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近年来,高校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临许多适应问题,他们需要适应环境、学习、生活、人际等方面的变化。如果新生不能解决心理适应问题,不仅影响他们在高校的学习热情,也会阻碍他们未来的学习及身心发展。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的体验活动,促使新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调整认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与环境适应的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第一,生活适应。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要学会独立处理住宿、清洗衣物、保管钱财等事务。跨地域求学的新生还要适应地域环境与文化的差异,特别是要应对来自语言、饮食、气候、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第二,学习适应。新生在学习上需要培养自身对专业的认同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教师教学与评估方式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的变化,避免出现厌学、逃课、挂科等现象。
第三,交往适应。大学新生远离家人与朋友,出现分离焦虑,他们需要面对新的人际关系,如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需要融入集体生活,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第四,休闲与娱乐适应。与中学生相比,大学新生的空余时间比较多,手机与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不再受到家长及教师的管束,有些新生会放纵自己,沉迷于网络。因此,新生要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制力。
一是团体认同感。大学新生大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会让他们对彼此产生认同,类似的感受、经历使他们相互之间沟通顺畅,在心理上彼此接纳。伙伴的理解和接纳能够让新生感受到友善与温暖,使他们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遇到的适应困难,敢于揭示与面对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在真实的互动中学习。
二是团体归属感。团体辅导的重要意义是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团体凝聚力,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可爱的,能够帮助别人,也被别人需要,从而增强自信,建立归属感。
三是提高觉察力。团体辅导使成员在反馈中获得成长,成员在团体中可以表达自己,同时获得伙伴的反馈。在团体互动的过程中,按照规则轮流发言,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情绪,每个伙伴都会给予反馈。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何应对适应问题,伙伴的反馈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自我觉察。
四是辅导效率高。团体心理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几十个人同时参加,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更加高效。此外,团体辅导还具有趣味性、感染力强的特点,更容易被新生接受。
团体辅导设计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理念来看待新生: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心理适应专家,他们都有力量、智慧与经验去改变,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因此,团体辅导活动设计应聚焦对未来的探讨,将目前不想要、不适应的困境转化成想要的、适应的未来目标,如“我的大学梦”“我的专业理想”,通过辅导活动提升新生的能量,激发其潜能,促使他们向着未来的美好目标努力。焦点解决重视当事人的优势、资源与过去的成功经验,团体辅导活动设计应注重让新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与经验,如“我的好舍友”“我的时间管理”,通过总结自己曾经的室友交往经验与时间管理经验,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资源,以及在时间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用已积累的成功经验应对目前的困境。
大学新生在适应方面也会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在团体辅导中,针对新生某些不合理的想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比较有效,可以设计识别与挑战不合理信念的辅导活动,如“大学VS中学学习”“网络的利与弊”。新生适应团体辅导可以设计不同的模块,在不同的模块使用焦点解决及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团体辅导的效果。
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生活、学习、人际、娱乐与休闲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不可能在一次团体辅导中完成诸多内容。团体成员的心理成长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连续的团体辅导能够引导新生进入深层次的主题探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模块的方式,每个团体辅导目标构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系列主题活动组成。不同的辅导模块所用的团体辅导方法也不同,可以是讨论、角色扮演、团体游戏、绘画等。高校可以根据新生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模块与主题进行辅导。以下4个模块及模块主题活动,供新生适应团体带领者参考。
1.人际适应团体辅导。如认识新同学、我的好舍友、我心目中的大学老师。
2.生活适应团体辅导。如我的财务管理、我的周末生活、我的大学生活画。
3.学习适应团体辅导。如我的专业理想、我的大学梦、大学VS中学学习。
4.休闲与娱乐团体辅导。如时间管理、手机与学习的平衡、网络的利与弊。
团体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新生团体辅导的发展须经历创始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
团体创始阶段的辅导目标是创建温暖友善的团体氛围,促使团体成员通过互动相识与熟悉,克服陌生感与孤独感。团体初建,带领者需要引导成员确定个人目标与团体辅导的目标,学习遵守团体契约与规范。初始阶段的团体辅导可以从生活适应主题开始,设计的活动要贴近成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日常生活问题,如成员介绍自己、介绍家乡与习俗等,在互动中感受团体成员的地域文化与风俗,接受差异,化解冲突。
团体工作阶段的辅导目标是让成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审视个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团体成员建立了信任感,形成了团体凝聚力,成员愿意表达自己遇到的适应困难,寻求帮助。这时团体可以深入探讨宿舍关系、手机与学习的平衡等话题。在尝试改变前,成员常常会有畏难情绪,团体辅导提供一个安全的练习基地,成员可以先在团体里现场练习新的态度和行为,获得伙伴的支持、鼓励和反馈,提高自信。
团体结束阶段的目标是将结束转化为新的开始,让成员明确自己在改变中的作用和责任,将团体中的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个阶段,团体成员回顾团体辅导的过程及取得的经验,给予彼此肯定与鼓励,评估团体辅导效果,互相致谢,憧憬与展望未来。
新生遇到的适应问题是发展性问题,新生适应团体是面向心理正常的新生开展的团体辅导,这些新生需要大学背景下的信息和指导,学习与提高适应能力。不应把新生适应团体辅导看成是问题新生的辅导,团体辅导应该面向全校新生开展。
新生心理适应团体辅导每次辅导的时间为90分钟,可以在入学后一周两次,连续两周进行;也可以集中在周末,周六、周日连续两天进行。有些高校的新生适应团体辅导只进行一次,只是完成了团体辅导初始阶段的团队建设,成员刚刚熟悉就分开了,团体辅导的“浓度”不够、效果不佳。
新生适应团体辅导在分组时要注意人数不能太多,每个小组安排6~8人,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和其他人面对面交流,表达自己并获得反馈。当小组规模很大的时候,小组内就会出现亚团体,导致某些成员不能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分享,而是在一起闲聊,出现离题或分散注意力的现象,破坏小组气氛,影响团体辅导的效果。这时教师就要留心观察并及时、适当地介入,确保团体辅导有效进行。
有些高校为新生开展的团体辅导活动中,团体游戏偏多,分享流于形式,游戏成了团体辅导的代名词,学生当时玩得很开心,结束后感觉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团体游戏只是团体辅导的一种方式,不是目的。辅导者应根据团体目标、团体发展阶段、团体活动主题选择游戏,游戏可用于暖身,或讨论、分享之前的体验活动,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