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教委办 黄金算
“信息技术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意义深远的话大大地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普及事业和信息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但是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小学各年级之间知识的渐进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大众的生活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教师在校园内外组织的各种活动,还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都无处不在。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对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改进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信息技术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小学生,爱玩仍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约束力还比较欠缺,所以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教师是学科学习的主导,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约束力。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力体现趣味性,采用趣味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学,在玩中学、乐中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在教学中,笔者有以下三种做法: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式和其他科目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比较缺乏,而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知识基本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并不是考试科目,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信息技术课重要。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办法,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诸如,在综合练习中,让学生进行游戏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在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些知识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再如,在选修教材中LOGO 语言的命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知识点编排游戏,这样既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又让游戏具有目的性,让学生玩着玩着就掌握了知识,充满了成就感。另外,在教学六年级科教版小学信息技术(选修)第6 课“画风车”一课,本节课的重点是Repeat 嵌套命令绘制旋转图形的基本格式以及内、外重复命令中重复内容与重复次数的确定。要完成这样的教学任务,首先要使学生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才能熟练运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图。所以教学时,笔者采用游戏策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无定法”,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只要让学生学得会、愿意学的都是好方法。游戏融入教学,改变了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将信息技术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其实学生对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只要是基于兴趣而开始的,那么任何一名学生无论学情如何,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近年来为电脑上添上了多媒体设备,也为教师更好地上好电脑课作了强而有力的后盾。作为实施者,教师有义务把设备用到实处,发挥它应用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看,让其他学生当“评委”,培养学生的审美、互助、互学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教画图软件的时候,学生完成创作后,笔者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上课的内容,多方面评价这些作品。对学生的评价,笔者都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发表意见。但是在评价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大部分都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而难以发现别人的亮点,于是,笔者抓住时机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笔者要求学生大胆创新,尽量加入自己的想象,于是每个人都有了这样、那样的作品,就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知识来自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密切结合生活,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让信息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贴合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使信息技术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挖掘生活中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的知识技能,通过生动趣味的呈现形式,营造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氛围,同时凸显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教师也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能积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探究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全面掌握知识点。
“依葫芦画瓢”是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笔者大胆改变以往“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经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在任务中发现自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探究的能力、创新能力。笔者主要从画图程序带学生进入信息技术世界。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所以,与其把一些信息技术知识,整理、加工成学生理解的语言,传授给他们,还不如让他们自己操作,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有关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相应的能力。只有这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每个班级中都有几名电脑小能手,这些电脑小能手可能对书本上的教学知识已经很熟悉了,重复学习容易产生倦怠,不能让这些“小能手”脱离课堂。教师可以在一些课中,给他们出难题。例如,在学习使用如何搜索引擎时,一般学生都可以在教师指引下逐步完成掌握一般的搜索技能,而对“电脑小能手”则可以要求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一些高级功能的搜索任务。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自信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多媒体、情境建设、师生互动等有效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应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乐趣,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益。
短视频是可以快速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视频形式。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PPT等课件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工具,但课件在教学期间仍存在一些不足,使用短视频可以显著改变这一些不利因素。短视频通过视频的形式传达相对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比文字等载体的传达更直接,其传递的信息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在视频中找到共鸣,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和传统视频的主要区别是:短视频的制作需特别注意教学内容要和主题整体架构相结合。短视频的内容题材极为广泛,从经济政策到人们生活,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观看,录制短视频也不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只使用一部手机就进行记录,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当教师使用短视频教学时,必须保障短视频内容与当节课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不应忽视教学内容,需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并加以扩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也能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发挥短视频生动有趣的特点,结合学生现阶段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展示的内容,以防止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传导,使视频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没有阅读感。在制作短视频时,教师可以把图像、文字、色彩和其他元素整合呈现,集中展示信息资源。教师只需在短视频的帮助下,展示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学生就教师展示的内容展开互动性的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短视频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易出错点、知识和操作的误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需遵循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改变学生改变的学习心态,指导学生组合成为一个学习小组,挑选一位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领导学习小组内部的全体成员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强化问题,展示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具体操作,学习小组内部讨论并指定一位代表回答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知识与技能。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不断创新,才能真真切切提升教学效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只会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影响一节课整体的教学效益。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提供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信息技术教学采用信息技术形式打破了原来传统教学存在的各种局限性,多媒体形式的互联网资源生动有趣的特点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综合感官的刺激下使学生产生更多创造的欲望,也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观看了教师演示制作后的图形,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心生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试一试,这时候教师见缝插针、顺势导入,为学生讲解自己是如何制作的知识要点和技能关键,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教师优化了教学方法,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开发了学生自主计算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课堂更精彩。学生渴望有一个可以听他们说,让他们说,教他们做的教师,所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观非常重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笔者利用一些有效激励制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充分利用各年段的评价制度,如“五星”换笑脸,还有现在的七色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表现获得相应的星星或花瓣。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总能展现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一面。在课上,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约束,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善于表现自己。特别是每堂课的自由学习时间,笔者让学生自由提问,互帮互助,可以在“金山打字”里面扮警察,笔者扮演小偷,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学习氛围宽松和谐。当学生懂得对学过的知识质疑时;当学生告诉笔者懂得打开文件的其他方法时,笔者知道,他们思考了,动手了,收获了。
综上所述,只有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进行深入改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自由”驰骋,从学生的心、眼、脑入手,让其心动、眼动、脑动,最终体现于手动、嘴动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现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特长,才能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发展自身独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