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棠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需要重点实施的一项育人教育,把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同时,还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小学,传统文化的渗透被应用显著的学科是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不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了法律约束,还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大影响,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高尚道德品质是培养小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的一大利器。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中,学生可以接触更多、更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会得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升,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对社会上的一些陋习感到厌恶,对高尚的道德品质给予认同。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时,应该合理应用历史人物事迹和传统优秀美德,使小学生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德行天下,法治中国。近年来,中国人民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的培养和建设,而这些品质的培养,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在教师的教学中,从英雄人物事迹、历史典籍等方面表现出来。小学德育离不开传统文化,正确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培养小学生高贵品行的关键。另一方面,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有助于小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塑造其爱国、爱家的高尚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为自己的人生持续向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不仅要能够拥有一个明确的传统文化教学理念,更要有效地将其渗透到教学始终,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身的重要性,以此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显著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他们的思想建设,调动他们发扬优良传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空间里形成担当使命、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就很强大,如果教师能够在道德与法治的基础上讲授对应的伟人故事,那么传统文化的作用就会增长,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受益匪浅。如果教师不注重在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中贯彻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就不会过多地关注中国故事,导致知识储备量不够,难以成长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才,缺少精神涵养。
为了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顺利教学,教师要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大纲相结合,在多媒体、电子书籍、纸质图书、纪录片等多方面择取有实际意义的资料,借助多方技术,把最真实的故事展现给小学生,加大他们的文化储备。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时,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同学探讨,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为学好其他学科做铺垫。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搜索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传统文化资料,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创新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地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相互融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不屈的中国人”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教师开篇引导学生:“我们通过一个短小的纪录片来看一下我们的祖国在她的成长经历中都有哪些故事?”“看完这个短篇,同学们,你们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吗?”“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大家知道是多少吗?同学们,我们看一看,中国地图轮廓是一只雄鸡,但是,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地图的南边有两个特别的地方,大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样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要叫特别行政区呢?”接着,教师要让学生们互相讨论,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汇报,并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
小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合理的讲课情境,使小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吸引其注意力,让小学生注意课堂上的教学情境,牢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构架,思考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在小学生已有的认知范围内创造教学情境,把传统文化根植于小学生的心里。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内容丰富与形象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能够将传统文化的元素更好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讲解“诚信”这个主题词的时候,这一单元有三节内容,分别是“请你相信我”“诚信是金”“社会呼唤诚信”,教师可以在讲课前用儿歌“一分钱”导入,这首歌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人人都会唱的儿歌,可以引起小学生们的共鸣,引起他们对诚信的思考。接着,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场景:“如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某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但你偶然发现这些话是不真实的,有些人信誓旦旦地向你承诺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兑现诺言……当你遇到上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教师邀请学生来表演小剧场故事,通过模拟表演,表现出诚信的重要性和做人要诚信的关键内容。此外,教师可以创设课下活动,设置一个小小心里话或悄悄话信箱,让学生各抒己见,讲述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诚信小故事,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让他们找一找古今中外有那些诚信故事和典型人物事迹,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专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小学生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分享关于诚信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故事。
近年来,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也与教学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并且所产生的各种教学辅助软件设备等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重要的帮助,其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把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过程的一点一滴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自己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写下来或用画布表现出来,收集相关的文件资料、视频记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地展现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为他们的人格发展铺路架桥,同时也能够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和质量等提供重要的帮助,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元素渗透到教学的始终。
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节中,教师要用多媒体设计一个海峡两岸的动画,并收集台湾的相关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饮食文化、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渊源、文明发展等多个方面让小学生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感受“根脉相连”的自豪感和民族感,让学生们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任凭风吹雨打也不能将他与中国分割。在教学中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与肩负祖国统一复兴伟业的历史使命感。教师通过影片导入话题:“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宝岛台湾和视频中的一样吗?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台湾被称为‘宝岛’呢?”接着,教师在大屏幕上放置一张清晰的台湾地图,让学生们观察台湾的地形图,并提问:“台湾的外形像什么?相邻的海域是哪些?”等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展现出多媒体小结:“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好好学习,牢记国家的使命,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更加完整。”
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上会在教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打瞌睡,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好教学方法,只是单纯地读教材,没有丰富的活动,学生肯定不会再有兴趣听教师讲道德与法治。因为这门课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学生还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在对法律和道德相关知识知道甚少的情况下,肯定不会认真听讲,更不要说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了。所以,教师要在讲课的时候,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教学“各族人民手拉手”一节内容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族人民一家亲,让学生们分清楚“泼水节”“那达慕大会”等分别是傣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把课堂中的氛围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们在道德与法治这一课中,充分体会中华民族大家庭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化。课下,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把五年级的学生汇集在一起,把已经策划好的活动方案拿出来,给每个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民族,穿上不同民族的衣服,学习不同民族的语言,让他们体会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培养他们尊重各族文化、入乡随俗的优秀品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播放热情饱满的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祖国、热爱各个民族的氛围里,让他们以饱满丰富的民族自豪感唱出这首歌。教师要让小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体会到爱与被爱,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每个民族的人民,让爱永流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德育里,最重要的不是苦口婆心地直接灌输,而是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激情澎湃。讲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候,这一课程要求所有任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武装自己,在讲课时,把自己脑海里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让他们更加尊重中华文化,更加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天应该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任务,可以是收集名言警句、经典诗词歌赋,用自己零碎化的时间听父母讲授中国故事,也可以规定半个小时的时间观看“经典咏流传”这个电视节目,坚持每日诵读,勤学苦思。
丰富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小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一些思考。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课里,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家乡情与淳朴的民风,为了让小学生多一些对家乡的热爱,教师可在相对有限的课堂上给学生举例说明热爱家乡的典型事迹和课文,如《乡愁》《我爱这土地》等,让学生回到家后,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仔细品味文章中的“家乡爱”。在小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给他们说一下有关家乡的词文,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浓浓的乡音,乡土的芬芳以及游子对故乡根的追寻,饱含着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用诗人饱满的情感感染小学生,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品质。教师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渊源,并在上课时把自己家乡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风霜雨雪中经住了考验,源远流长,是应该代代相传下去的。课堂是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课堂,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这种与传承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课程中,教师要把道德品质与优秀典型故事贯穿起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法治国家建设与当代小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的优秀品格联系在一起,发扬小学生的优良品质,带动中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充满教育意义和教育元素。教师要充实自身知识素养和表达能力,把自身已有的知识在无形之中传给学生,在文明社会中培育新时代懂法懂德行的时代少年,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新一代的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