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思维品质提升策略

2022-11-21 01:09
读与写 2022年19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导图劳动

潘 旭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纵观不同时期语文课程标准,其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细化,可见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显著。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思维的正确引导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帮助高中学生形成必备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思维品质提升的现实意义

1.1 新课程标准的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制定为课程目标。其中,“提升思维品质”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最终目的具体对应。提升思维品质,即使学生能够“自觉分析与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1]因此,语文教学在不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必须把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作为时代的要求来看待。

1.2 思维品质提升的现实困境。目前,某些教学安排仍然停留在学生思维的表层。例如,抄写课文,背诵记忆,预习课文……只是让学生运用记忆、领会、应用来解决问题,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来看,这属于低阶思维。课堂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向高阶思维发展,课堂问题需要让学生思维不断进阶。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围绕高考应试,教师关注知识的积累,学生死记硬背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如果学生只关注问题的结论,会限制他们在思考过程中的深刻体验,抑制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知识的掌握不等于能力的培养,缺少了思考的过程,降低了思维的含量,结果是限制了思维能力的发展,阻碍了思维品质的提升。

1.3 高考试题命制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与地方卷越来越重视对语文能力的考核,开放性试题逐渐增多。我们很难在高考试题中找到对某一知识的识记与辨析,试题结合具体语境,考察学生的系统性理解,注重答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答题思路的灵活性和敏捷性,鼓励学生思辨性理解与创造性发挥。高考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与思维品质,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上尤为明显。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作为高考考察内容中可见,对思维能力的考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必然走向。

2.新课标下的语文思维类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其中形象思维涵盖了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特别强调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各种思维类型需均衡发展。当然,不管何种思维类型,都需要加强创造性。[2]

2.1 直觉与想象——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思维主体把感性形象通过想象、联想、意象、情感等心理过程与逻辑思维等方式交互作用,实现个性化与本质化辩证统一的思维活动。”[3]学习语文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地透过文字理解文本,形成对文学形象的直觉感受,结合文本揣摩语言,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体悟情感。“直觉与感受”“联想与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内涵。[4]

中国古典诗歌用字考究,意境深远,诗中有画,景中含情,品读诗词离不开形象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对诗歌内蕴的直觉感受,捕捉丰富的诗歌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勾勒意境深远的图景,在诗歌的涵泳中体味诗人深刻的情感。经过从小的文学积淀,高中生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素养。读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能够凭借直觉体验在头脑中勾勒出树叶飘零、江水奔流的广阔意境。“落木”给人以树叶凋零、干枯稀疏之感,“萧萧”的落叶声与“滚滚”的水势更让人觉得气象万千。知人论世感知诗人韶华已逝却壮志未酬的无尽愁苦。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形成对文学作品良好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够提高鉴别文学作品优劣的能力。

2.2 推理与思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高阶段学生的形式逻辑不断加强,并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转变。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能够用符号进行命题验算,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高中阶段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黄金时期。

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毫无见解等课堂上常见问题其实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客观反映。课程目标5强调发展逻辑思维,要使学生能够对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进行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可以清晰明确地、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5]学习不是简单接受文本的过程,而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使学生注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既要敢于质疑,又要全面的看问题,批判性地、辩证性地思考,善于在自己积累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中归纳总结、探究规律。

形象思维强调直觉体验,逻辑思维强调比较、辨析、归纳、概括以及思维中的思辨特性,主张思维的深刻和独创。两者有其独特性。但在思维过程中两者大多数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思维品质的提升离不开二者的充分融合。学习者一旦有了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思维品质就会处在较高的水平上,以此达到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

3.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策略

3.1 建立优质语感,培植思维发展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与思维活动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是思维的外化形式。口语的表达能力与书面的写作能力都是思维能力的体现,思维的提升与语言的培养相辅相成。母语的语感与生俱来、自然习得,但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用词是否丰富雅致,造句是否简洁明确,聆听是否认真专注,应答是否及时恰当,都是思维品质的体现。思维品质与语言修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建立优质的语感来培植思维发展的有利环境。

