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华
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让京剧走进校园,走进音乐课堂。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激发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兴趣,是音乐教师的时代责任。
我曾经在音乐课上做过一项调查,熟悉京剧曲目的同学寥寥无几,购票到剧场欣赏或专门聆听过京剧的同学几乎为零。京剧文化在课堂上难以推行是一种普遍现状,究其原因,一是在现代快生活节奏快,受流水线产生音乐的影响,学生无法也不愿静下心来感受京剧的美,对京剧文化持有不置可否的态度。二是有些学生对京剧有兴趣,但是背景知识薄弱,不知道从何听起。学生对于京剧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有些学生虽听过生、旦、净、丑,但只停留在表面,分不清各个角色之间的差异,也不明白各种妆容、服饰背后的文化。极少数学生有京剧学习基础,上过京剧的社团课程,表示希望可以帮助身边的同学学习京剧。
视频、微课、动画进课堂,将原本枯燥的京剧知识简单化、趣味化,使文本学习更具条理性。
新授课《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是现代京剧。在导入部分,我播放《原神》中的戏曲片段《神女劈观》,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我出示图片引出“旦角”相关知识,借助微课小视频来介绍四大行当的相关知识;用课件中的图片连连看,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各类旦角年龄和服饰的差异,又引出我国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在本课的讲授中,微课小视频容量大,图片多,形式生动俏皮,很快引起学生共鸣。我借助学生熟悉的李玉刚版《新贵妃醉酒》,对比欣赏梅兰芳的《贵妃醉酒》,插播电影《梅兰芳》中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梅兰芳为了民族大义,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气节,让学生感受他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小动画导入、微课讲述、视频链接等多媒体的运用,很多素材打破时空的局限,让学生走进历史,薪火相传。
京剧课堂无论是知识还是演唱,对学生来说难度都比较大。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我采用启发式教学,以阶梯式问题作有效铺垫,让他们的思维层层递进,螺旋上升。问题设计难易适中,照顾那些零基础、性格内向的学生,避免挫败感,防止对京剧学习失去信心。一环一环的铺垫,启发学生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讲解初一音乐教材中《夜深沉》这首作品时,我首先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这首作品是西洋管弦乐器演奏的吗?”“中国民族乐队有哪几个乐器组?”学生很容易说出四个乐器组。教师接着提问:“戏曲的文场和武场有哪些乐器呢?”这个问题难度太大,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有小问题作为阶梯,进行引导,将难度分解。如以京胡为主奏乐器称为文场。“文场的三大件是哪几个?”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京胡、京二胡、月琴。“京胡和二胡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不太清楚。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欣赏音乐,多用选择性提问,降低难度。如:“二胡的音区和京胡的音区哪个高?”学生很容易说出京胡的音区高。教师最后再问:“这首作品主奏乐器是什么?”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经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很容易回答是京胡与乐队演奏。难度大的问题一步一步得到解决,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不知不觉扩大了音乐知识面,提高了音乐修养。
虽然京剧的内容丰富,但在以前的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授课方式单一,气氛比较沉闷。过于老套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上课容易走神,对课堂上教学内容不屑一顾。我打破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小组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设计小游戏,鼓励学生参与,在课堂上打破常规,增加互动环节。课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合作探索和展示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学生树立起学习京剧的信心。
课堂上,教师邀请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非遗脸谱代表性传承人录制视频讲解,传授脸谱绘制技法,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教师事先准备好了道具、颜料和脸谱模型,讲解后,同学们便开始动手制作脸谱。教师将学生制作完的脸谱,编上号码,投影到屏幕上。脸谱融入当下流行的“盲盒”潮文化元素,学生结合课前准备好的京剧互动知识,进行小组PK。学生互相欣赏脸谱作品的同时,翻转数字脸谱,拆开“盲盒”,小组合作,回答问题,拼积分,拿奖品。每个脸谱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戏曲人物,一出精彩的故事,每次的转动都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惊喜。教师将京剧相关知识巧妙地穿插其中,如京剧的伴奏乐器、“四功五法”、京剧的起源、京剧的经典代表作品、代表人物等,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再让学生演唱京歌《唱脸谱》就水到渠成,这首歌曲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演唱风格融为一体,韵味十足。
欣赏传统京剧的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多接触相关的影视作品。京剧能够历经时间磨砺而不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学生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