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友进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西埔初级中学 福建 东山 363400)
研学旅行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户外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对知识进行探索和亲身经历,从而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作为一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作用的户外学习方式,如果能够将其同初中生物学科进行渗透,通过让学生对自然,生物以及生命现象进行实地走访和动手实践等行为,来引起学生对于生命学科的探索兴趣。学生能够在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目的。所以本文就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去探讨将研学旅行融入初中生物学科的有效教学策略。
研学旅行涵括研学、旅行两部分,前半部分强调学生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后半部分强调学生要走出校园,运用在教学中就是学校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发展阶段认知,带领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户外实践学习活动,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运用在具体事务中,促进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萌发。研学旅行继承了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本质,适应了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教育的需求,是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切实践行教学要求的典范。
研学旅行的开展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作为一项集体性活动,研学旅行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师生、生生间良好的沟通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集体意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塑造创新精神。研学旅行基于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层次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2.1 秉持科学的教学准则。研学旅行不是让学生出校游玩,这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因此也必须遵守教学准则。第一,安全性。研学旅行活动是在校外进行,这里面涉及很多安全方面因素,如何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是首要前提。研学旅行活动组织者在活动方案策划过程中要考虑到涉及师生安全的方方面面,参考以往成功的研学旅行活动安全实践经验,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建立涵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危险应急制度,做好师生的安全保障。活动组织者需要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和安全设施,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严格筛查活动的组织风险、管理风险,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时组织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师生情绪,必要时可以终止研学旅行的继续开展。教师在活动前也要重点传输给学生安全意识和保护措施,杜绝自身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另外,生物的研学旅行接触最多的肯定是动植物,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喜好集体活动且想吸引他人目光的特点,在对植物的观察时教师要让学生管住手、管住嘴,不能因为一时新奇或想出风头就动手摘植物甚至放进嘴里咀嚼。学生不能辨别哪些植物是安全的,哪些又是有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盯着学生一举一动,既不能妨碍学生正常的学习探讨,也要保障学生基本安全。第二,专业性。研学旅行活动本义是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要配备专业的研学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是学校教师也可以是校外邀请的专家。团队成员要经过系统化训练,不仅要做到学科知识扎实,还要具备引导能力和全局掌控能力,能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的探讨实践并解答学生的困惑。在活动开展前团队领导成员可以给学生明确此次研学旅行的主题及目标,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研学旅行不是游玩,也不是教师的假期,教师应该在活动策划中完善相关活动细节,确保活动能正常有序开展。第三,主体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就是能让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所收获。因此,在活动开展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学生探究结果价值,鼓励学生依靠自身所学理论结合具体实践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学开展进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对于理论知识缺乏部分教师应该及时予以提醒,避免学生错误记忆。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引导教学。已经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侧重引导他们深度思考、发散思维,把理论知识运用在生物观察中。对于理论知识缺乏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侧重在结合具体生物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2.2 设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课程开展前,合适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如果设立的目标过于高远,会导致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由于完不成教师所设立的目标而产生沮丧感,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研学旅行本来就是一项注重于学生实践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知识和认知自然。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会主动地去对研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生物问题进行探索,而教师则需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和自然紧密联系的特点,来合理地设置活动目标,才能够使得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真正学有所得。比如在进行研学旅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进行观察,以此来发现生命的力量,某位学生通过搬动小石头,发现在小石头的下面,生长着许多植物的嫩芽。这位学生甚至发现了许多植物是冲破了其他石块坚硬的外壳而生长出来的。稚嫩的幼芽和坚硬的石头之间有着强烈的力量差异,那么这些幼芽又是如何打破生命的禁锢破壳而出的呢?教师则可以以这一现象为主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生命的力量。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芽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点一点冲破石头坚硬身躯奋力生长。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真正直观且高效地理解生物的现象,去感受生命的意义。而且教师在对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设立了合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既没有让学生去做一些高难度的生物研究,也没有浪费学生所学习的生活环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得到了提升。
