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炜
(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整本书阅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首要教学任务,其旨在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如何对于整本书进行全面阅读,从而拓展高中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经验、使学生养成适合自身学习的读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高中阶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高中学生对于优秀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及思考,引导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1]。因此,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必须从任务意识培养、统筹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从阅读方向、整合阅读资源、梳理问题主线、跟进思维发展、探究主题任务、关注生成感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升华情感体验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效率的提升,促进高中学生审美体验及语言运用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课文通常是以单篇的形式选入语文教材中某一单元的文章节选之中的,入选的文章也多是以篇幅较短、形式独立的文章作为教学的主要课文,虽然提升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文章的篇幅有限,加上入选课文时对于文章的篇幅要求进行了限制,因此,文章内容被限制在了一定的学习范围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能力及文章鉴赏能力受到了限制,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进行整本书阅读,解决了语文阅读的碎片化、片面化问题,引导学生建构语言思维能力,促进高中学生文章鉴赏能力及语文知识素养的全面提升[2]。
许多地区都已经全面开展了学习任务群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工作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实施整本书阅读时,依旧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及问题。
2.1 部分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不到位。我国部分地区的新课标尚未覆盖,或者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内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了部分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整本书阅读在高中阶段的落实。为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效果不显著,缺乏师生的共同参与及重视,被动式的教学实施难以形成良好阅读效果。
2.2 整本书阅读实施难度较大。实施整本书阅读,需要对于书籍的选择、名著导读以及整体感知等进行结合,教师还需要结合学习任务群对于整本书阅读进行规划、设计及评价,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从实际来看,很大部分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构建不足,并且学习任务群的指导应用欠缺,两者尚未形成良好的教学应用。
2.3 阅读目的达成的难度较大。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是解决“读出深度”,即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的,构建一个集容量、深度、难度于一体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在学习任务群指导之下,如何更好地构建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此,在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中,一方面要坚持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准确把握阅读方向,从阅读资源的挖掘中领悟文章主旨,另一方面,要以生为本,在自主探究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出发点。
3.1 指导学生准确把握阅读方向。指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通过学习任务群有效地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阅读书籍的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阅读主题,引导高中学生在有阅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整本书阅读[3]。例如:在对于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四个阅读目标:其一,学生需要了解《四世同堂》的故事情节、主要任务、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等;其二,学生需要掌握通读、精读以及泛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其三,正确分析注重的人物形象,深化阅读体验及阅读感受;其四,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继承及发扬书中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综上所述,及围绕学习任务群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整本书阅读梳理清晰各个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具有自己的看法及感受,在初步整体阅读、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
3.2 整个阅读资源,深入挖掘文章主旨。整合教学资源、链接相关知识使整本书阅读的前提准备,整合阅读资源有助于深入挖掘文章主旨,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的达成,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片段或者单篇文章,依据学习任务群设置阅读基本脉络,由点至面、由内至外地挖掘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4]。例如:以《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为例,大多数学生都对于《三国演义》中诸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经典片段较为清晰,但是对于原著的认识度不足,因此,在开展整本书阅读前,教师可以从“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学生熟悉的情节入手,引导学生对于相关故事情节进行链接及整合,以方便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主旨。
3.3 自主寻找阅读技巧。许多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无法理解注重蕴含的内在深意或具体意义,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讨阅读技巧,对于书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其他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书中的深刻含义进行明确[5]。例如:在进行《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时,由于书中的内容过于深奥,因此,许多学生都无法理解书中的概念及关键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难以了解的内容,使学生自主搜索本书的创作背景、乡土文化及乡土知识等内容,在学生充分地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后,在对于本书进行整本书阅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3.4 升华阅读情感体验。整本书阅读的首要任务是建构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通过整本书阅读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教师需要不招工时学生的实践性语言学习,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渗透到整本书阅读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在学习任务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大致文章内容,自主编撰相关舞台剧,并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演绎,促进现代语言同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并在其中加入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呈现不一样的故事,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进行锻炼。
