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姗姗
学校教研既是促进教师和校长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路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长期以来,基层学校教研往往陷于“教而无研”的处境,这样的学校科研生态很难满足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探索的组合教研模式,充分发挥了各年龄段、各类型、各学段教师的优势,在自由组合中创新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创建了校本教研的新生态,使学校教研形成了新气象。
组合教研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阔的交流空间,但习惯被动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如何迈出自由组合的第一步?这需要学校整体规划在先,为教师提供一些自由组合的参考,推动教师打破以往的教研惯性,促使其逐步形成结伴合作的新模式。
传统的师徒结对是中小学培养青年教师的一项传统活动,但这种形式中相对固定的师徒关系存在一些隐患:一是知识和经验的单向传输容易导致前辈教师陷入单向的“传帮带”思路;二是课堂构建是多方参与的过程,传统的结对活动难以提供多维的角色思考。这些隐患无形中增加了年轻教师教研创新的压力。
针对以上问题,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对结对方式加以创新,不局限于老带新的传统,而是以问题和兴趣为导向,进行更加自由的组合。同一年段的教师可以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系列研究,志同道合的教师则可以根据兴趣开展课题研究……归根结底,相同的研究兴趣、共同的教学困惑,是让不同年级、不同年纪、不同经历的教师真正走到一起的动力。
学校立足课程实际,在创新的组合教研中,引导教师制订研究方案,提炼研究课题。如语文学科的教师因教授相同体裁、题材的课文,或因相似的研究风格、倾向等自由组合成队,以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环节为依托,通过“在看中学”“在想中学”“在做中学”,大量吸收蕴含于团队合作中、教学行为中的实践知识。目前,学校语文组合教研的活动已经开展了近30 次,其中有不同课型的专项研究、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衔接研究、校本特色的漂流书导读研究、阶段式读书研究等。
在学校整体规划之后,教师团队组合的跟进是有力的。教师从被动的参与者成为主动的建构者,从一次尝试性的组合教研走向多次系列化的组合教研。教师在参与中感受组合教研的魅力,在实践中认同组合教研的优势,在坚持中享受组合教研带给彼此的共同成长。
当以“我们”为核心开展教研时,各位成员的优势就能得以显现并形成互补。不同类型的成员就意味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路,这些都是内隐于团队中的财富;不同类型的成员还拥有不同的研究工具,这是外显的抓手。组合教研的亮点就在于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不同研究工具的具体效能及独特优势,并在教学中加以借鉴和使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成熟。
在组合教研的团队中,二、三、四人的团队组合是较为常见的形态。这需要教研组设计综合型的教研情境,在流动的情境中考验综合能力。有学者基于“教师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信念”四个要素,构建了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生成模型。围绕这四个要素,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创生各有重点的多样态组合教研活动,对教师综合能力、课堂管理策略、学生心理特征等因素各有考查。
例如,学校开展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模拟课堂比赛。所有青年教师先两两自由组对,多名骨干教师作为导师随机抽取队员,最终组成多个“三人行”教研团队。现场比赛中,各团队抽签决定模拟课堂的比赛顺序,团队中的青年教师抽签确定教师或学生的角色身份。每个青年教师都有抽到学生角色的可能,因而,在整个备赛过程中都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场教师素养提升活动对青年教师来说,既有利于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又是转换视角的体验。抽签是手段,穿上学生的校服是形式;课程理解的深入程度、学生视角的全程关注,是这一活动的核心价值。
组合教研的过程是组合提升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研中,需要让研究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显现、使用和分享,将个人优势和团体优势双双放大,达到最优效果。
研究型教师通常较擅长文献研究。大量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料积累了相关的教育事实、数据和方法。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料,做好搜集、鉴别、整理工作,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能有效助力组合教研。研究型教师的成果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是直接的、有效的资源。
经验型教师拥有大量的案例积累,他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个案研究经验,善于把握课堂节奏,对学生学习状况能够进行持续的追踪和及时的反馈、调节。组合教研有利于让经验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效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行动录像、录音、观察记录、个案、教案等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
教师通过听课、评课、写反思日记,以及读相关文献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有利于在灵活多样的组合教研中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任课教师的期望,也是学生、家长、学校共同的愿景。
教师合力拧成一股绳,将遇到的问题转变成研究的课题,不断摸索问题解决的办法,更新教学研究的工具,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共享局面。在组合教研中,学校积极支持,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充足的教研时间、丰富的评审资源,从而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教师自主选择、自发组合。以教研组为代表的校方力量,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教师、研究教师行为,在更广的范围内,为教师提供时间、场地,提供更多优质、精准的资源,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组合教研的组织方式相较于传统教研,更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教研活动初期,教师是“被”组合在一起的,但是随着组合教研的持续开展,教研经历转化为良好的体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可能。
教研活动以终为始,通常在每一次活动结束时规划下一次组合教研。教师在复盘的过程中,用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激发下一阶段的研究热情,进一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
例如,语文教研组的红色主题组合教研,多个研究型团队遵循“宁凿一口井,不开一条渠”原则,开展组合教研。组合教研结束后,教师主动申请拍摄红色主题的视频课,学校根据教师的研究需要专门邀请了专业的录制人员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参加该主题研究的教师进一步提供了各年级红色主题课文的视频链接,满足了其他教师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大家共研共享、互惠互助,让组合教研进入良性循环。
又如,数学学科的组合教研不断创新,多位教师与周边学校的骨干教师携手教研。其中,云端线上的组合教研紧扣“实验”研究的主题,从实验方案到实验工具,从班级实验到家庭实验,研究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教师在一个个“小切口”中寻得“大洞见”,系列微课在省市区频频获奖,省市级别的规划课题多个立项成功,合作撰写的论文屡屡发表。
一种模式想要不断优化,除了内部的科学组合,外部力量也不可小觑。学校内部的校本研习、素质提升是专业能力成长的“内循环”,而校际的互通互联,促进了专业能力成长的“外循环”。
即使是学校内部组织的教研活动,也是以开放流动的形式,与本校之外的“外部环境”积极接触。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活动中,就有市数学专家、多所小学校长组成的评审团坐镇,积极开放外部建议,有效助力内部生长。创新的组合教研及其阶段性成效已经证明,这种互动模式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应当坚持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扩大团队互动的视野,加强与校外力量的共生,通过交流与合作,扩大互动的影响范围,提升发展可能性,实现持续的共同成长,为教师成长提供广阔舞台,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