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权 朱德全 熊晴
“课程思政”自提出以来,随即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发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落实好分类推进相关要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更进一步清晰地刻画出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进路。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本身,而许多学校在实践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以致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将课程思政视为单纯的行政工作,过分关注学校行政部门的联动,相对弱化了课程尤其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作用;二是尽管已经意识到课程是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牛鼻子”, 但学校往往由于缺少有关课程整合的知识与能力,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有鉴于此,回到课程本身,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从价值论、认识论与实践论三个向度厘清“课程”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或有裨益。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在于课程,因而首先要从价值论的向度上回答好课程何以成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抓手的问题。
高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在于课程。从表层来看,是对课程本身的组织结构、内容体系与实践样态进行统筹安排;在深层意义上,课程作为一种育人理念的具化表征,具有思想性、价值性与教育性。 因此,以作为思想理念的课程为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引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精神成长,塑造人才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精神世界趋于完满。 首先,课程的思想性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课程思政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回应,高职院校的课程根植于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的时代语境,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烙印上鲜明的中国底色。 其次,课程的价值性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具有专业特色与实践属性,以“道器合一”为价值追求,通过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来平衡学生职业性与精神性的发展需求[1],因而其课程兼具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与职业精神与行业规范等内容。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自觉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匠人品质。 再次,课程的教育性为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滋养。课程不仅是文字知识的结合体,其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理念与时代精神。 高职院校通过统筹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有效发挥课程的全息育人的作用,为课程潜在的精神资源赋能,从而筑牢学生理想信念的根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课程作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媒介,在三个方面表现出承载力,助推立德树人的实现。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是高职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 开好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尤其是统筹好二者的关系,构建“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能够防止在此过程中出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进而扫清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现实障碍。 二是在课程内容上,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是高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塑造品格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高职学科专业课程与行业的职业精神、职业规范等密切相关,天然具有承载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基因,同时又体现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 可以说,高职学科专业课程是融合了价值观教育、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有机载体,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思想嵌入课程建设中、渗透在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提高高职立德树人的工作成效。 三是在课程实施上,高职院校丰富的课程实践样态有效推进立德树人“入脑入心”,提升学生课程学习体验。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高职院校的课程类型丰富,除公共基础课外,专业文化课程与实验实践课程对学生学习提出了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这与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高度契合。 此外,与之相匹配的观摩见习、岗位实习、志愿服务以及技能大赛等实践,更为立德树人的落实拓宽了空间、丰富了形式、升华了精神,促使立德树人从“任务”变为“思想”、从“文本”走入“现实”,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在课程建设,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在于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体系。高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包括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分别体现教管、教学、教研的三大职能。课程在其中不仅扮演重要角色, 更成为三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一,课程是高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纽带”,有效连接高职院校内部各行政部门,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一个统筹行政部门、优化内部联动的教育管理问题,又是一个协调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关系的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不冲突,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高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中,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开设学期、师资配备、实施场所等内容都属于教育管理的范畴,学校行政部门围绕“课程”而转,随“课程建设”而动,可见,课程是高职内部有序运行的天然“粘合剂”。 其二,课程是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单元”,为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统筹落实提供最基本的范型依据。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质是各类课程的分类与组织问题,这不仅意味着课程是高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核心构件,更表明不同课程类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一门课程内部的编排逻辑都会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内在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由此彰显出课程在其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 其三,课程是高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要素”,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多元化与特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激发出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学科专业课程,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直接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供给来源。 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就是要在确保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科学性和逻辑关系严密性的基础上,把课程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科学精神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等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融汇进入课程教学[2],而这恰恰是当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卡脖子”问题。 显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课程是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抓手,只有先解决学科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贴标签”的现象,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才能扎实“落地”。