教师在研学旅行开展前要充分查阅资料,提前对相关研学旅行目的地有全面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旅行计划结合旅行地的地域特色和生物学科理论,选择最佳研学切入点和教学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生物学科知识,进而感受到生物学科的意义,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教师应该考虑到初中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点不变,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自然实践的结合,满足不同学生对研学旅行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协同发展。在研学旅行地点选择上,教师要结合生物课本理论知识和当前发展阶段初中生身心特点选择最佳教学地点,如植物园、生物博物馆等。学生在这些地方的研学过程会更加直观、便捷观察到植物的生长习性,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会以具体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能使枯燥的生物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完善学生生命体验感。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托,根据教学环境和学生认知水平细化教学成果目标,以逐步提升学生能力为基本出发点采取多种活动开展策略。研学旅行也不是能立马提升学生的生物理论知识,这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样也是需要阶段发展的,在不断游历、不断观察并结合已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所以教师在研学旅行的教学目标设定时应把教学目标和研学主题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正确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细化研学目标并分工合作,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予以拓充,帮助学生在观察、研究的前提下理解理论知识并能留下客观印象,全面深刻掌握生物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多元发展。
2.3 设定合理的活动形式。在研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合理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生物研学旅行教学是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方式,去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边所存在的一系列生命现象。当学生走出课堂时,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此时教师有必要设立一些合理的活动形式,来让学生进行行为的规范。制度的设定是活动开展的前提,然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研学旅行是至关重要的,在生物研学旅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要求让学生进行小组分组的形式,来对某一项生命现象进行探索。通过小组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集合群体智慧对理论知识进行开拓创新,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拓宽思维养成辩证意识,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倘若在研学旅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单个的形式去对某一项生命活动进行探索,那么学生往往会因为课题所涉及的范围过大、过广而完不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且在同一个班级中,每位学生身上所存在的特性是不同,通过小组开展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能力调和,通过对每一个人的优势来进行任务分配,从而达到内部优化结构和提升结果质量的目的。比如某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是采集在生物课本上所出现的植物。此项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些学生来进行观察,并需要一些学生进行采集和存放,那么教师则可以通过让学生不断对自我进行认知,而达到对任务进行有效分配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因此研学旅行也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重点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引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比如,教师可以就一项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先独自寻找相关植物,规定时间内收集相关实践资料,之后学生间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小组讨论成果,最后是整个班级不同小组间就自己小组讨论成果进行讨论分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学习意识被大幅度调动,在没有教师参与的讨论情境下学生能在更轻松自在的氛围里进行探究学习,结合收集到的实践资料更好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2.4 完善评价机制。在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评价环节,开展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能完全概括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机制,然而通过对一些研学活动进行观察,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对学生的研学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研学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观察。比如教师在某次研学活动中,为学生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利用自家所现有的一些资源,来进行某一类植物的培养。某位学生在培养植物的过程中每天都有认真地对植物的生长现状进行观察,但是到最后提交结果的时候,却因为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植物的死亡,如果教师此时已最后的结果来对该学生的研学成绩进行评价是极不合理的,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进行询问,认真了解学生在对植物培养过程中所得的认知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评价机制,以评价机制的标准来提升学生学习规范性,这同样也能够促进研学旅行在生物课程中的渗透。
研学旅行和其他教学活动不同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更加看重学生的反馈,教师和学生间要频繁互动,引领学生在对具体植物观察过程中发散思维,把课堂所学生物理论知识和自然环境结合,不仅观察到植物表面蕴含的生物信息也要思考到植物内部结构的组成运转,鼓励学生深层次思考充分发扬探究精神,教师要及时和学生展开互动跟进学生的探究进度并及时纠正研学过程存在的方法偏差,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含有学科逻辑的知识结构。同时,对于学生的研究评价要全面多元,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先入为主,应该就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探讨学习时的参与程度、贡献程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思想深度,这是属于教师层面的评价。学生和学生间也应该进行互评,学生是探讨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所以他们的评价会更直观,从他们的评价里能参考到学生在集体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借此也能看到学生对于研学旅行的态度。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中,全面普及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教师应该现在就开始重视研学旅行,在研学旅行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扬长补短及时优化有待改善的环节,在一次次的研学旅行中创新教学引领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也使学生能在研学旅行中获得高素质人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社会交往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让学生的能力能符合时代需求,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确实能够对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升产生较大的作用,而教师在连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应当用自己的能力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研学成果,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