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灵媒”陶瓷饰品设计
——《艺术美学》与《陶瓷饰品设计》课程间有效“沟通”的壁垒合作

2022-11-20 09:15熊青珍罗志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饰品陶瓷美学

熊青珍 罗志强

黑格尔编著的《美学》提出美学研究的范围是美的艺术或艺术的美,美学实质上是“艺术哲学”,美是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艺术美学是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陶瓷饰品设计是艺术美学的具体实践形式之一。陶瓷饰品的美早已超过器物本身的功能,其审美价值与室内空间已经产生了历史性的关联。

《陶瓷饰品设计制作》和《艺术美学》是艺术专业课程中的两门不同基础课。探究陶瓷饰品设计与艺术美学的相互影响及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建立他们课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形成课程间设计思政教育的递进教学路径,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也借力艺术美学灵媒陶瓷饰品设计。《陶瓷饰品设计》的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强,课程教学内容是从工艺实践中进行高度概括,引导学生通过该课程的中华传统陶瓷文化学习。掌握陶瓷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陶瓷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热爱陶瓷艺术,并在设计中既传承陶瓷艺术特点又设计出与时俱进的陶瓷艺术品,所以,课程的讲授是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艺术美学》的课程特点就是理论性强,了解艺术的基木原理与内在的本质规律,对艺术的起源、价值、种类、艺术创作与风格、艺术意境等原理性问题能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和理解。在课程的交叉教学中,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注意经典与艺术语言之间的逻辑性和契合度,学习传统陶瓷饰品设计,从分析古代一些陶瓷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及主要作品特色,认识艺术品价值观的实质,即运用艺术美学灵媒而进行融“文化与审美”、“形式与功能”相协调的陶瓷饰品设计。

一、在课程前期作品欣赏阶段开展党史国情与艺术美学思想教育

建立他们课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机制,形成课程间设计思政教育的递进教学路径。

1.课程教学目标融合

学习陶瓷饰品设计和艺术美术的基本原理与内在的本质规律,对美的艺术的概念、艺术的起源、艺术的价值、艺术的种类、艺术创作与风格、艺术意境等原理性问题能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和理解[1],并运用艺术美学分析陶瓷饰品设计材料之美,强化创作方向,推陈出新的创意设计。

2.思政育人目标

从理论基础作品分析,设计思想和创作美感原则中联系实际,在设计实践中,严格要求操作规范,培养运用美的艺术形式指导设计,并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艺术素养。

3.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在课程前期学习中国的陶瓷历史,通过参观博物馆,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等,了解有关陶瓷发展。通过作品欣赏,还原古陶制作的历史场景,深刻理解中国陶瓷文化的伟大,用优秀陶瓷饰品开阔育人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如重点学习分析大型雕塑《信仰》(景德镇陶瓷大学吕品昌教授领衔的团队主创),引导学生体会认识其局部构图的艺术之美:作品以“宣誓”情节为核心意象,以“宣誓”动作为基本形象,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员庄严宣誓的场景。人物形象的造型动态整体采用“宣誓”动作,凸显“信仰”的主题性,且这个动作具有体现共产党人精神性和神圣性的典型。[2]通过对标志性历史作品的学习,一方面学生的激情得到燃烧,提升自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艺术美学积极投入理性思维和设计。

二、在专业服务设计中加强技能示范与行动有效融合

在推动学生实训环节、专业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中进行“实践思政”,通过边示范与边讲解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视觉感观中感性认知,增强设计服务意识。

