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故乡深情
——《月是故乡明》教学实录与述评

2022-11-20 12:10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罗才军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季羡林月色月亮

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罗才军

一、教学过程

(一)山水有明月

1.读见,眼中月

①读词语,想象月景。

师:课前布置了预习。现在考考大家,谁来读?(出示词语)

一轮明月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诗兴萌动晶莹澄澈 一轮当空 月光闪耀 上下空蒙一碧数顷 荷塘月色

(师指名读)

师:你读得那么好,有什么秘诀?

生:读的时候要在脑海中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

师:读出词语的画面和温度。一起来读。(生齐读词语)

②读句子,尽览月色。

师:这两组词其实是文中两处月色,发现了吗?

生:第一组是家乡的月色,第二组是北京朗润园的。

师:回到这两处月色中去。(师出示相应语段,生齐读)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师:这两处正是我真真切切用眼睛看到的月亮。(师板书:眼中月)

2.发现,诗中月

师:课文还引用了许许多多的诗词来展现不同的月色,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诗词中的月亮。

生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2:山高月小、三潭印月。

生3:月是故乡明。

师:一起来领略这些流传千古的月亮——(生齐读,师板书:诗中月)

3.浸润,景中月

师:除了眼中月、诗中月,作者还写到他曾经领略过的其他奇丽无比的月亮,这些月亮在哪里?

生: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师:这些月亮都镶嵌在非常美丽的景色中。如果说前面领略的是眼中月、诗中月,那这里的月亮可以说是——

生:景中月。(师板书:景中月)

师:看着这满屏的月亮,你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觉到处都是美丽的月色。

生2:我感觉这些月亮都要把我淹没了。

师:这正是“山水有明月,天地满清辉”啊。(师板书:山水有明月)

(二)他乡月更明

1.梳理,他乡月

师:这些月亮中有家乡的月亮,也有他乡的月亮,你能梳理出来吗?

生:除了“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是家乡的月亮,其他都是他乡的月亮。

2.品味,他乡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他乡的月亮。先看“诗中月”。第一句“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写的是杜甫经历安史之乱,远离故乡,颠沛流离,于是在月亮底下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故有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出示,生齐读)

师: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月亮,你会用什么词?

生1:孤独、凄凉。

生2:清冷、悲伤。

师:来看看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月亮: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师出示,生齐读)

师:这都是苏轼在长江赤壁写下的月亮。想到长江,再读到这样的诗句,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月色?

生1:宏伟壮丽。

生2:气势磅礴。

师:当然,诗中月还有这样的:月光映潭,分塔为三。(师出示,生齐读)

师:这是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的月亮。西湖里有三座石塔,塔是中空的,肚子上有孔。中秋节月亮升起的时候,如果在塔里面点上灯火,圆形的塔孔和灯火会将月亮印入湖中。据考证,“三潭印月”的三个石塔能印出33个月亮呢。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月色——

生1:叹为观止。

生2:不可思议。

师:诗中月,月月有神妙。在杜甫笔下是孤独、凄凉、清冷,在苏轼笔下则宏伟壮丽、气势磅礴,在西湖第一胜境则令人叹为观止。再来看看作者描绘的另外的他乡的月亮(生自由读语段),你能用语段中的一些词来说说这些他乡的月亮吗?

生1:风光旖旎、美妙绝伦。

生2:赏月胜地、奇景。

3.回首,故乡月

师:客观地说,这些他乡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相比,哪里的月亮更美?

生:他乡的月亮更美。

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你仔细读读这些文字,看看作者在写到这些他乡月的美丽与神奇的时候,是不是真的那么心甘情愿。

生1:我从“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这句话中的“应该说”感到他不是那么情愿承认他乡的月亮更美。

生2:我从“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中的“真不能不说”感受到作者也不是那么心甘情愿。

师: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心不甘情不愿呢?

生:可能在作者心里,家乡的月亮才是更美、更明亮的。(师出示以下内容,生齐读)

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师:通过哪些字眼能感受到他对故乡月亮的那种真切的怀念?

生1:立刻就会想到、无论如何比不上。

生2:不管多远、立刻就、永远忘不掉。

师:谁来读读?读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感情非同一般。(师指名读)

(三)月是故乡明

1.读解,故乡事

师:尽管世界各地、时空万里都有许许多多的景物衬托得月色美妙绝伦,但“我”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

生(齐):“仍然是故乡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师板书:月是故乡明)

师:这小月亮到底有什么神奇玄妙,让“我”念念不忘?快速读读课文中描写故乡的段落,边读边做些批注,待会儿一起来交流。

生:作者说月是故乡明,是因为很怀念在月亮下的童年。像课文这里写的: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师:概括来说,有哪些童年乐事?

