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
随着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压力和学习压力让小学生从小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就变得格外重要。学校作为学生接受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塑造道德品质的主要场所发挥着带领和引导作用。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并积极地利用现实疗法将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作用。
现实疗法首先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格拉斯,他认为人作为独立个体行为都有自主性和自觉性,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表明了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逐渐发展演变到20世纪80年代,现实疗法更加强调了要加强个体的责任感,促使个体接受自己的一切行为,并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都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个体行为去找到成就感并获得快乐和成功。现实疗法理念下也认为当前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本质在于由于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心理上选择逃避,这种不负责任的心态直接导致一系列的精神疾病和焦虑、抑郁情绪。通过现实疗法帮助个体找回自己,认清自己的责任义务重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担当正面问题,在不断试错、努力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心理疾病逐渐得到好转,帮助个体逐渐找回自我并建立起自信心和责任感。当前,现实疗法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并解决了一系列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消极情绪。如通过现实疗法干预解决初中生的手机依赖问题,现实疗法改善离异家庭中学生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实践证明现实疗法对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和明显效果。
现实疗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已有的较完善的心理疾病治疗理论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并结合当下社会个体的心理状况和个性需求提出的全新理论,更注重激发个体的潜能,发挥内心力量来支撑并强化其在社会中的存在感,对个体的责任感、认同感。现实疗法理论认为个体都是以欲望为驱使去发现、探索并了解世界的,每一次的选择都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和情况下得到的最优选择。可以看出,现实疗法强调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欲望去重塑自己,建立强大的内心与抗压能力,并学会利用当下的有利条件去探索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现实疗法与传统治疗心理疾病的疗法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强调个体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此激发他们的生活信心和积极态度。
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教师教学成绩好才是重点,这就造成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多数小学里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尤其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山村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低下,而且也不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和开展。而且,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平时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也比较注重学科考试成绩,狠抓教学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与开展,没有建立科学、系统、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遇到有心理问题或者学习不积极、调皮捣蛋的学生时班主任也只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以及生活经验,基于“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其进行一味地批评、责骂。对有些心思细腻敏感的学生来说,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从小产生自卑、懈怠的心理问题,更加不愿意遵从班主任的教学和管理。这样不科学,没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工作让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峻,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由于当前大多数小学班主任都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并不能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教育过程。具体表现在:当学生学业上有困难或者心理存在一定问题时,班主任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给出引导,帮助其扭转错误的心理因素并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与生活中来,当时学生可能会对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予以认同、接受,并承诺以后会做出改变并积极努力地面对学习,消除心理不良因素。但是,学生有没有真正地体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目的和需求,并在此后作出行为上的改变?班主任并没有作出跟进和分析,大多数学生短期内可能心理上表示认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生活,但是时间一长,部分学生就将其抛之脑后,有的甚至变本加厉。所以,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系统、完整的心理引导教育过程,没有积极主动地长期跟进并了解学生行为上的改变和心理状况,导致实际教育工作并不理想甚至在做无用功。
基于现实疗法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内部力量,也就是思维、认知、心理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和外部因素之后刺激人体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因此,个体的行为表现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健康的心理和一定目的做出的反应,外部环境和其他人反馈信息最终要经过人的大脑去分析、提炼、总结,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最后反馈成个体的行为,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个体行为。
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做出的一系列行为也是基于这样的特点,他们是否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取决于是否对自己有利,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需求以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采用批评、责骂、指责等消极的、不好的语气会被学生的思维认知所分析并反馈到自身行为,这种强制的、不好的外部控制会造成学生和班主任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产生抗拒、抵触心理。因为学生会通过对教师表情、语气、语调的分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产生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使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得其反。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教师反馈给自己的这种消极不良情绪从而与班主任产生距离感,自然而然地会想要从心理和身体上疏远班主任,并产生极强的不信任感,从而让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开展下去。相反的,如果班主任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是积极、乐观、正面的态度,人都是希望被赞扬和鼓励的,小学生在这个思维和心理养成的特殊时期更是如此。班主任用柔和、温暖的语言以及真情实感的语调、表情、动作和小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对自身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会敞开心扉愿意和班主任沟通交流。在真诚的聊天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营造友爱、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更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性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塑造高尚的人格。
现实疗法应用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工作中要求,首先要建立平等、尊重的沟通交流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沟通氛围中让学生敞开心扉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意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良苦用心、言传身教,这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更加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现实疗法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性需求,了解造成这种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掐灭学生的不良因素才能治标治本,让学生长期受益。具体来说,了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本质所在,就必须要通过和学生的同伴、家长多方进行沟通交流,了解造成这种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导火索,还要了解学生这样做的本意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科学地引导学生做出行为上的改变,帮助他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加强心理疏导和引导让学生自主积极地从本质上做出改变,才能更加有效地杜绝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问题的再次发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做作业,对待学习的懈怠、消极情绪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他们对学习这样抵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教师要冷静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这一行为以及造成这种心理趋向的根源。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正视缺点,如“你这样的行为以及面对学习的态度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或者可以提问学生:“你将来想要做的事情以及理想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应该怎么做?然后再结合实际例子,向学生传达只有积极努力地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满足自己的需求,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再如,班级内有的同学有自卑情绪,回答问题小声胆怯,教师首先将其单独带到一个轻松、安静的环境下和其进行真诚的聊天,了解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在交流的时候要以“朋友”的视角进行真诚客观地沟通分析,不能以老师的角度主观地评判学生的对错。要本着尊重、平等的角度鼓励学生一步一步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学会主动地进行改变。只有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意识到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做出改变才能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大大提升,教师强制性地批评、指责只能让学生短期内有所好转,但是长期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还会引发出其他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班主任本着启发、诱导的原则进行真诚地沟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核心。
现实疗法的本质就是存在主义,要让个体清楚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理性、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价值,找回自我并承担起个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小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价值和特长都是通过外部行为来凸显的,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理性、客观的认识,逐步塑造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形态和道德品质,找准定位,就必须要通过学生感兴趣并且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小游戏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自己,并清晰地了解自我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对方对自我的评价认识。首先通过简单的猜拳来决定输赢,输的同学将从箱子中随机挑选一张纸条,并将纸条上的物品、词语、成语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在黑板上,赢的同学根据画的内容猜出其对应的成语或者物品,猜对的一组同学可以每人加两分,猜错的同学要在一张白纸上将自己对自我的评价认识简单地用几句话形容一下。可以是自己的优点特长也可以是不足,然后将“自我认识”的纸条统一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将盒子里面的“自我认识”一一打开来,读出来让全班学生猜一猜形容的是哪一位同学。然后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这位同学,你对他的认识是怎样的?接着让纸条上的同学站起来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看看班级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认识以及自己对自我的认识有什么相同点和区别。在“你画我猜”和“自我认识”这样的小游戏过程中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了解与自我认知,通过多方的评价客观理性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方便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提高自我选择的正确性。
现实疗法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意义。应用现实疗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引导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个性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得出更具有可行性的应用策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班主任本着启发诱导的原则和风细雨般地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感受积极健康心理对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步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抗压抗挫折能力,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与自我认同感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