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霞兰
福建省从2020年秋在高一起始年段开始推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至此,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三新”合一。统编版新教材与传统的人教版旧教材编写意图有什么不同?高一年级使用的统编版必修教材和高二使用的选择性必修教材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有什么区别?如何更好地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重点,改变惯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些都给笔者带来一定的困惑。对此,笔者结合之前的岗前培训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大卫·科波菲尔》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二单元《党费》《记念刘和珍君》的课堂实践,谈谈自己的课堂探索。
要想上好每节课,首先,教师必须研读课标,通读教材,不仅要横向比较必修与选修教材的差异,还要和人教版的旧教材进行联系比较。笔者仔细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发现必修与选修教材课程内容都是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编排。必修的学习任务群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体现高中阶段对每个学生基本的、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选择性必修的学习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在任务群内容设置上,必修教材侧重综合性,横向拓展;选择性必修侧重专题性、深度开掘。在任务群要求上,必修教材侧重基础性和实践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选择性必修侧重研究性和拓展性,要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1]。
其次,教师要通读教材。比较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编写上的异同,我们发现,选择性必修教材仍然是以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的。人文主题与必修教材一样,仍以“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神主线,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但编排上更加深刻、厚重、开放。沿袭必修教材的编排思路,选择性必修教材单元内部均由单元导语、选文及注释、学习提示及单元研习任务四部分组成。研习任务体现专题探究的性质,注重前后关联,更加注重联系现实、归纳整理、延伸拓展等,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服务生活。从必修教材的“学习”到选择性必修教材的“研习”,一字之差,要求截然不同。“研习”,“习”是核心,“研”是达到“习”的方法、策略。选择性必修教材更强调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养成围绕问题进行深度钻研的习惯[2]。
当然,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还应摸清班级的学情。在课堂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完成选择性必修的研习任务?如何将结构化知识和能力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何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专题探究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此分享两种课堂教学实践,一种是立足单篇文本,深入挖掘探究;一种是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横向比较,挖掘探究。
《大卫·科波菲尔》属于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为“多样的文化”,学习任务群是“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该篇课文展现的是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结合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笔者以“困境的突围——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故事”作为这篇课文的研习主题,立足单篇,纵向专题研讨,层层深入挖掘该篇课文内涵。
笔者采用“读思达”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该教学法是余文森教授提出的,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三大教学观”的具体教学方法指导。其理论基础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读思达”教学法分为“阅读、思考、讨论、表达、统整”五个步骤,通过教师的专业介入,设计以问答题为导向,补充完整资料的讲义,通过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模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让教师转变成主持人、引导者、课堂设计者,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把握本课的学习重点。学生提出令自己疑惑的问题,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整本书的概况。课堂上,基于学习活动,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思考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完成研习任务。首先是设计第一层次的三个思考问题:(1)梳理情节,说说大卫遭遇了怎样的成长困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2)面对经济困境,米考伯夫妇应对困境的方法(武器)是什么?(3)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会给深陷寒冬的大卫带来哪些影响?这三个问题主要对接必修教材,侧重基础性和实践性,立足小说的必备知识,能帮助学生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学生在前期的阅读思考过程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层次的问题。接着,笔者抛出第二层次的两个问题:(1)我们今天还有米考伯式的人物吗?你能想到谁?(2)有人说“人人心里都应该住着一个米考伯”,你认同这句话吗?这个层次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把文本放在历史、社会语境中思考、探究。第三个层次的问题如下:(1)本文写于19世纪中叶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狄更斯笔下的英国是什么样的?(2)小说中除了大卫需要成长,还有谁需要成长?这个层次的问题主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研讨作者的创作动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