生(齐):躺在地上数星星、点篝火、摇知了。

师:故乡的月亮,没有巍峨雄奇的高山作衬托,也没有碧波万顷的大海、风光旖旎的湖水作衬托,但却有什么在衬托着呢?

生1:童年乐事。

生2:美好的回忆。

生3:家乡的记忆。

师:没错。是他的童年乐事、家乡记忆在衬托、注解着故乡的月亮,所以作者说月是故乡明,其实是在——

生1:怀念童年的快乐时光,怀念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生2:怀念故乡带给他的一切美好回忆。

2.思辨,故乡情

师:我们发现,作者判断哪里的月亮更美、更明亮,不是用眼睛,也不是凭是否有美丽的景物作衬托,那他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

生1:他是用心来辨别的。

生2:他是用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乡的一切无法忘怀的那颗心来决定的。

师:所以,最美的月亮在哪里?

生:在心中。(师板书:心中月)

师:你们真的走到了季羡林先生的心里。《月是故乡明》原文就曾这样说——(师出示以下内容,生自由读)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3.畅叙,故乡月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思乡的体验吗?我估计很多人都没离开过家乡,但是我们会有旅行,会有短期离开家、到亲戚朋友家去的时候。那时,你可能也会怀念,比如怀念——

生1:家里的饭菜。

生2:家里的宠物。

生3:怀念家人和朋友。

师:现在请大家尝试回忆离家时的感受,共同见证我们的“月是故乡明”。(生自由写话)

(师出示两个学生的写话)

师:相看两不厌,唯有阳台月。两位同学都是把家乡的桥与月,和离乡所见的桥与月进行了对比,一下就鲜明起来了。

4.延拓,月是故乡明

师:不只是你们,也不只是季羡林,在中国,许许多多的人都对月亮有过吟咏。比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所以在中国人的心里,月亮从来就不只是月亮,月亮还是什么?

生1:月亮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生2:月亮是永远剪不断的乡愁。

二、自我述评

《月是故乡明》是笔者在散文教学上对自己的一次迭代和确证,也是笔者对季羡林先生这样温情素朴、真切感人的散文写作及其审美趣味、文化意味的一次追寻。早些年笔者上过季羡林先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也感受到其文字的真粹与筋道,领略到字里行间流淌着的脉脉温情。《月是故乡明》不仅延续了这样的文字风格,而且带给我们更多纯正深广的趣味。这是因为,“月是故乡明”这样的文学母题,无论在古今中外的文学里,还是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不新鲜,几乎可以说是人类永远的精神母题。尤其是对于永存家族观念、倡导叶落归根的中国人来说,故乡从来都不只是一处居所,月亮也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天体。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纵横捭阖,以诗中月突破时间之维,以景中月突破空间之维,形成了宏大的叙事背景,又将这些美妙绝伦的月亮与家乡小苇塘上面的小月亮进行对比,毫不掩饰甚至生怕造成误解一样地说说“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如此,构成了巨大的文本张力,展现出文学独有的性灵和审美意趣。在本文教学中,笔者着力引导学生重构文本,跨越三重境界,获得核心素养。

第一重,文本之境,感受语言文字里美丽的月亮。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古今中外有太多的人表达过思乡深情,在中国,又有浩如烟海的借明月表达思乡情致的诗文。季羡林先生的表达与其他人有何不同?如何引导学生自然亲切且鲜明地领略到这个“不同”?这是读《月是故乡明》的应然追求,也是得窥文本奥妙的关键。所以,由题入文,由词及句,由句及段,由段及篇,扎扎实实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寻找那个月亮,发现作者写月,那是写的眼中之月、诗中之月、景中之月,在这之下,自然还有心中之月,先按下不表。如此寻月,正是在不经意间完成了文本核心信息“月亮”的定位和筛选;通过词句段的朗读和想象,也完成了对各种纷繁奇幻的月景的领略与欣赏。梳理出来的所有月景,不仅观照到文本核心的语言现象、重点词句,也以提领而顿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了梳理文本的一种方式,散文“形散神聚”,这样的梳理方式适合散文,如同攫住文脉,握住七寸,形成了对文本的重构。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重构,学生并不觉得困难,因为这些都是可以从文本中直接撷取的。它带给学生的,是阅读散文的全新路径,更是思维发展的逐渐锃亮。不知不觉中,学生完成了信息提取、分析归类、概括提炼、构建序列等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且始终贴着感性的文本和语言文字,全面呈现了文中月景,又以擅长的朗读想象、真切体验为依托,在文字里充分浸润月色之美,一气呵成却意味隽永。

