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腾龙 胡尊如
(1.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泰安技师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乡村振兴是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又一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可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在振兴乡村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挖掘以新时代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成分。农业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农耕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注重挖掘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使学生对乡村文化更感兴趣,对“三农”问题更加关心,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道路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从长远来看,农耕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建设也有助于提升乡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自开设以来,注重发挥农业高校的鲜明特色,将真实的素材变成鲜活的教材,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接受教育。尤其是已开设的第一课《中国百年乡村变迁》图片展,使参观者在情景再现中体会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感受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在特定的历史空间中实现思想升华和灵魂碰撞。这对于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高效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其集合各种民俗文化于一体,形成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包含特定区域的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文字、歌舞、风俗及宗教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广泛的文化集成。中国是农业的国度,农耕文化是中国的母文化。以传统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农耕文化,其特点是以农为本,伴随着读书明理的儒家文化。《盐铁论》中记载:“农,天下之大业也。”农业兴则国家兴,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民富则国家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1]。中国几千年来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曾经造就了封建王朝的辉煌,也在代代中国人的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先辈们艰苦奋斗、筚路蓝缕的坚韧品质和甘于奉献、乐观向上的性格都造就了华夏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历史。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中西方经济社会差距逐渐拉大。伴随着列强侵略和国运衰败,农耕文化曾一度进入衰落时期。但在农业社会中长期形成的不甘被奴役、顽强拼搏的民族性格,影响着近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农耕文化以新的形式和内涵实现了新发展。这体现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所蕴含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蕴含的创新发展、追求共同富裕的观念,以及新时期中国人追求秩序与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农耕文化在新的时代实现了继承发展,植根于农耕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仍在新的环境中发挥特定的作用。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了对农业、农耕文化的轻视和抵触心理。在信息泛滥的当代社会,受功利观念和享乐主义的冲击,农耕文化更加受到冷落和错误认知,甚至被某些人等同于落后文化、封建文化。农耕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建设十分必要。
对于重“潮流”、追“时尚”的年轻人群体来说,更容易将带有鲜明乡土特征的农耕文化看作“土味”、“俗气”的对象加以排斥,更不用说主动了解和研究农耕文化背后深藏的理念和价值。部分农业院校的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准确,自我认同度低的问题。农学专业学生多数来自乡村,与许多其它专业的学生相比,其受教育经历相对单一、视野相对窄,在专业选择上的主动性相对低,对所学知识也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对其自身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之崛起、民族复兴的大任,需要正确思想和道德的引导,亟需从传统的农耕文化中发掘优秀养分,促进自身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人类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济迅速发展带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和“陌生人社会”问题,快节奏生活滋生出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冲淡了人际关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呼唤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淳朴民风。在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当代社会,需要继承和发扬先民克勤克俭、敢于创新的精神,“民生在勤、勤而不匮”,先辈们在感恩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发挥聪明才智改造自然,创造文明。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流传下来的“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理念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教师,尤其是农业高校的教师肩负着农业方向的科研和教学的双重任务,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将农耕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为传播和发展农耕文化创造条件。在当前某些农业高校的课堂中,往往忽略了农业科学的初心和使命,忽视了引导学生走进农耕文化、感受“三农”问题最为关切的方向,使科研和教学失去了温度。优秀农耕文化资源并不匮乏,如基于谷物加工和牲畜饲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东泰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农耕文化;基于建筑技术和工匠精神的鲁西南“班墨奚”(鲁班、墨子、奚仲的简称)农业工具文化等。学校缺乏可供学习的农耕文化资源、缺少相关专业教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耕文化和思政教育融合建设的进一步展开。部分教师自身农耕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关切“三农”问题的素养缺失,造成高校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短板愈加明显。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农耕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农耕文化在民族特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印记,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文化来源和凝聚力所在。农耕文化直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农业社会里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念、耕读传家的家风意识、用养结合的耕作方法、勤俭节约的持家观念、相邻和睦的处世态度、团结协作的生产方式、乐善好施的豁达精神、相互信任的淳朴民风、善待自然的敬畏观念、奉公守法的公序良俗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发生了新变化。