受限于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及平时的教学实际,每个单元的每篇课文都进行对比联读并不现实。但是在处理选择性必修的小说篇目时,教师“一言堂”,按照情节、人物、主题、手法等顺序解读课文又无法达成小说研习任务要求,无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在主题的引领下,教师立足单篇,精心设计问题,纵向挖深,可以引导学生基于主题深入探讨文本,培养学生研讨、探究的思维品质。
在讲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党费》这篇课文时,笔者开始进行另外的课堂探索。《党费》属于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学习任务群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党费》与《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同属第八课,且《党费》属于自读课文。
“专题研习”应落实四个关键词:综合(内容覆盖整个单元)、开放(延伸内容的深度、广度)、选择(活动中设置小任务凸显层次)、测评(检测课堂效用)。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笔者对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进行整合,同时关联高考阅读文《赵一曼女士》。《荷花淀》《党费》两篇文章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历程,歌颂了革命群众的革命情怀和战斗精神,其中都有很典型的女性形象。在革命文学中,人们的刻板印象都将这些女革命者视为钢铁般的战士,而忽略了她们身上的人性美。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学校举行了第二十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于是笔者创设了一个“百年革命文学‘她’之美”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品评革命文学的女性形象的刚与柔并存的特点,探究革命文学塑造女性革命者的审美价值。
笔者主要设置了“通过批注阅读品读细节描写,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研习任务,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典型人物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坚定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志向”三个教学目标。同时,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研习活动。研习活动一主要是品评人物形象,即通过品析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把握黄新这一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黄新这一形象是否是“高大全”式的扁平化形象?接着,引导学生比较《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和《赵一曼女士》中的赵一曼,归纳总结这些革命女性形象的共同点,研讨她们身上既有共产党员刚毅冷峻、坚不可摧的坚韧,也有温暖细腻的柔情美。
研习活动二主要探究革命文学中女性革命者形象的审美价值,探究作者的创作动机。该研习活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延伸课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其理解革命文学这类作品塑造女性革命者的价值和意义。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激起了学生的讨论热情,使其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有的学生从革命女性形象的个体特征出发,认为女性本身具有柔的特点,革命文学中表现她们的刚柔并济,体现人物的复杂性,更能打动读者。有的学生则认为,将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放置在革命与爱情、亲情的具体冲突中,更能体现人物的崇高精神。更有学生从革命文学的创作目的角度思考,认为革命文学有开启民智、宣传革命、救国救民的创作目的,以妇女为中心,主题更为深刻,更具时代性。在这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思维火花四射,教师只是最初的“点火者”。
研习活动三主题是“革命精神我传承”,分为两个小活动,第一个小活动回应开头的“百年革命文学‘她’之美”具体情境,要求学生为黄新写一则推介词。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看其是否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学习人物精神。第二个小活动则关联《光明日报》的一篇题为《“代郭春菊交最后一次党费”,这张截图让人泪目》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平年代应以什么方式传承革命精神,表达对党的坚定信仰。新时代的青年应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践行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我们学习革命文学的意义所在。
在这次的课堂教学探索中,笔者不拘泥于传统的赏析细节、掌握人物形象这样的教学套路,而是主题先行,从革命文学这一类女性形象的共同点入手,深入探讨女性形象刚柔并济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层层挖掘这一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认识得以加深。当然,在寻找研习的主题时,教师不仅可以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专门针对“细节”“创作风格”“文章主旨”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
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两篇联读课文时,笔者以“战斗的正确打开方式”作为研习主题。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四个研习活动——“参加战斗的人”“战斗的教训”“战斗的正确打开方式”“缅怀先烈,战斗的意义”。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围绕文本,把握参加战斗的人——刘和珍、白莽、柔石的人物形象特点,赏析细节,把握人物形象;其次,通过赏析语言及补充鲁迅《空谈》等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战斗不是做无谓的牺牲,而应该理性战斗,做有意义的战斗;最后,完成革命文学作品的研习任务——继承与发扬革命传统。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苦难与新生”,在这样的大主题下,学生可以寻找篇章与篇章之间联系的小主题,以主题联系联读课文之间的共同点。主题引领的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集中,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习活动,深度挖掘教材和拓宽教材的广度。在主题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当然,语文学习不仅在语文课上,生活处处是语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如何真正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三新”,这些都是值得一线教师认真研究的大课题。教无定式,学无常规,教师唯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潜心研读新教材,纵向深挖教材内容,横向联系比较课文间的编排区别,纵横捭阖,方能把握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