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君
金秋九月,新的开学季如约而至。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的宣传民警开始忙碌起来,纷纷走进校园或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关乎万千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一直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提升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水平既是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红线的职责与使命,也彰显着公共安全治理的能力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水平。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目标,牢牢抓住中小学生这一重点群体,在宣传教育形式、方法、内容等方面夯实基础、积厚成势,从点到面,通过时间积累、空间拓展,让交通安全通识教育不断推广,交通安全教育成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篇章。同时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社会舆论引导、文明意识提升等方面借势借力,集聚社会力量,扩大传播声量,为交通安全形成体系化教育赢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文化氛围支撑。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矛盾也从“要不要教”过渡到了“应该怎么教”。早在2013年,公安部和教育部联合部署开展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中,第一点就是要针对不同学龄段未成年人认知特点,通过主题班会、游戏课、活动课、海报创作赛等方式,在所有班级开展“开学安全课”活动,明确了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
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开学第一课”已形成品牌,构建交通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需求越来越明晰,这就需在“警校家”已有的协同优势之上,进一步探索更加紧密的教育协同机制,集成三方优势,发挥“警”的专业资源支撑,“校”的教育体系支撑,“家”的文化氛围支撑,让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不断焕发活力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