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张 洁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积极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同教师、学生、家庭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评价必须具备多元化、发展性。
美术教师应以增强美育熏陶为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挥棒,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成就梦想的起航地。
现在的小学美术课堂存在以下几种弊端:固定模式,统一量尺,流于形式,以点概面。这些流水线模式的统一化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我们需要优化课堂评价,重塑多样学生。
评价标准的构建必须在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学科特性设置评价维度,并互相结合,最终细化形成评价标准体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遵循两个评价标准。
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艺术美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基于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也需要遵循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这一特性,在尊重学生独特美术感悟的同时,从专业美术的角度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引导,以更加艺术化的方式将“美”体现出来。
教学评价是对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借助教学评价的分析,教师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做到全面了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性,教师要以更加新颖的美术教学内容、连贯性的教学设计来进行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可以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根据对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好看”“真漂亮”这些词汇,都是美术课堂中最常用的评语。这类评语似乎适用于任何一堂课、任何一个学生。如此单调乏味的评价,对学生几乎没有帮助。其实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在不同的阶段,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都可以采用分层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讲评,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在肯定优点、鼓励为主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树立信心、明确方向,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创作。
其实,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评价随时可用,并不局限于每次作品完成之后的总结式评价。例如,在教学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海洋生物》这一课时,教师布置第一次作业:“大家还知道哪些海洋生物?给你们两分钟时间,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学生立刻兴致勃勃地开始创作。有的学生画的是灵动的水母,线条流畅;有的学生画的是凶猛的鲨鱼,线条尖锐……学生的第一次作业就显示出了对海洋生物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错过这么好的评价时机:挑选典型作品及时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强调海洋生物的特点,为进一步表现海洋生物做好铺垫。等到做第二次作业时,在学生完整地创作出作品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画面整体效果进行总结点评,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评价:与第一次作业相比,你有哪些提升?比较以前的作业有哪些进步?
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关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及时调整评价尺度和方向,促进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将即时性评价与总结式评价结合起来,建立起连续的、完整的课堂评价机制。
在美术课堂里,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被评价的对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一方面,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定位,并推广、解读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可以通过互鉴互赏,了解同学的水平,明确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进而明晰自己修改的方向及提升的空间。
例如,在完成“我设计的车”课中的作品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给自己打分。然后,采用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互评,再进行推荐展示。最后,全班共同欣赏推荐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从“设计之独特性”“功能之奇特性”“色彩之鲜明度”“构图之巧妙意”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取长补短;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议,进行画面调整。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则采用同桌点评的方法,将肯定的话记录下来,再请他自己读一读,在读完后的会心一笑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就树立起来了。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提高的机会,将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起来,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又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体验,通过有效评价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我们可以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这五个维度来分析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可见的、综合的、多维度的测评,从以往重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转变为培养美术核心素养;从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转变为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复杂情景;从重视掌握知识与技能转变为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发挥教学评价方式的多种维度功能,有利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美术知识问答测评题库、美术作品创作等测评方式,这些都是现代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综合式转化的有效途径。
教学评价不光是教师、学生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在学校的事情。教学评价要以校内课堂评价为主,校外家庭评价为辅。美术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其中。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从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家长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美术方面的表现。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平台,或者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将学生的特色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家长共同欣赏、评价。在2022年初的线上评价就充分融合了家庭的督促、评价、指导作用。教师线上指导,家长线下协同配合,圆满地完成了美术教学任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评价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入游戏、有奖竞猜等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奖励卡、加盖小印章,或者是一个笑脸、五角星等方式给予学生鼓励。教师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获得奖励。比如,按时保质完成美术作业、积极回答问题等,均可以获得一张白色的美术奖励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比如5张白色奖励卡可以兑换一张蓝色奖励卡,10张白色奖励卡可以兑换一张粉色奖励卡。奖励卡有两个作用:常规的就是按照数量兑换奖品;还有就是在平时的美术课中,遇到忘带或者美术工具准备不足时,就可以使用一张白色美术奖励卡向教师借用工具。在奖励卡实际使用中,这个能借用工具的作用是学生最喜欢的。
其实,当下学生对物质奖励的渴求度并不是太高,教师对学生进步的认可才是最好的奖励。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超越自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巧用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多元式、多样化、多维度、多渠道、多创意功能,真正实现评价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