惯或优秀的学历背景。观众通过直播,拉进了和这些优秀的人之间的距离。而当观众和主播在同一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场景下做同样的事时,观众会在心理层面将主播作为行为学习的例子,再通过追随拥有理想生活或者理想品质的榜样做出行动上的改变。[17]他们从心理上提高了对自己的期待和评价,进而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调整原来的模式,以达到有条不紊地向目标迈进。
陪伴式学习直播的陪伴感源于场景的分享。在移动技术所构造的虚拟学习场景中,观众和主播之间完成了信息的共享,包括了时空的共享和情感的共享。[18]在这一具有实景基础的虚拟场景中,双方完成了时空的共享;主播和粉丝都渴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希望与他人建立稳定而有意义的联系,从而完成情感的共享,也激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
主播在自己构建的虚拟自习室这一场景下,通过和他人共同学习,将自己置于被观众“监督”的状态完成自我约束。观众更是主播的追随者。即在学习直播这一虚拟场景中,学习主播和观众也是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主播通过观众的观察注视和互动反馈中,确认自己所呈现的自律、上进的积极形象,对自我行为进行修正,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19]观众的自我身份的构建借助学习直播这一渠道,寻找与自己个人喜好相投或者目标相似的学习群体,通过在直播间进行每日打卡对暗号、签到和签退等独特行为获得积分,形成了一个互动仪式,进而获得了身份认同。
在共同陪伴学习的过程中,主播会主动创造属于群体间的共同学习暗号,即为创造群体间的共同符号。在主播和观众一同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之间已经通过互动完成了情感的升华,不断加强群体中的身份认同感。此时,身处这一共享场景的人们就能够有共同陪伴学习时的成就感。在学习直播的长久陪伴下,学习主播和观众之间将形成共同的记忆,这将推动主播和观众建立长期感情,相约下一次互动仪式的完成。[20]在这样的情感不断加强和记忆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互相陪伴也成了主播和观众在虚拟世界中的情感寄托。
在B站学习直播的陪伴学习下,无论是主播还是观众,都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在参与在场感仪式的同时创造了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群体符号,两类人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在陪伴学习的过程中,观众找到了情感归属,生活上带来的压力因为群体之间的相互鼓励而减缓;在主播和观众的相互监督中,两者都完成了自我期待的提高进而带来任务执行力的提升。而VR/AR眼镜、MR设备以及5G等媒介技术的衍生,也在不断地加强直播过程中人们的感官感受,在不同时空不同背景下建造出一个更加逼真的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的立体感和触感的增加、“天涯共此时”和在场感的推动让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亲密。在科技和直播不断融合的今后,网络直播的时空一体化体验将进一步深化,也将继续带给我们情感和生活上的无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