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2022-11-21 01:09郑绍云
读与写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学创新能力

郑绍云

(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云南 昭通 657000)

学生通过全面学习掌握高中生物学课程知识内容,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深刻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积极主动探索生命规律,培养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强烈欲望,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正确运用生物学理论知识、证据和逻辑,分析、论证生物学现象、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综合能力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学科知识内容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勇于创新,通过参加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在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政策背景之下,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1 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生物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生物知识外,更多的是以探究式自主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教学模式为主,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以社会高度关注的生物学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进行观察、分析出假设,制定合理的探究性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流程进行探究,小组成员间分工明确,角色清楚,让人人都有任务,都主动参与,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参与热情高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完成学习探究任务,学习探究过程中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机会,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沟通的平台和环境,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的、分步有序的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并适时鼓励学生对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规律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尝试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概括描述这些这些生物学现象和规律,并从中发现、提出问题,在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提出假设,在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判断,对生物学现象和规律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和收获,通过系列形式多样的教学探索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落实了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2 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时,充分认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程度,参与热情,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性来评价学生,学生期末成就由平时学习表现成绩、实验实践成绩和卷面成绩按照一定的权重构成,引导鼓励学生重视实践,改进学习方法,动手参与实践,从实践中探索,寻求真知,探索真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善于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3 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生物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带着质疑才能坚持探索和创新。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大胆的质疑,学会思考和创新,在课堂上循序善诱,启发兴趣,启迪智慧,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大胆质疑,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多质疑、多思考,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提问: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是否有影响?接着提问,有哪些影响?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人如何与环境和谐共处,这样分层次逐级深入的提问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和质疑,有无影响,让学生大胆展开讨论,通过质疑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问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提问,多开展师生、小组和生生之间的讨论,课堂上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开展问题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师充分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稍纵即逝、昙花一现的灵感,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充分发挥想象的课题,求同存异,允许学生的观念与教师观念不同。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

2.1 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受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影响,学校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实验设备、条件不完善,对实训基地在土地、资金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也不够,导致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普遍偏少,政绩观尚未较好的扭转过来,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思想,关注的不是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培养措施和育人过程,更多关注的是高中毕业后清华、北大、211、985、双一流等大学的录取人数,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等指标,高中中阶段学生创新能力关注得较少,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以高考、学业水平考试为指挥棒进行教学,忽略了在教育过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生整体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2.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趣味性。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观念陈旧落后,课程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课程内容千篇一律、因循守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课时安排分配以理论教学为主,对生物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课时偏少,授课形式单一,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辅助开展教学能力不够高,不能较好的运用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育方式,大多都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生被学习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思考问题不够,探索研究的机会更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研究实践不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普遍存在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存在等靠的思想,学习兴趣不高,师生之间交流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成就感。

2.3 实践教育缺失,学生动手能力差。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因实验条件有限、实训机会较少,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学生上实验课完成实验仅停留在按部就班的重复操作演示一遍,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系统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实验条件、实验材料、关键步骤、改变实验过程中的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缺乏思考,学生主动思考不够,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学生缺乏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锻炼,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缺乏激励机制,评价体系不完善,也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平时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和解题的能力多一些,对学生学习兴趣、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的相对较少。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3.1 注重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概念学习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对生物学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紧密结合教学活动内容,选择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恰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概念教学,向学生讲述、解释清楚生命的基本现象、规律、理论,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迁移应用生物学理论知识。

3.2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技能,学会制作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努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的能力,努力为学生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生物学知识。对部分用语言难于清晰、准确地表达的生物知识和一些动态的过程,可以利用视频、动画进行教学。

3.3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建构为主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习、理解生物学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生物学书籍,勤学善思,在纷繁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规律中,带着质疑和困惑,用批判性的眼光提出过程中主动探索寻求正确答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问题,广泛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以求真务实,分析和归纳总结,撰写综述报告。锻炼培养科研思维,求真务实的品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归纳、总结调研情况,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学习热情,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现有知识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研究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措施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微课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课后观看视频进行自我的检测,自我反思,及时发现不足,集中精力查缺补漏,补齐短板,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欲望,学生使用微课能够重复观看视频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在观看微课过程中,标记不懂或者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课上有的放矢的听课,逐一突破重点、难点,也可以课后请教老师解答,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3.4 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以诗歌、谚语等形式呈现。教师要切实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做到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学用结合,切实提升自身传统文化水平,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教师在教学物质循环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利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古诗词,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学习情境,当学生身处在这一情境以后,教师再结合生物知识对该古诗词进行解释,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生物知识的学习,又接受了人文教育,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5 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统筹整合资源,优化课程设计,科学合理的安排分配理论教学、生物学实验课时、社会实践课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物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思考问题,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操作、善于用语言描述生物学现象和规律,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大胆质疑,切实提高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内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主线的项目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摒弃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学习模式,创设情境,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保持较高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落实生物学科素养。

4.小结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漫长的工程,不能急以求成,而是需要师生持之以恒的坚持。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努力,相互默契配合。教师自身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或自学,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循序善诱,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大胆质疑,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准确把握新高考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探索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教法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学习、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想象力和好奇心,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完成实践任务,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研究,掌握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会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学创新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