第二重,思辨之境,感受文学体验里那美丽的月亮。

文本重构成“眼中月、诗中月、景中月”后,第一步就是要剥离出哪些是“他乡月”,哪些是“故乡月”。学生稍加分析,就能分离出来。然而一分离就能发现,作者写他乡月浩浩汤汤,写故乡月则寥寥数语。仅是如此,仍是隔靴搔痒。于是,充分领略他乡月的美丽神奇就成了重要的阅读体验过程。这既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文本创作逻辑的依循,也是将文本中他乡月与故乡月的文学张力转化为课堂节奏张力和学生思维张力的重要过程。于是,对每一个诗中之月都纵情品味,感受到月亮在心境与环境映射下的奇伟瑰丽;每一处景中之月都想象反哺、联系生活,体验到月亮在山水胜境衬托下的美妙绝伦。这样的浓墨重彩,将他乡月之奇丽美妙充分展现,使学生有了巨大的心理期待。课堂到这里,却轻盈一转,借助文本细读,聚焦“应该说、真不能不说”,撬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发现作者的心不甘情不愿,继而顺势急转直下,感受到尽管“他乡月更明”,但在“我”心里却“无论如何比不上、永远忘不掉”故乡之月。四两拨千斤地让学生明确季羡林先生比较哪里的月亮更明更美,并不是用眼睛,也不在意周围的景致,而主要是“心”的怦然而动。这就是文学体验里的月亮,明白这一点,对于五年级学生理解文学、感受艺术、体验审美,是元认知上的刷新,更是珍贵的文学体验上的顿悟。

与此同时,由“他乡月更明”蓦然回首,在发现“我”心里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月是故乡明”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理解的思维也实现了一次重构。他们发现作者描绘“月是故乡明”时,并非是一捅到底、直截了当的泛泛而谈,而是以美妙绝伦的他乡月来做凭借,衬托凸显出故乡月,是历经了回忆比较、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厚重领悟。这样跨越千山万水、阅读人世繁华之后从心里流淌的“月是故乡明”自然更加珍贵,也更加磅礴。而学生在这样的文本张力、课堂张力构建中,最终使思维也形成巨大张力,并历经分析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训练。如学生要经历他乡月、故乡月的剥离,发现它们之间的呼应和重构,感受作者叙述情感的转换、流泻和跌宕,形成文本的深度理解和审美的多重过滤,可以说分析性思维是一程接着一程的;再如学生要开展“他乡月更明”还是“月是故乡明”的思辨,体味文学的审美表达与科学的普适表达间的巨大反差,领悟明明毫无道理却又无一字一句不在情理之中的审美意趣等,批判性思维一阶超越一阶。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在充分读见故乡事、故乡物,领略故乡情,最终书写每一个“我”的“月是故乡明”中汩汩流淌。

第三重,审美之境,感受文化意象里那美丽的月亮。

至此,课堂走过“山水有明月”“他乡月更明”“月是故乡明”,暗合了课堂在审美鉴赏与表达上的追求,山水有明月是寻月之美,是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他乡月更明是赏月之美,是拥有鉴别美的情致;月是故乡明是辩月之美,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顿悟。由此使人恍然大悟,什么是美、什么是爱、深情凝望、寂静欢喜,真正意义上都不是以感官来体会的,而是用心来辨别的。

既然“月是故乡明”是一个人类尤其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母题,必定契合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情致和审美意趣。于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关键便落到了书写每个人心目中的“月是故乡明”。有了寻月的经历、赏月的体验、辩月的过程,尤其是对故乡事、故乡物的细读,关键词汇的品味,乃至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的浸润,这样的练笔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场景、对比、张力的运用,故乡符号的创新,真情质朴的语言,都丝丝入扣地拼接到学生的语言结构中,于是桥头落花、阳台望月、故乡美食、平湖秋月,都入情入心,真正是情动而辞发。

可以发现,整个课堂教师还着力引导学生充分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意象里。从课题的品读开始,眼中月、诗中月、景中月的浸润和重写,他乡月、故乡月的比较和品评,作者的“月是故乡明”和学生的“月是故乡明”的互动与观照,乃至最后其他吟咏月亮的诗句。整个课堂,学生全然笼罩在“故乡明月”这一文化意象氤氲的空气里,顿悟到所谓的月是故乡明,其实是情感的月、审美的月、性灵的月,是童年、是怀念、是思乡,更是永远无法忘却的乡恋。在这个过程中,播种在学生心里的故乡明月,已然与他们积累着的、阅读到的故乡明月重合起来,成为鲜明的文化符号。这样烙印下来的文化符号,是学生无论以后身处何地、居于何所,都将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故乡深情。

这样想来,《月是故乡明》教学的三重境界,是穿越了文字、文学和文化的三重境界,是历经了寻月的发现、赏月的鉴别和辩月的顿悟的三重境界,更是将语文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表达、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课堂上依托文本的语言文字、师生的情感参与和学生的真情表达,循着文本之境、思辨之境、审美之境真真切切地酿出来了。

猜你喜欢
季羡林月色月亮
月色
来而不往
黑暗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咪咪(节选)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独行皎洁月色里,寻你前世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