课程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但对于课程的认识仅停留于整合知识内容的层面还远远不够, 必须首先厘清课程的结构要素,即主体、内容与情境,进而廓清三大要素的边界范围,形成对课程的基本认识,最终把握住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痛点与难点。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校内与校外相协同,涉及学校、政府、家庭、社区等多元主体的实践活动,多元主体在其中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职院校以课程为中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味着对上述主体进行精准的角色定位,找准主力军与助力者,明确不同主体所承担的课程责任,有效协同课程思政中来自各方的育人力量,由此形成了课程的主体边界。
首先,体现的是“和”的价值规定性。 从宏观上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包含学校、企业、家庭、政府等多元主体,其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等价值思想的统摄下得以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从微观上看,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是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二者不仅共处于学校统筹规划的“三全”育人大格局中,同时在高职独有的校企协同育人的影响下,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其他专业教师,已然具备合作的优良品质,有利于组建综合实力过硬的课程思政团队。其次,体现的是“不同”的实践合理性。一方面是指教师主体角色不同,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主体包括思政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是“马工程”系列课程等公共基础课的主体,其他专业教师则是学科专业课程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指不同教师的课程责任分工不同,思政教师不仅要扎实推进“马工程”系列课程,更要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提供有关思政教育教学的帮助指导,充当课程思政的“引导者”与“把关者”;其他专业教师要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借助与思政教师共同教学与教研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自觉挖掘学科专业的思政育人点,从“合作者”变为“开发者”。再次,追求的是“和而不同”的有效协同。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教师,关键是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的协力合作,课程思政团队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团队不是简单行政意义上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的人员编排,或者是以某门课或某主题而临时组成的教学小组,而是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理念,思政教师与非思政教师以“三课统整”,即课题、课堂、课程为纽带而形成的互助互促、共生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这样的共同体内部不是“趋于一致”,而是“求同存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尊重所有教师的学科专业性,保有思政教师的理论优势与学科专业教师的实践优势,旨在提升所有教师思想意识、教学技能与思政育人相结合的能力水平,而非单一的思政教学能力,从而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职业性,这一属性尤其体现在各类专业课程上。 因此,高职院校以课程为抓手推进课程思政必须明确不同课程在内容上的专业性及其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 防止出现将思政元素生硬移植的形式化、标签化、虚假化、教条化等“泛意识形态化”[3]的现象。高职课程思政应统整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技能习得与思政育人功能,促使人的职业本能和教育属性的内在统一[4],其建设的覆盖范围广,但不能僭越课程的内容边界。
一是在育人方向上遵循同向同行的根本性原则。《纲要》明确指出“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有关课程内容新增、整合或删减等问题明确了根本方向。但在实践中,有的高职院校往往为“思政”而“思政”,直接在专业课程内容中简单移植或直接置入思政元素,表现为在课程目标中具有“思政”味的表述话语以及课程内容上零散的“思政”知识点等。这看似是学校对推进课程思政进行的有效尝试,实则是以削弱学科专业属性为代价而进行的虚假化、形式化的课程思政。 “同向同行”意味着在统一价值观力量的规劝与引导下,学校各类专业课程在保有学科专业属性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的类型要求,与思政课程在价值理念、内容承载和实践形式等诸方面各要素的协同共生,而不仅仅是以语言文本为载体的生拉硬拽式同向同行。如医学类专业课程应着重挖掘珍惜生命、医者仁心等德育元素,工学类专业课程中则要紧密结合工匠精神进行课程建设。二是在结构形式上体现要素完整的规范性要求。课程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课程内容则生动表现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程度与效果。在专业课程的内容中增加思政元素是高职院校遵循同向同行根本性原则的常规做法,但对课程内容“做加法”需建立在内容与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有机关联的基础上,即要对课程“做乘法”。将思政元素嵌入学科专业课程中,是从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到实施与评价的全方位嵌入,只是镶嵌的具体形式、内容与程度不同。 也即,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定是分梯次的,不同课程之间既有启动思政转化的时间先后,也有建成后课程的水平高低不等[5]。 但课程内容一定要与课程目标的预设端与课堂教学的过程端以及课程评价的结果端保持一以贯之的育人逻辑,思政元素则是逻辑主线。 只有思政元素在学科专业课程中全方位渗透、关联与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调统一。
虽然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堂” 不仅局限于教室内的第一课堂,还包括“校内”第二课堂、“工场”第三课堂以及“赛场”第四课堂。由此,就构成了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三重规定性,即复合多向的情境边界。 “多向”是由高职院校办学性质所决定的,揭示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多元化的实践情境,这是在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高校的优势与特色。但高职院校在不同的课堂情境中开展课程思政不是“均匀用力”,而是“各有侧重”,要体现不同课堂的情境特点,发挥出思政教育在其中所独特的复合价值。
第一课堂指向专门的思政课堂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堂,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在课程的理论性。 一方面要开好思政必修课,旗帜鲜明地彰显国家意志与社会主流价值,在确保思政课程官方性的基础上,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授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政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把好在专业课程中落实思政教育的关口,在学科专业课堂中渗透思政元素尽管要注重保护学科的专业性,但不能因此背离或颠覆思政教育的思想价值。第二课堂包括校内的党团活动、社团活动以及专业实践操作等,是由第一课堂延伸出的潜在空间,因而课程思政的推进要发挥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 进而言之,要将思政元素内嵌于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之中,继而共生一种思政育人、课程育人的和谐文化,以和谐文化引领“四史”专题学习、技术技能实训以及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工作等。第三课堂是高职院校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形式而形成的校外空间,包括企业、车间、农场、工地等。在第三课堂开展课程思政需要体现知行合一的实践价值,即凸显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理论教学平台和企业技能实践平台互融互通的教学优势,实现理论教授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6],因而着力点是激活专业实习或实训中鲜活的思政基因,如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寓德于行,将思政知识转知成行,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与行为准则。丰富多样的技能大赛则构成了高职课程思政的第四课堂。 在“赛场”上落实思政教育,需要推进教学过程、赛训过程、生产过程“三域”融合[7],使学生通过在比赛中发挥高超技能, 展现精湛技艺,激发出内在的职业获得感、荣誉感与成就感,真正实现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与专业课堂中的自然生长,促成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最终推进高职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
