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翼
在中国传统陶瓷茶壶当中,紫砂壶艺术虽然不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却是最为典型的。自紫砂壶艺术流行以来,关于它的热度从未消减。深厚的艺术、文化、工艺等为紫砂壶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紫砂壶的创作与创新始终离不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在制壶匠人的探索之下,专门用于紫砂壶创作的工艺也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工艺体系,是紫砂壶艺术得以长期保持创作活力的重要保证。
《四方狮球》这件紫砂壶作品以经典的四方造型为基础,创作者选择将狮子图腾融入壶中,表现了中国独特的审美风格与吉祥文化内涵。“狮球”主要通过雕塑工艺来表现,这也是紫砂壶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形式,使作品具有工艺的典范性,将工艺、艺术与文化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彰显了作品的艺术深度。
“紫砂壶造型,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传统中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1]圆形与方形是紫砂壶创作的两种基本结构,无论多么奇特的造型都是以这两种造型为基础的,其中蕴含着独特的中国审美格局。创作者选择四方造型作为此壶的基本框架,却又没有完全遵循四方壶的表现特征,形成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包含着创新精神。
四方壶的典型特征是形态挺括,棱角分明,具有明快之美,甚至有时是刚毅的、锐利的。此壶的造型首先延续了四方壶四面分明的特征,四面镶嵌的结构清晰,体现出“镶身筒”技法的痕迹。面与面衔接所形成的棱角也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创作者有意去削弱方器的锐利感,使作品于明快之中包含了温和气质,在艺术个性的表达上更加立体。壶身的顶面与底面都是非常平整的,更能显示出四方壶的中规中矩。
作品造型的创新之处有两个部分,首先是筒身的弧度处理。传统的方器在线条上多是笔直的,创作者则化“直”为“曲”,打造出线条弧度,使壶身有了圆器的温润随和之感,与此同时,创作者还对壶身比例进行了调整,上宽而下窄,以此来衬托出筒身的弧度。第二个创新点在于底座的处理。底座的造型同为四方形,创作者将中间部分的线条打造成波浪形,美观精致,更体现出直线与曲线相结合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
端正的四方壶颈部与底座大小一致,上下对称,结构均衡。壶盖与壶颈部衔接得严丝合缝,工艺严谨。壶嘴与把手皆为四方轮廓,以曲线运行完成造型构建,把手上端带有小巧的“飞”,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整件作品端庄大气,又充满创新的趣味,让人眼前一亮。
在泥料方面,创作者选择了棕调泥料,内敛而厚朴,很是有紫砂壶的个性。色彩中和的泥料也可以缓和四方壶的严肃感,呼应着壶中的曲线表达。泥料细腻,纹理精细,精致而不失其本色,是紫砂壶作品的独特之处,结合狮子图腾,更能传递出情感深厚的吉祥意蕴。
陶塑是一项古老的工艺技法,出现较早且数量极多,具有重要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在中国雕塑艺术世界中,陶塑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部分。[2]在此件作品中,创作运用陶塑工艺来表达“狮球”的主题,做到了形象性与神话性的统一。
狮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图腾,常出现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当中。创作者直接将“狮球”作为壶钮部分,而壶钮在结构上又是壶中最高处,自然非常显眼。狮子卧于壶盖中央,左低右高,很好地诠释出卧姿。狮子的头部是表现的重点,面目清晰,嘴微张,似在微笑,活泼可爱。狮子头下是一圆球,创作者并不只是单纯表现出球的形状,还打造出精细的花纹,增强了陶塑图腾的精致感。通过陶塑工艺表现出的“狮球”造型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双重功能,创作者做到了精细入微,尤其是对狮子鬃毛纹理和绣球花纹的处理最令人惊叹,要在立体的、且十分微小的造型上进行陶塑,工艺难度可想而知,而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也让人们从多种角度感受到了中国图腾之美。
创作者对于“狮球”图腾的选择并不是单纯出于审美的目的,而是体现了对中国吉祥文化的认同。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神兽与瑞兽,中国人认为狮子能够辟邪并为人们带来吉祥。“狮球”的组合充满民间气息,也更具吉祥韵味,显示出紫砂壶创作者对雅与俗的融合,形成了更为深厚的情感内涵。通过这件作品,人们能够在工艺上感受到工匠精神,能够在“狮球”中收获美好的祝福。丰富的文化内涵亦成为作品的特色,也指向了紫砂壶的丰富价值。
《四方狮球》是一件具有综合性价值的紫砂壶佳作,其对于紫砂壶传统的传承,对于传统图腾的运用,都显示出紫砂壶创作者的开阔眼界。本文分别对作品造型的创新之处与“狮球”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紫砂壶造型创新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紫砂壶创作者对各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在凭借工艺特色形成全新风格的同时体现了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