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继军
“双减”政策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政策安排,也是国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规格需要的变化,在战略层面上的政策部署,更是国家长期以来的政策要求。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中,进一步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 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 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实践”;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则对优化作业管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导意见;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再次强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这些政策举措的用意在于通过减轻学业压力倒逼教育教学向着更为高效、科学的方向改革,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综合素养,应对未来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需要对传统的依靠海量训练获取学业成绩提升的思路与策略进行调适,以适应“双减”时代的教育环境变化。
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作业管理观的落后,是造成学业负担居高不下且难以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浙江温州市曾在市域范围内对教师的作业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0.33%的教师认为作业的主要功能是“巩固知识”。[1]这导致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是从检验教的结果而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采取以量而非以质取胜的策略,以“题海战术”令学生重复进行课内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这就难免造成学生缺少作业兴趣、被动做作业,甚至抵触做作业的情况。
在“双减”背景下,要真正落实减轻学业负担的政策目标,就须坚决摒弃这样的作业观。笔者认为,作业除了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外,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与课内教学形成互补,帮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完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就要求作业不能简单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复盘”,还应该体现学习的实践性要求,从“写作业”转变为“做作业”,体现一定的综合性和研究性,调动学生多感官来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素养。[2]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过重的课业作业负担减下来,让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作业,用作业的质量提升抵消数量缩减带来的“损失”。
这里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即如果教师秉持了以上作业观,会不会由于作业训练量的减少而带来学生学业成绩的下滑呢?毕竟,考虑到当前的教育生态,如果“减负”的后果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下降,那这样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使学校和教师承担压力。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忧,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作业的量和成绩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进而笃信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正如PISA 这样的国际学业水平测试项目的数据所揭示的那样,中国学生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却伴随着学习效率、学校归属感、幸福感、科学职业预期低下等诸多问题。[3]近些年,江苏省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则表明,作业时间短、学业压力低的区域,学业成绩反而表现优异。这些研究发现充分证明,认为“勤学苦练”就能取得优异成绩,是一种错觉,是一种必须予以纠正的作业观。
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方面,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念的调适,要下定决心摒弃题海战术的作业布置思路,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从“减”字入手,通过探索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努力实现减量增效。
作业管理问题,看似仅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但牵涉面甚广。作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对其进行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相关责任主体应协同治理,采取综合有效之举措,从根本上治理这一痼疾。
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应当通过制度建设,压实作业减负的主体责任,尤其要强化对辖区内校领导“减负”责任的督促与考察,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常态化督导及学校绩效考核范畴,提升区域内各个学校不断优化作业管理、减低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地方主管部门动真格、下真功夫落实“减负”工作的区域,其学业产出效率及成绩往往都会表现优异。比如,镇江市教育局长期以来都将强化行政责任作为“减负”的重要抓手,采取不预先通知的“飞行检查”、要求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严格规范作业管理、采取作业公示制度等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真抓实干,让“减负”政策真正“长出牙齿”,在取得显著“减负”成效的同时,也倒逼学校在提质上下功夫。在近些年的学业质量监测中,此类地区表现亮眼,不但学业成绩骄人,诸如学生负担、睡眠、运动、学校归属感、教育公平等学情指标也表现优异。这充分说明,主管部门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实实在在地落实“减负”工作,是提升区域教育发展绩效的关键所在。
就学校而言,在“双减”背景下,除了进一步转换办学治校思路,坚定地走“减负增效”之路外,在作业管理方面,则应当抓住两方面重点发力。一方面,学校应当从狠抓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入手,通过提高课内教学成效,来减轻课外作业的负担。尽管作业管理发生于课堂教学之外,但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却和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如扬州梅岭小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把教学内容和课堂作业“讲了”“练了”“评了”“收了”,做到“不留家庭作业”“不拖堂”“不上课表以外的课”。梅岭小学实施这样的“四了三不”教学法,全校连续40 年不留数学家庭作业,教学质量却一直保持高位稳定。[4]另一方面,学校应当紧握评价的“指挥棒”,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新路。相对于传统的聚焦学业成绩的评价,学校应花更多的精力到以减负增效为目的的学生学业效能评价,将“减负”本身作为评价要素的同时,给予学习效率而非单纯的学业成绩以更大的评价权重,通过评价导向的变化促进教师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5]
就家庭教育而言,协调高效的家校合作也是实现作业管理优化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充分担当专业主导的角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采取适当的教育策略,舒缓家长不必要的焦虑情绪,避免校内减负、家长校外增负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家校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平等对话和各司其职,共同提高作业效能,让“减负”工作落地生根。[6]
现实当中,教师面对“双减”政策,即便在主观上有意愿去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由于缺少布置和研究作业的专业技能,也往往难以真正付诸实施,这就使很多教师在升学压力之下,依然采取传统的、相对“安全”的加大作业量的策略。到目前为止,鲜有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将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作为教师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和培训。教师在优化作业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得到专业层面的支持和引领,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摸索,这无疑增大了相关工作的难度。对此,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在科研、培训及资源配套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教师的作业管理探索提供全面、系统、专业的支撑。
首先,强化对优化作业管理的科学研究。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欧美教育循证改革的经验,着力通过科学研究获取优化作业的证据,回答实践当中最为迫切的布置多少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以及如何布置作业等问题,将作业的优化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证据之上,摆脱过度依靠主观经验实施教育教学改进的窠臼。[7]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及各地教研室的作用外,还可以利用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提升相关研究的科学品质。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优化作业管理的能力。应当将作业设计、作业评价和作业创新等内容,设定为教师业务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全员培训。在教育部公布的“双减”典型案例中,山东省潍坊市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全员培训和教研范围,并且依托“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组,加大作业专题教研的力度,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作业管理能力。这样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最后,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作业管理的指导。对于实践和研究都证明有效的举措,可以用制度化的方式予以推广和落实。比如,上海市为提高义务教育不同学段教师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能力,专门印发了各个学科的《上海市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这样的指导意见,操作性较强,有助于解决作业管理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与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尽管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管理、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目前尚无统一的对策,但多年以来,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优化作业管理方面已经进行了持续而有效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样的实践探索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推广,无疑将有利于更多学校提升作业改革的成效。
其一,应当注重对既有优化作业管理实践探索的分类总结。考虑到大多数的实践探索工作都是经验式的、零散的,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将有助于厘清基本思路和适用条件,便于实践工作者参考借鉴。有学者对当前中小学作业改革实践的突出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可以将其分为四类:赋能自主,将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进行作业模式优化;学科综合,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适应未来需要的综合素养;分层设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复盘巩固,聚焦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复盘和反思,提高教学的针对性。[8]这几类模式,在不同的区域和学校都有对应的实践探索,可以应对作业改革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归纳总结这类经验并将其模式化,对于在实践层面解决当前作业管理过程中的难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做一般性经验总结的同时,还应从规律层面探究这些经验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以期获得更为稳健的研究结论,应用于更大范围的实践工作。
其二,应着力构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机制。如前所述,优化作业管理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单靠个别区域、学校的探索,难以取得理想成效。更为重要的是,小范围的成功经验,如果不能够上升为集体意识和行动,就难以形成整体性的改革氛围和环境,这也会增加作业改革的风险和压力。因此,无论是相关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应当加大相关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并通过行政力量、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评优评奖等方式,推广这些经验和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