如乡村秩序重构过程中体现的集体主义精神、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创新致富观念、乡村治理过程中体现的基层民主意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体现的共享发展理念等。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都不谋而合,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灵魂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源泉[2]。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和社会习俗、观念的转变,导致农耕文化中的优秀传统逐渐被边缘化。在一些地区,集体主义价值认同日渐式微、勤劳朴实的家风被崇尚金钱的风气替代、个别乌烟瘴气的“网红村”充斥网络、少数农民沾染不良习气,出现道德失范、封建迷信等行为,都表明了优秀农耕文化在乡村的衰微,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支持。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农耕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高校尤其是农业高校面对着千千万万从农村走出来的学子,更应当注重将农耕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家庭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强化珍惜土地的观念,注重课程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的统一、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强调对待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的科学态度。从高校课堂上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培养新时代新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乡村是农耕文化的宝库,应当充分发掘有影响力的农耕文化与思政课堂融合。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农耕文化和思想课堂的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将思政课堂和农耕文化有机结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着重凸显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挖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点,摆脱传统思政课堂的僵化模式。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打造“初心课堂”的过程中,就曾多次组织教师到农村调研和搜集资料,实现农耕文化成果与思政课堂内容的融合。在筹备“中国乡村百年变迁”图片展的过程中,注重发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乐观进取、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精神,寻找乡村里数辈农民形成的优良家风、淳朴民风的生动素材;重点关注到某些地区以孝、德等优良传统为标志的地域文化,如泰安市东平县水浒“孝”文化、泰山区范镇孙氏祠堂“忠、孝”文化传统、临沂市郯城县白溪汪村“孝妇冢”故事;在开设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过程中,注重弘扬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如泰安市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莱芜市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鲁西南抗日游击总队事迹;在讲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时,注意发掘农村支援城市建设的历史,如莱芜市莱城区塔子村小三线建设。在进行充分挖掘和整理后,山东农业大学打造“初心课堂”,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
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建设农耕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教学基地。为了发挥好实践教学平台的协同育人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农业院校优势地位,调动各方面资源。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部教师主动承担起“中国乡村百年变迁”的图片搜集整理工作和讲稿撰写工作,历时1a多时间,从数万张图片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00张图片进行制作,校党委宣传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开辟展览场地,制作展览设备,从全校各院系公开遴选和培训讲解人员。展馆落成后,各学院组织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分批次参观学习,并大力邀请校外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入校参观,迄今为止已接待十几次、数千人参观学习,将“初心课堂”打造成学校思政工作的红色品牌,拓展出一块校内外党性教育的实践基地。“初心课堂”平台从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高效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角度将农耕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设置科学的课后评价标准。学校各学院将“初心课堂”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纳入学生综合实践测评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列入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的评价内容,下一步将结合教学实践成果,编纂农耕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校本实践教材。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文化多样性日益明显。城市化进程和城乡融合的速度加快,使农耕文化在保留了特定社会群体认同和相对稳定价值观的同时,也在发生文化演化。农村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改变、消费倾向和生活方式变化,都反映在当代农耕文化的新变化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和研究农村社会变化、及时发掘新时代文化多样发展的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农耕文化。农业高校在发掘优秀农耕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要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选取有影响力的农业科学家事迹,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课程特点丰富和发展农耕文化,推动新时代农耕文化的新发展。如,在山东农业大学从事果树栽培、生理和生产的教学科研及推广工作,已有91岁高龄的束怀瑞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成果应用创造了巨额经济效益。束教授仍然每天早起去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为全校师生树立了优秀农大人的榜样。同样以“初心课堂”第一课《中国百年乡村变迁》为例,筹备者以大历史观为视角,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为线索,选取特定历史空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生动性的鲜活场景,将历史素材转化为思政课教材,引导大学生更加贴近农村、了解文化、接受教育,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丰富发展农耕文化的内容。
中国农耕文化造就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为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源泉和思想宝库。在高校的平台上,农耕文化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紧密融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认知水平,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