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倩 于巧丽 王晓培 张慧蓉 吴斯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9)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并不是水果生产强国。要想实现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这为做好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文中简称“郑州果树所”)成立于1960年,是以果树和瓜类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产业需求和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开展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果树瓜类产业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
在郑州果树所的发展历程中,国际合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动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的发展和高水平论文的产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郑州果树所为例,简述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的措施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推动国际合作更好地促进果树产业的发展。
我国园林水果总产量从1978年的657万t发展到2019年的1.9亿t,增长了29倍;人均占有量从不到7kg发展到126kg;鲜果实现周年供应。果树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多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产业依靠。然而,我国果业现代化程度总体不高,种质资源战略贮备不足,部分树种优异品种依赖国外品种较大,前瞻性的资源节约型智能果园体系技术支撑严重不足,果品采后及加工手段单一、健康型产品研发不足等问题突出,亟需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联合执行项目研究、参加国际会议、出国(境)培训等,学习国际先进的科研经验和理念,以大幅提高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果业现代化。
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外交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3]。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果树产业发展的重要市场,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如何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国外优异资源的引进利用,输出我国优良的果树品种和栽培技术,探索构建“一带一路”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果业国际合作,对于促进和巩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提高中国的国际政治外交地位和影响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果业是绿色产业,能够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营造美好宜居环境,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应站在世界果业高速发展的角度,运用国际思维思考乡村振兴对果业创新的新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国家级研究所应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利用国际先进的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实现果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果树所明确国际合作目标,即建设一流果树瓜类学科,建设一流国际科研机构;构建“3个1”全球布局战略,即建设1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密切合作10个国际一流机构、柔性引进10个国际顶尖科学家;采用“密切人员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实质合作”3阶段工作法,形成了以成果应用为导向的国际合作任务机制。“十三五”期间,国际合作实现了“从人员往来到实质合作、平台从无到有、项目层次从省市级到国家级、合作领域从科研到产业”的跃升。
“十三五”期间,引进外宾199人次,开展学术报告102人次;选派出访专家150余人次,16批次32人次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做主题报告,交流人次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倍,形成了活跃的国际交流氛围。在交流互访中,增进信任,拓展合作伙伴30余个,签署科技合作协议25份。
实施柔性引进人才策略,切实解决“全职引人难”的难题。柔性引进生物技术分子育种领域专家1人,聘为研究所苹果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合作完成建立苹果早花转基因体系,国内属首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柔性引进生物信息学领域顶尖科学家1人,合作发表10分以上高水平论文3篇,并为研究所培养了2名生物信息学人才,促进交叉学科发展。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与共享,可以有效对接国际相关领域的创新资源,是实现“人才国际化”和“科研国际化”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4]。“十三五”期间,研究所与新西兰、西班牙、保加利亚共建了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4个国际合作平台获得国家、河南省相关部门认定或批准建设。平台集中外优势力量,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以及增强在本学科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依托平台,中外联合发表论文15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依托“中-西果树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西班牙合作,双方联合揭示了甜瓜甜蜜基因,发表高水平论文在Nature Genetic上;面向产业重大需求,谋划“桃砧木无性繁殖与工厂化育苗国家引智基地”获批建设,培育“中桃抗砧1号”,打破国内自主培育无性系桃砧木的空白,解决规模化繁殖的问题,为我国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桃园机械化提供新支撑;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与保加利亚建立了“中-保果树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该平台是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农业示范园首个联合实验室,对接国家科技外交需求。
“十三五”期间,以成果应用为导向,执行各级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联合开展苹果病虫害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开展红皮梨育种项目;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法国国际果树创新公司开展苹果砧木育种项目;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农业食品和技术研究所开展甜瓜驯化基因组研究。
瞄准国际市场,研究所积极谋求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海外市场的转化。与法国国际果树创新公司、意大利New Plant公司合作,将苹果、猕猴桃输出到法国和意大利进行种植测试、申请植物专利,为未来在海外市场推广做好准备。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推动甜瓜品种“众天9号”在缅甸商业化种植。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5]。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队伍虽然庞大,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农业科学技术专家严重缺乏;既熟悉掌握农业领域国际规则又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并且熟悉本领域国际前沿动态的复合型人才基本没有;在国际机构或学术组织任职人员数量偏少,没有国际话语权。
我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数量多、领域广,但是用于开展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项目资金经费有限,现有项目规模小、时间短,难以开展大规模和深层次的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现有各类型国际合作项目的经费管理要求,项目支持经费在海外投资渠道不畅,不利于在海外直接开展研究工作。
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国际合作呈现单打独斗态势。某些单位和外方关系维系紧密,但受限于经费等因素,无法实质开展工作;而其他单位能提供开展合作需要的资源,但缺乏信任的合作伙伴。此种现象,促使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农业专业领域国际合作机制和组织非常必要,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开展协同国际合作,提升合作层次。
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和外方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走出去”受政策制度制约,逐渐成为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障碍。以品种培育为例,我方提供种质资源、外方提供育种技术和经费,培育的新品种双方共有;受限于种质资源保护出口的制度要求,育成品种短期内不能输出国外,严重阻碍了新品种在合作国家的推广进程。
树立“以我为主”的意识,在农业科技合作中,变被动为主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未来农业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联合国内优势机构和一流团队,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全球发起“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打破合作项目零散、合作层次低的困局,在国际社会取得主动权,提升影响力。
制定国际化人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把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来抓;继续简化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流程,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华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注重高端国际人才培养,鼓励外语基础好的科技骨干到国际科技组织任职。
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是全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行业协会[6]。在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的框架下,成立专业分会,站在全球整体战略与行业共同发展背景的角度,思考合作架构,进一步完善长效合作机制,巩固和扩大合作成效。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7]。农业科研单位以先进科学技术和政府援外项目为依托,实施走出去,是一条可行的道路[8]。但从长远来看,走出去还需要政府更多的保驾护航和企业的深度参与,形成“科研院所+种植企业+营销企业”三方合作共赢的良性运转模式,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