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龙文中学 高惠恋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在各个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强化已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考试成绩的单纯提升,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进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更要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角度出发不断创设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进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越来越重要,随着教育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以及学生成长进步方向上的转变,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开展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并且在各个学科明确的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规定。2017年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的培养、计算思维的形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大方面。在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时,学生应具备对信息价值的敏感度和判断力,拥有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形成计算机科学领域思维模式,并能够将其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最后学生应培养有效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与生活的基础创新能力。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在信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普及,为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意识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指明方向。
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在进行项目学习时往往会选择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项目情境直接引入学科学习,忽略了现实项目内容的庞杂与学生认知以及成长进步阶段的不匹配,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科内的项目学习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并在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将项目情境的难度和范围与学生成长进步的方向进行匹配,让学生在难度适中的项目学习中实现个人成长。
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进步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事件的看法愈加个性化。此外,新课改对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明文规定,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学习时要从学生思维认知角度出发,突出学生思维模式的特点,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教学形式的创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传统教学中评价环节总是处于教学最后环节,将其作为总结环节,在评价时很容易忽视过程细节。在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环节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从项目学习进程开始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与评价挂钩,不放过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让评价的促进作用贯穿项目学习整个过程,为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个人意识已经逐渐形成,但由于成长进步的个性化,已形成的意识依然存在短板。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知识点的整体性角度出发,让学生将整体的项目框架作为引导进行信息知识的获取,在由面到点的信息知识学习中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内涵的全面认识,使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信息意识,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打好意识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学生形成具有计算机科学领域特色的思维意识,能为后期相应问题的解决埋下伏笔。高中阶段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上,计算思维的形成会更加全面,在项目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计算思维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社会进步逐渐显现出数字化的趋势,这使得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数字化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成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项目学习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立体的学习环境中切实体会现实生活的数字化,还能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创设的数字化背景中对利用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使学生更加认同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学生数字化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是拥有独立意识的公民,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体现自身人生价值。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项目不仅要顾及学生成长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还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明晰自身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应该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使学生在清晰的意识指引下更加积极地规范自身行为举止,有意识地提升自身道德意识水平,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强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是非常具有设计感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项目设计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非常关键的前提。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知与未知知识整合重构的角度出发,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并从学习内容的解构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然后进行知识点的分层与链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情考量。结合项目实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整合中进行完整的学习项目设计,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了信息系统的软件与应用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软件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出发,进行知识内容的整合与探究。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软件设计及应用的知识的基础上,从创新思维角度出发,尝试进行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创意设计,然后从整个教育领域中信息系统软件以及工具应用的现状入手,立足现实进行信息技术系统在新课改进程中重要作用的总结与展望。在与项目支点相关的知识内容的涉猎与了解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分析,拟定目标明确的项目主题,开展相应的项目学习探究。
单靠文本和思维的强化学习与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项目学习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加牢固,还能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为学生后期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直观的参考模板。教师在项目学习的互动体验式教学中可以不断融入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与学习互动中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完整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探究,并时时进行自我反思。此外,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创设多元化的项目互动形式,如情景模拟、游戏化教学等,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协作学习的益处。
例如,在学习了“程序设计基础”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从“购买纪念品的最佳方案”项目学习活动入手,从体验与互动两个角度出发,设计“猜图连连看”“魔术”“我们一起来设计”等游戏形式。从项目完成的不同阶段出发,借助情境导入、趣味导学、答疑解惑等递进层次,增强游戏间衔接的流畅性,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中项目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使学生能更加有序地解读相关知识,高效完成学习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项目学习模式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上,使学生培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及社会文化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活动可以借助团队协作开展,立足现实意义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知识内容之间、学生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对话、合作、探讨等不断启发自己,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经过不断地磨合、互动、探讨,最终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构建的学习共同体能超脱形式的禁锢,从内涵出发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数据与信息”的知识点探究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各种节庆活动设计的网络作品中的数据及信息作为项目主体,组织学生在互动、协作、竞争、进步中探究相关知识,实现学生的思维拓展,构建学习共同体。
生活实际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迈不过的一道坎,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为保持、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内涵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立体、熟悉但又新颖的项目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探寻的过程、发生的条件以及产生的价值,让学生在立体情境中直接解决问题,点燃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项目学习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网络购物平台客户数据的分析与表达”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创设立体的购物环境,结合当前社会“网购热潮”的社会现象鼓励学生综合自身网购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内容的探究。在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的项目学习情境中,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内涵的探究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意识,并以此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强化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评价环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以及项目成果的生成有机结合。从细节入手,有机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并从项目生成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计算思维,强化社会责任。例如,在进行“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从项目成果“物联网”的实际运用出发,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打破单纯学科成果的禁锢。从整个社会进步过程中家居智能的普遍性出发,感知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带来的实质性变化,让学生在感叹高科技生活便捷性的同时,深刻地认识科技进步的必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强化需要借助项目学习的“顺风车”,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从计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角度出发,强化思维认知与知识储备,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