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福棠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品,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与大多数只能出现在博物馆或艺术馆的传统艺术品不同,紫砂壶在今天依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作为茶壶的优越实用性至今无壶可与之匹敌,而精湛的做工和独特的东方古典美更令人回味无穷。紫砂壶自诞生时起便快速发展,尤其是明清两代佳作极多,奠定了紫砂壶发展的根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传说当时任溧阳县令,‘西冷八家’之一的陈曼生,设计了新颖别致的‘八壶式’,由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作,待泥坯半干时,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文或书画,这种工匠制作、文人设计的‘曼生壶’,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增添了文化氛围。”[1]本文中的这件《石瓢》便是继承了曼生所创作的“石瓢”之型,并融合了陶刻装饰,文化感更加强烈,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出“石瓢壶”这一款式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石瓢》这一作品进行分析,通过说明此壶的艺术特征来揭示紫砂壶经典款式的艺术价值。
“石瓢”最早称之为“石铫”,早在宋朝便已诞生,有苏轼的诗歌为证:“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极爱吃茶,将原本是金属的铫改为石制,并设计出提梁,这便是流传甚广的“东坡提梁壶”。至清朝年间,陈曼生对“石瓢壶”这一款式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曼生所生活的时代对紫砂壶的艺术性与文化性有着更高的追求,基于此,曼生调整了传统石瓢壶的重心,使之下移,并将转角之处打磨得相当圆润,更具紫砂壶艺术的温润气质,最独具匠心的是曼生将文学书画结合至壶中,开创了新的壶艺风格,极大地显示出紫砂壶艺术的文化性追求。
“石瓢壶”因别致的造型和文化韵味自面世以来便经久不衰,在不同时代、不同制壶名家的手中也多有变化,比较著名的有“子冶石瓢”“汉棠石瓢”“景舟石瓢”。紫砂壶的比例符合美学中的黄金比例,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以断言,只要有茶文化存在,质朴、典雅、适用的石瓢就一定会存在,并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而继续发扬光大。”[2]
此件《石瓢》的造型比之曼生石瓢更加圆润可爱,可见创作者个人艺术见解的融入,对于“石瓢壶”这一款式来说也是一种丰富。作品泥料红润,充满古典韵味,是由大气、沉稳所构成的高贵之美。泥料的品质也是无可挑剔的,壶体表面细腻如玉,色泽鲜亮,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健康的气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鼓舞。小巧的壶体颇为精致,简练而不显得局促,有内敛之美。壶身是上小下大的结构,这是“石瓢壶”的标志性结构,这样的结构非常稳定,且符合美学眼光,在实用性与艺术性上都做到了最佳。筒身部分的线条带有明显弧度,与壶底部衔接自然,壶身底部边缘微微向上翘起,更显俏皮。壶身底部镶嵌三只圆足,并不十分突出,却能很好地托起壶身,可凸显作品壶身的轮廓。
圆形壶盖十分简约,轻轻覆盖在壶口上,与壶身造型相协调,虽然简单,做工也是一丝不苟。壶盖中央是桥型壶钮,这也是“石瓢壶”常用的壶钮。桥型壶钮弧度精美,中间所形成的圆洞更具极强的实用功能。紫砂壶的每一个结构都不是仅追求美感,实用性永远是紫砂壶设计的落脚点。直嘴与环形倒把同样是“石瓢壶”的典型结构,对称镶嵌在壶身两侧,与壶身之间衔接紧密,如一体打制而成,巧夺天工。
创作者在此壶中运用了陶刻装饰,用以凸显作品的个性,丰富工艺特色,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壶身上有简约、飘逸的线条图案,有早期陶刻那种自然、豪放的艺术效果。装饰图样主要位于壶身右侧,线条运行灵活,有重叠交织,但并不杂乱,结构规整。上方有一条线条向左侧面伸展,为波浪形,更显生动。陶刻是紫砂壶创作中常用的工艺技法,诗文绘画因此有了进入到紫砂壶艺术中的可能,既为作品增色不少,也具体地表现了紫砂壶的文化性,对于“石瓢壶”这一款式来说,也是对其文化追求的继承。
紫砂壶是纯手工打造而成的,从设计到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显示出中国匠人非凡的智慧。对于“石瓢壶”这一款式来说,壶体的大小、上下结构变化的节奏以及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配合都要相当精准。“石瓢壶”看似简单,实际上将中国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更寄托着一份紫砂壶文化情怀,展现了紫砂壶经典款式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此件《石瓢》是对“石瓢壶”这一款式特征的全面呈现,其中的装饰则反映了创作者对紫砂壶文化的继承。本文首先对“石瓢壶”这一款式的历史进行阐述,通过对《石瓢》的具体分析说明了此壶及这一款式的艺术特征。紫砂壶艺术要想发展,就必须重视经典款式,这样才能将紫砂壶工艺与文化的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