优质语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敏锐性。通过诵读积累词汇,感知内涵,体味情感的确是获得优质语感的有效方法。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学生对文字、词汇、语句的敏感性,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言外之意,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例如,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鉴赏不同收录版本,通过字斟句酌的方式深入领会苏词豪放的特色。上海辞书出版社《宋词鉴赏辞典》收录版本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教材收录版本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课本为何要对用字进行修正?仔细斟酌不难发现,“穿”有高亢之感,写出了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空”能给人更高远的意境。“拍”比“掠”更有力度,凸显出了波翻浪涌、搏击江岸的力度。学生在反复的品味与揣摩中,感受用字的形象生动,遣词的精心锤炼,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除此之外,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以读促写能够将积累的语言修养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3.2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思维显性化。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且高效的思维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归纳本文信息,清晰直观地表达概念、逻辑、关系,并将学生隐形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理论的价值”所选文章均属于社会科学论文,这些经典理论文章都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观点深邃,思辨性强,学生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不妨让学生运用点、线、面等要素绘制《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篇课文的思维导图,把握其论证思路,体会其逻辑严谨。在梳理与比较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归纳课文之间核心观点与论证方法的异同,反思人文社科类理论文章的文本特质,掌握多样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辩证思维。绘制思维导图是将知识的碎片化整合为结构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归纳,辨识区别,明晰联系。

借助思维导图阅读整本书,能够建立整本书的知识构架,提高阅读效率。例如《乡土中国》这种学术性很强的社会学著作,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阅读而言都有一定难度,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思维导图绘制的开放性与灵活性,有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拓宽了思维空间。当然,我们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应关注内容,而非形式;要客观地看待思维导图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绘制任务,让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便利。

3.3 创设任务情境,扩展思维活动空间。语文课程能否促进学生形成内在品质和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引发学生自己思考。创设真实的任务情景,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自觉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拓展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学习统编版必修上册《芣苢》《插秧歌》两首诗,创设如下情境:从农耕时代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手握锄头躬耕南亩的农业劳动已被机械化生产所替代。现实生活中,除了在学校担任值日生外,你会主动承担家中的劳动吗?你是否愿意参加学校或社区举行的义务劳动?有些同学认为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可以花钱让别人去做,不愿意劳动更不理解劳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劳动?在《芣苢》《插秧歌》两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精神?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以“挥洒劳动汗水,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请你在班会上发言。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任务情境的设置应该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相连,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实和深刻,只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才能真正的带来思考的动力,才能使学生思考得充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参阅了大量资料,探寻古诗词中对劳动的记载。从《吴越春秋》的《弹歌》到《诗经》中的《七月》再到李绅的《悯农》,一首首有关劳动的诗,体现了古代人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收获的期盼;总结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杰出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彰显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学生深刻认识到于个人而言,劳动是我们取得收入,获得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对国家来说,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索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思考劳动的现实意义,发掘新时代的劳动价值,延续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文化传统,积极投身劳动,实现知行合一。

3.4 开展学习活动,形成内在思维品质。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受到课时限制,不愿花时间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学生出现不愿意思考、不善于思考,一直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提升思维品质的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地实践与探究中,交流思想,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

例如,排演易卜生的经典戏剧作品《玩偶之家》的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学习参与度,更能充分激发学生大脑的活跃度。学生首先要研读剧本,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但要尊重文本,结合作者创作背景去理性剖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主题思想。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职务进行分工,学生可从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宣传组中自行选择职务。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戏剧结局在娜拉砰的一响关门声中戛然而止。编剧组成员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本剧设计一个结尾;导演组成员应具备较强表达与沟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演员组成员需要思维敏捷,女主角要恰当地表现娜拉对海尔茂从依赖到失望再到反抗的内心冲突,男主角要准确把握海尔茂在借据问题解决前后的态度转变,凸显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宣传组负责演出的宣传工作,制作话剧的宣传海报与文案,海报设计要富有创意,吸引观众,凸显主旨,文案要简洁深刻。活动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在学习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协作,突破了常规思维的限制,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玩偶之家》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核心素养的落地。

除此之外,学习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可以通过辩论赛,将所学的逻辑知识转化为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敏捷性与辨证性。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含量,但同时也给教师合理挖掘教学内容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需将思维品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自觉目标来追求。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到学生起点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语言习惯与思维习惯,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导图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毛泽东诗词中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现代诠释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