首先,讲授陶瓷饰品设计制作工艺。同时,通过对陶瓷工艺传人的学习,了解更多关于陶瓷饰品工艺的渊源。重点在讲授泥板成型法制作紫砂茶壶的教学课堂思政育人主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单独开辟出10—15min的时间,分析讲述“茶壶的结构”(结合单独的PPT页)。以掌握泥板成型茶壶的理论知识,并示范制作过程。在讲授茶壶的结构与制作的知识点时,反复提醒学生按造型规律指导设计;在讲解壶嘴、壶身、壶把的组合时,强调艺术美学原理,进行一、二、三、四等多种不同组合的造型“摆动”,提醒学生注意壶把的高度和壶嘴伸出的方向,强调壶把要自然有力,运用点、线、面结合规律引导具有美感的茶壶,通过“设计导向、应用为主”的实践教学,以及课堂上专业的表演技法,感受“美学散步”艺术,[3]并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作品《爱在广财》主题设计制作 。另外,灌注优美、绿色、健康的产品需求理念,并要求学生以手绘形式编制壶工艺流程图、紫砂壶结构图以及同类产品形式的分析图等,并展示自己为企业设计的作品案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服务习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

三、在指导专题设计阶段借力艺术美学灵媒陶瓷饰品设计思维

感兴就是感物起兴,它强调的是由情绪骤然兴起,代表个人身心进入一种高兴状态[4]。在指导进行专题产品设计阶段,引导从艺术美学领域挖掘贴近学生感兴趣的思政素材,“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5]以艺术美学灵媒、“感兴”陶瓷饰品的设计与制作,将思政内容与艺术美学融会贯通,指导学生开展挖掘来自内心情感的主题创作。如张XX同学设计的《潮茗》,其将目光放在了潮汕建筑上,以独特的潮汕元素作为设计主体。潮汕建筑艺术颇具特色,承袭历朝建筑样式,推陈出新,古朴典雅,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潮汕传统乡村建筑的山墙,这类山墙被当地人称为“厝角头”,它是潮汕传统乡村建筑的一个重要构件。其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五行厝角头的印章设计,主要提取山墙的优美线条,配以篆书字体设计成印章,印章的图案用于茶杯上面,不仅美观,而且可以区分不同的茶杯,解决多人喝茶时分不清楚茶杯的尴尬情景;另外一部分是五行厝角头的图案设计,这部分设计对厝角头进行简练提取,保留最具特色的曲线做成一个简化而又具有美感的厝角头,将五个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厝角头的图案进行近大远小的排列,模拟潮汕民居层层排列的感觉。这一部分的图案放在外型上面,体现潮汕的民居特色,赋予茶具更深的文化感,营造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XX同学的《茶竹一味》作品在茶盘表面的外观上借鉴了太极八卦图的元素。外观简约,太极养生源于“阴阳”原理,而茶的养生也离不开“阴阳”互补。太极与茶文化的养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沸水器的外观借鉴了古代的竹管,倒水时借鉴了古代竹管滴水,潺潺的流水给人一种放松舒缓的感觉,清幽雅致,禅意十足。同时在与玻璃等材质的结合后产生新的造型更符合现代群众的审美。另外《状元帽》、《对杯》等多种设计的题材围绕婚嫁喜庆的民俗,以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与相关器物为线索,调研了相关博物馆,从各个时代婚俗器物的色彩、造型、结构、功能、形态特征中,感悟吉祥观念传递的方法,从中提炼设计要素,拟定主题意象,运用情感化设计方法,注重造型与装饰的美学协调。

课程也开设了线上艺术思政课同步实施。在上课前,提前选取上课平台,进行演练和教学设计,尽管课堂形式发生了变化,线上线下结合,课程组老师通力合作,并通过专业训练,建立课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机制,形成课程间设计思政教育的递进教学路径,从而呈现一堂完美的线上艺术思政课程。

借力艺术美学“灵媒”陶瓷饰品设计,通过在《陶瓷饰品设计》和《艺术美学》中探究陶瓷饰品设计与艺术美学的相互影响,把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艺术审美结合,建立由理论课程到设计实践课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打通专业课程与艺术理论课程之间的壁垒,有利于破解当代教育命题,培养具有较深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设计人才,推动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饰品陶瓷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外婆的美学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饰品
纯白美学
陶瓷艺术作品
“妆”饰美学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