高职院校以课程为抓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将课程作为孤立的个体进行建构,而是以课程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将其嵌入高职课程体系的大系统中,在要素层、结构层与功能层上与内部诸要素实现融合。
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是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协同的前提在于各门课程内部具备相通的资源要素。在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下,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在本质上说,这些课程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具备整合与重构的基础。但在实践中,还需以“识别—获取—应用”为路径,深挖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课程资源。
首先,精准识别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用”且“可用”的课程资源。 从“有用”的角度看,需要明确不同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思政教育价值性,也即识别不同专业课程中兼具专业性与思政性的资源要素,如教学理念、专业内容、技能操作、空间场域、师资配备等;从“可用”的角度看,综合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最大限度地统整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中的内部要素,如跨学院建立综合化的思政团队,打造代表性的学科专业性思政示范课程等。其次,及时获取上述课程资源。主要有两条径路:一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从学校到学院,再到教师,最后到课堂,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内容落实体现在教学科研、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中;二是借助“自下而上”的教师集体合作的力量,扎根本学科、本专业,挖掘并创生与思政课程关联耦合的课程资源,如特定的内容文本、适当的教学时机等,确保所获取的课程资源具有高度的适切性,有效推进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落地。再次,有效应用课程资源。 一方面,将上述资源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打造思政育人的网络教学空间、宣传平台、手机APP 等,激活思政教师、非思政教师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应用思政资源的过程中养成思政学习的习惯; 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中内嵌思政课程资源,将思政的价值性与思想性因素渗透于高职校园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常规思政教学,还要着重在学校的制度规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办学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依托于思政案例研习与教学、社会公益性实践以及“双创”教育等,全方位实现“以文化人”的思政育人效果。
在结构层上,高职推进课程思政要根据不同课程类型,明确各类课程的建设重点,并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专业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形式等。
在宏观结构上,以学校为单位,将高职院校的课程类型大致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实训课等,课程思政建设在此层面的重点是贯彻立德树人的精神,统一思政育人、课程育人的思想。对公共基础课要加强思政专门教育,除开足开好常规的思政必修课外,可以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依托重大节日庆典等,将思政教育向学生日常生活延伸;对专业核心课要强调寓德于课,结合专业特点,挖掘专业知识中蕴藏的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等;对实践实训课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重在将思政教育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在中观结构上,以学院为单位,统筹规划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安排。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主体在认识客观对象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思想、价值、情感、道德等因素[8],在这个意义上学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一是要根据专业知识的逻辑结构,对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使知识、课程与教学协调统一;二是要超越认知层面,以思政的思维方式指导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学习中内嵌思政的情感、价值与道德规范,进而内生“思政”元素。 在微观结构上,以学科为单位,明确学科的类属,找准学科思政育人的着力点,以学科大概念统整课程思政,由以学科知识育人过渡到以学科思维、学科价值观育人,整合课程思政中的知识逻辑、学术逻辑与实践逻辑,彰显不同学科课程思政育人的专业性。 如医学类课程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教育学类课程注重师德师风教育、农学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三农”意识与情怀等。
超系统思维的最核心思路是超出各单个系统,在与其他系统的互利合作、协同进化中,耦合成某种更高层次上的超系统, 从而在该超系统的进化中,寻求作为其组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9]。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虽然以课程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但更需在此基础上超越课程的外在形式,打造“三课统整—三教改革—三力协同”的共生“超系统”,将课程内置于其中,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课题、课堂、课程的“三课统整”。 高职推进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增开一门课或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以一种协同统整的新课程观,将课程的思政性在课堂与课题上进行彰显。 一方面,发挥好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时空条件,有序合理地上好每一门思政课与专业课,打造高水平的思政“金课”;另一方面,以课题为载体,将思政、专业、科研等要素有机融合,以思政课题带动对课程与课堂的行动研究,助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摆脱贴标签式的困境,实现内生式发展。第二,助力教学、教研、教管的“三教改革”。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发挥教师团队的核心力量,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扎根各二级学院,组建高质量、复合型、特色化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拓宽思政教学的思路与视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同时也要充分调动教师团队与学生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跳出“课程思政”看“课程思政”, 使师生真正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参与到科研学习与学校管理的常态工作中,进而厚植职业院校“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底蕴。第三,形成高职、企业的“双边联动”。“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指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全部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建设及教育实践范式重构[10]。 这决定着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绝非是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要借助企业力量。 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双边联动,组建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团队,不仅要在教学、教研与教管上协同推进课程思政,提升教学主体的思政使命担当意识[11],更要以课题为联结点、以课程为着眼点、以课堂为立足点,构建信息、文化、资金、师资、技术、场域等课程思政核心要素交互循环、共生发展的有机生态圈。 其中,尤其要重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价值[12],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办学观念、合作机制、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进行联动变革,提高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协调配合程度,以支撑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