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2022-11-20 16:08厦门市槟榔小学福建厦门361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深度核心

◎陈 峥 (厦门市槟榔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前 言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理念也随之改革创新,核心素养理念应运而生.在数学学科当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分析和解决更多的问题.而要达到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深度学习是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深度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概述

1.1 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具体来看,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可细分为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部分.

1.2 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中国以往的教育方式大多是刻板的说教式和灌输式,也被称为填鸭式,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了很多人.进入新时期之后,中国教育不断改革,但是数学教学仍然受到说教式和灌输式教学的负面影响.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我们要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解决深度学习不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数感、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工具的辅助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针对性的层次化深度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同时,深度学习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体来看,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够优化数学学科的教学结构,突出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围绕这些核心知识进行学习并实现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逐层开展学习任务,在学习中更好地体会数学之美,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解题技法,还能活学活用数学知识.

2 当前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尚不够深入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想保证学生拥有数学思维,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图形结合能力、猜想与验证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无论是数学思维还是动手操作能力,如果缺少基础知识,那么再高超的解题技能都无法发挥出来.虽然目前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经为大多数教师所熟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将其片面地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这部分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只是浅尝辄止,将重点放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认为做大量习题即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是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足的表现,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方式,那么势必会事倍功半.

2.2 对核心素养目标理解仍存在偏差

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缺乏独立思考意识.他们更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教师应明确自己的引导学习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把考试分数当作最终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教师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会导致学生只对知识进行机械的理解记忆,很难活学活用.当前,一些小学课堂存在“四多”情况,即教师讲授多、学生听讲多、教师灌输多、学生记忆多.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机会,一些教师也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时间,而是按照“教学—讲解—练习”的顺序按部就班地上课.长此以往,学生被动地学习,其学习自觉性差、主动思考能力差、创新解题能力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失去学习的主人的身份.

3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策略

3.1 加强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学习,离不开小学数学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将数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将教学目标生活化.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抽象性更为明显,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较为不利.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尽量挖掘教材中的现实生活素材.

以“质数和合数”的讲解为例,在以往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学生经常会混淆质数和合数的基本概念,会认为“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的说法错误.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鉴“猜数字游戏”的创意,设计一个“猜数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师可在活动中提问:“有这样一个四位数字,它的个位上数字是最小质数加最小合数的和,十位上数字是自然数中最小的数字,百位上数字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数字是最小的合数,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数字是多少吗?”这种实践活动方式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真正理解所学的概念知识.不仅如此,这种实践活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资源值得利用,教师可用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事物或者生活中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设计实践活动.形象化的生活语言是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之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适合他们接触的最佳文字,而数学语言简练、严谨、抽象,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例如,一开始教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面积”这个词用“大小”来替代,使学生容易理解.运用生活化的事物、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的是将抽象的问题使用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和应用,因此,教师要进一步综合各种数学知识,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解题策略,确保学生形成数感.

3.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进行细致的思考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此为核心内容,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事实上,近年来的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也应当基于这一点来进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年龄较小,对未知事物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需要注意学生的这个特点,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中得以进一步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生生、师生、组组间的交流、争论、反馈来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学数学低年级课程“认识数字”为例,教师可使用塑料小棒进行教学(将这些小棒捆成捆,每捆十个小棒).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课本中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明白十进制的由来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优点,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能够通过使用塑料小棒这一工具对数字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运用文字、图片和微课视频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多媒体和智慧化的教学手段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师可使用文字、视频、图片等创设出学生喜欢、熟悉的真实情境.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控制播放视频的时间,尽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或者利用形象化的生活语言打造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情境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由此,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有了形象的理解,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显然是极为有利的.

3.3 结合实践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索

新课标要求数学知识要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应用,做到学以致用;让数学知识能够真正指导学生的发展.

以小学数学中“圆的周长和面积”为例,圆形具有特殊性,并不能以常规的方法来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因此,很多学生对这一内容难以准确把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等效替换的方法学习这一内容.教师让学生用绳子绕圆一圈来测量圆的周长,或让学生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圈来测量周长,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对圆周率π的概念进行理解.而对于圆的面积的讲解,教师可使用教具,将圆等分,引导学生将其拼成平行四边形,指出如何表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然后进行面积的计算.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解决教材中的求周长和面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抽象复杂的问题得到了形象化处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进而强化数感.教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也在实际的练习中解决了更多的数学难题.

3.4 建立知识框架,进行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根本目标绝非培养学生的解题和考试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缜密而活跃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计算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观察和判断等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主动权,将一部分数学课堂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预设问题—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得出最终结论”这一流程自主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具体来看,这种方法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更为有效.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数年的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发现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将这些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小学数学课程中“角的测量”为例,教师可在上课初始阶段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角度”的理解,再向学生讲解如何测量角度和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当然,学生在测量角度的过程中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将两个角重叠对比,用手指粗略测量对比,根据角的开口大小进行猜测等,也可能采用其他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即使学生的测量方式不正确,教师也不应当直接指出错误,而应在总结和点评中耐心指正.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介绍量角器及其应用方法,再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四边形的内角和等拓展性知识.学生可以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实现深度学习.

3.5 互联网技术辅助,深挖概念的规律

教师可将每个单元或每个知识点涉及的概念整合在一起录制微课,在微课中进行集中讲解.在一节课或者两节课上,教师对概念进行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形成数学思维,主动去思考自己解题过程中用错概念的地方,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可在日常练习中适当融入数学概念习题.学生结合微课视频的内容,进行概念验证、推理,深挖概念的规律,最终将概念内化,巩固知识.除微课外,电子白板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数学概念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数学思维,形成数学逻辑,深入理解概念的规律.

结束语

总的来看,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程深度学习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过程,需要多个环节稳步推进,循序渐进地达到最终目标,不能一蹴而就.为此,教师应当更好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之下更好地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形成起良好的数感,提高学习效果.如此,学生的综合素养必将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深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