高中语文课堂,在“学习任务群”教学法的实践中,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开放式的教学空间,搭建多元化的教学着力点,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契合高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笔者看来,“学习任务群”教学法的构建,要从“议题确定”、“文本选择”、“课堂实施”和“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展开,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以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4.1 确定主题。“学习任务群”指导下整本书的阅读的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将阅读面与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为此,需要以“主题”为载体,实现对N个知识点进行串联,让整本书阅读在“1个主题”+“N思考”的教学中,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创设。教师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在从1到N的构建过程中,将整本书的知识形成整体,确保从文本知识、文章内容及人文内涵等层面,确保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教师对主题的确定,要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内容”“知识”和“文人”等角度,保障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需求,同时也构建教学对古诗文知识的着力点,促进古诗文教学的有效实施。
4.2 选择文本。在主题确定之后,需要对文本进行选择,以构建整本书阅读系统,这是实施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文本选择要遵循“一个主题”多个“议题”的原则,即,文本选择要仅仅围绕主题展开,并且在主题之下,教师可以设定多个“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实现对整本书知识的系统学习。
4.2.1 选择原则。在文本选择中,要坚持“一个主题”原则,通过主题构建N个知识阅读体系。例如,以“《三国演义》各章节为体系,构建整本书分散式阅读。因此,本文的选择,要在主题的框架之下展开,这样可以确保阅读的整体性,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主题中,实现对文本知识的有效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在知识的系统构建中,强化整本书阅读,关键在于对文本知识的有效导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系统学习需求。
4.2.2 选择方式。在阅读的选择方式中,教师应灵活展开,可以从“作者选”、“题材选”、“意境选”和“表现手法选”。教师自身要具备充沛的语文知识,能够在不同层面,不同知识需求中,实现对整本书有效阅读的选择,这是构建有效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例如,在《狂人日记》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从“表现手法选”中,引导学生对各章节内容进行细读,在知识的细嚼慢咽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2.3 设定完成时间。教师在构建完知识体系之后,教师要基于整本书的知识点、内容量,设定与之匹配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有效学习。一般情况之下,若整本书的阅读量较大,且存在“难篇”,教师则需要合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在阅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合理设置讨论交流时间,及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完成自我学习效果的认知。
4.3 教学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要在“四点”,即“聚焦点”“着眼点”“突破点”和“比较点”的构建中,生成由浅入深的教学形态,让学生的“学”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教师的教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满足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教学要求。
4.3.1 寻找聚焦点。教师引导学生,从选文中,寻找聚焦点,即整本书阅读的“主题”,这是形成系统阅读学习的重要基础。为此,学生要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等方面,将书本的主题进行聚焦,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导入。此外,聚焦中创设多个议题,在议题的中,引导学生更好地内容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聚焦中,可以抓住不同章节之间的“时间轴”,强化学生对整本书的有效把握。例如,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聚焦中展开阅读,将“时间轴”作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切入点。
4.3.2 筛选着眼点。整本书阅读不能盲目,这不仅不能实现阅读的目的,而且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为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筛选整本书中的“着眼点”,即思想情感的载体,进而更好地作者的主旨实现。着眼点的寻找,考验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同时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在筛选中不断地促进有效学习,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在需求。
4.3.3 瞄准突破点。着眼点的帅选,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瞄准“重难点”,在学习升华中突破现有的学习认知,增强学习深度。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构建“初读”——“再读”——“拓展阅读”学习突破点,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学习状态,潜移默化的梳理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进行整本书阅读中,应瞄准故事背景等重点内容,从初读、精读等维度之下,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的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
4.3.4 抓住比较点。整本书阅读中有共同的议题点,但也存在比较点,这是学生纵向学习重要导入。因此,在整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比较点,这是学生更加深入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可以从故事情节、细节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对故事人物情感、性格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在比较式的学习探讨中,强化对文本知识内容的理解力。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当前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着力点。以新的教学方法为载体,转变传统教学形态,搭建多元化课堂教学,这契合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也是促进课堂教与学良性互动的重要切入点。“学习任务群”教学法在“N+”的教学模式之下,实现了一议题多文章的教学构建,为学生系统知识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空间。整本书阅读对于阅读教学效率及阅读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对于整本书阅读策略进行指导,推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并通过整本书阅读不断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效率的提升,促进高中学生审美体验及语言运用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