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炜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第一中学)
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的关键所在。当前,高中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大多停留在浅表层面,不利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地理区域认知教学中加入深度学习理论,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的整合与提升,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应用、分析等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区域的概念是指对土地界限进行划分,在地理学中,一般解释为地球表面的地理单元,与国界相区分,不同的地理区域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关联。区域的内涵较为丰富,包括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风俗文化习惯等。认知是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是个体获得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的认知能力随着获取信息的增加不断丰富和提升。区域认知是结合地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知识组成的概念,它特指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地理特征和地理人文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提升文化涵养的重要途径。
区域认知的第一个培养重点是构成要素。区域认知的构成要素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是对区域空间范围内尺度的理解,就是对表象的空间地界的大小、形状等能够做出直接的理解与判断;第二是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认知,包括该区域所处的经纬度,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以及文化、经济等内容;第三是区域差异和联系,在学生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充分理解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对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比较,然后发现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准确深度掌握区域认知能力;第四是区域总结和探索,指在教会学生深度区域认知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各要素进行总结和评价,且能预判特定区域未来在自然地理以及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趋势。区域认知的第二个培养重点是进阶式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可以划分为描述、分析、评价、预测等四个进阶阶段。首先,是描述对区域所处的空间时间,大小形状等进行表象认知;其次是分析,对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再次是评价,对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是预测,预测未来该区域的发展趋势。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度学习的一个概念,浅层学习大都只是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背诵记忆层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表象阶段,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深度学习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运用、分析、评价等的一种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对知识的独特见解。
深度学习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结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都是与传统的浅层学习相比较而来。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深度学习除了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外,其目标设置更加注重方法和思想层次;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度学习更加注重表象之外的本质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为主;再次在学习方法上,其优势是能够做到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主动学习为主并具备较强的反思评判能力;最后在学习结果上,深度学习的优势除了能做到知识积累外,还能做到对知识进行构建、运用和迁移。
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深度学习的目标设置要开放和多元,其教学目标不应以学生的知识累积为重点,而是要符合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规律,因此需采用开放式和问题导入式教学策略;第二,为了营造积极宽松的教学氛围,深度学习需要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有目的、有情感地进入学习状态,实现知识的高效学习;第三,深度教学需要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培养,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构建知识结构,所以需要采用以认知驱动任务教学为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行为能力;第四,是对高阶思维教学能力的评价,地理课堂中运用深度学习的区域认知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进行性的表象评价来衡量教学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是一个进阶学习的过程,地理区域认知教学采用深度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是在学生浅层学习对知识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从而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构、迁移最终达到评价和预测的能力。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对时间、空间认知的最好方式,地理中的区域概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达到高阶思维能力,符合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因此,深度学习在地理区域认知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首先,地理学习基于深度学习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实现,每个阶段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其次,基本可以采用给予地理生活化元素的情境教学方式,对地理深入教学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再次,地理区域认识教学内容包含生物、物理、化学等几个学科的知识,还需要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最后,还可以采用野外实践等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验证评价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区域认知,有效实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基于情境的地理区域认知课堂教学构建分为四步走:第一步是依托典型地理事象,创设情境。地理中的区域主要依据一定的特性来进行划分,例如中国的西北地区,沿海地区等。每个地区都有其典型的地理事项。西北地区可以以干旱缺水为典型地理事项,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索其干旱的原因,并能对该地区将来的发展趋势做预测。第二步是探索新知,展开情境。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新区域的地理知识进行认识,要通过情境搭设区域外部连接的桥梁,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去准确认识全新的知识。第三步是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情境。分析和总结是高阶思维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深度学习区别于浅表学习的关键。思维导图可以作为课堂小结的一部分,归纳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而整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第四步是回归生活,升华情境。这是深度学习进阶的最高层次,其教学重点是利用地理书本中的知识回归生活并能自主搜集材料,描述家乡地理特征并对今后家乡的地理来进行展望,撰写报告,培养家国情怀。
高中地理区域教学内容很多无法简单通过记忆来帮助学生认知,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等深度学习方法来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升华。问题教学法的构建也分为四步:第一步布置任务,自主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第二步提出问题设计案例。例如介绍江苏地理知识,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思考:江苏省为什么是我国经济大省?结合地图,分析江苏省竞技资源开发在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等方面有哪些优势条件?评价江苏省区域地理位置的优缺点。第三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提出更多深入的问题。区域认知教学不仅包括地理学的知识,还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生态等多学科知识,要通过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走出地理知识范围深入思考问题。第四步是反思总结,评价应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再由学生针对提出的一系列地理问题形成的问题链进行梳理、反思总结,从而最终养成高阶思维能力。
深度学习在地理区域认知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其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都具备优势且有一定的可行性。深度学习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入法、认知驱动法、表象评价等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地理区域认知,有效实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