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军,徐菲,王慧,刘洪澍
(1. 齐齐哈尔大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6;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3.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2006 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普通高校应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选修课体系中;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阐明了艺术类课程在高校公共选修课中的重要地位;2018 年,教育部颁布《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建设》,其中建设原则强调要立足传统特色来传承文化艺术,进而建立项目品牌;课程建设提出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指出要努力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传承发展体系,共促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的蓬勃发展[1]。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适合以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走进大学生视野,实现美育普及目的。目前,部分综合高校及艺术院校已开设相关传统工艺课程,并尝试推广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但由于缺少对公共选修课生源情况及课程特征的了解,教学成效并不理想,暴露了很多问题[2-3]。同时,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一直是普通高等教育中较薄弱的环节,应得以重视。
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公共选修课是集鉴赏、体验、实践、传承、弘扬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艺术课程的综合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审美品味、感知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4]。这门课对学生内心情感与和谐人格的发展,以及知识结构完善与生活情趣培养有着现实意义。美育教育拥有“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力量。
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为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是一种将植物染料作用于纺织品的天然染色方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历史悠久,曾被国外称之为“中国术”[5]。植物染料一般包括自然界中植物的根、茎、叶、皮等,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栗子壳、洋葱皮等,教学材料丰富并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在技能教育模式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主导,以创造创新为手段,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创造能力。
将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纳入公共选修课,要突出解决三大关键性问题。首先,解决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问题;其次,针对染色技艺实践课程的特点,如何建设特色教师团队,提升师资水平,也是一大关键问题;最后,在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公共选修课中如何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真正实现素质美育。
(1)全国高校校级公共选修课具有学生人数多、课时总数少、课时分配散等特点,公共选修教学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课堂授课中,缺少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实践参与度低,课堂氛围沉闷等,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课程手工技艺、实践为主的内容特色决定了课程将以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形式为主,教学过程既有师徒手艺的信息交流,又有师生双边的情感交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
(2)高校公共选修课师资配备存在缺口,教师队伍分散,缺少具有特色的教师团队;教师研究方向与授课内容不符,不能把课程内容的本质与精髓生动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认可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教师团队的组建,可增进团队的协作与整合,有效提升师资力量、提高团队效率、确保教育质量,这一举措对于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都很重要。
(3)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多以理论授课为主,缺少实践环节,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公共选修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博学精神、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的人。但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边缘化和功利化,关键原因是缺少实践性和创新性。本课程积极鼓励学生重视动手、自主创新,符合科学实践发展观。
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染色的化学知识融于传统染色技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教学中,并以此为载体,通过全校公共选修课平台,以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以实现良好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模式,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集鉴赏、体验、想象、创新和实践于一体的生态培育系统。这一系统包括社会、教师、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完整闭环的生态培养体系[6]。
教学团队教师融合多学科涉猎多领域,以中华传统染色技艺为课程内容,以公共选修课为教学平台。团队成员主要由工科、文科及艺术等专业领域的教师组成,课组人数3~5 名,不同学科教师负责不同讲授内容,在自身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以座谈的形式进行知识输出。文科领域教师(1~2 名)结合当前时尚生活讲授传统服饰文化以及服饰色彩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以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工科领域教师(1 名)通过科学的方法从自然植物或中药材中萃取植物色素,讲解植物染色的化学原理;根据原理推出染色技艺的多种可能性和预期效果等。艺术领域教师(1~2 名)指导学生通过使用身边废弃衣物进行染色改造及草木染艺术创作,将传统服饰染色的化学知识融于传统染色技艺的传承之中,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升华。
2.3.1 体验性教学
体验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历中华传统染色技艺的操作过程,使学生获得感官认知和情感共鸣,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的理解,逐步领悟中华传统染色技艺的博大精深,感受其“揭日月而行千载”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中华传统染色技艺公共选修课首先以体验课的形式进行引导,注重科学探究,如植物染色卡体验教学和植物染围巾体验教学。
植物染色卡体验教学。操作步骤:①将色卡面料用温水浸泡30 分钟,待用;②分别进行直接染、前媒染、同媒染以及后媒染工艺;③将色卡面料放入植物染液中,加热并不停搅拌,一般在媒染剂中浸染15 分钟,在植物染液中浸染30 分钟;④水洗后阴干;⑤制作色卡样本;⑥使用测色配色仪对色卡进行测色,记录颜色特征值;⑦色卡价值评估。
植物染围巾体验教学。操作步骤:①准备坯布围巾1 条和植物染液;②将围巾用温水浸泡30 分钟,根据预先设想捆扎成不同形状布团;③加热到60 ℃后投入围巾,并不断翻动,浸染30 分钟;④取出围巾,用清水冲洗,解开布团,再次用清水冲洗,直到无色素溢出;⑤拧干后阴干。
2.3.2 工艺性教学
工艺性教学使学生切实体会中华文化中繁复手工技艺和传统工匠精神。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基础染色工艺主要分为直接染、媒染法、复染法、还原法、套染法、混染法等,并受染料来源条件和染色操作条件两大条件影响。染料来源条件包括分布区域、栽培土壤、气候变化、采伐季节等;染色操作条件包括染液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媒染剂种类及媒染工艺、媒染剂质量浓度、pH 值、染色次数等[7]。由于染材来源条件属于外界条件,可控性不强,公共选修课只探讨染色操作条件。染色操作条件对不同织物色光均有影响,并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决定着色彩色谱范围和艺术创作特色。
(1)苏木染液质量浓度:明代《多能鄙事》(刘基)中记载的“染小红色”,明确提出“苏木头汁”“第二汁”等,说明古人已鉴明染液质量浓度对色谱范围具有一定影响,一般质量浓度高,则所染的颜色越深;
(2)媒染剂种类及媒染工艺: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苏木,人用染绛色”,清抄本《布经》中记载“青莲,浅月白脚地,苏木八斤,青凡五斤”等,说明媒染剂不同显色效果和色谱范围亦不同,对媒染剂种类及媒染工艺影响较大;
(3)媒染剂质量浓度:清抄本《布经》中记载“虾子色,鱼肚白脚地,苏木九斤,白凡六斤;燕尾青,宝石蓝脚地,苏木九斤,白凡五斤”,说明不同质量浓度可以调节色光变化,以实现对不同颜色的需求;
(4)pH 值:清抄本《布经》中记载“玫瑰紫,苏木三十斤,白凡四斤,稻柴灰水”,pH 值可以改变一些染材的色光变化,对织物色光的呈现有一定影响;
(5)染色时间:对色光的明代《多能鄙事》中记载“小红色,‘入黄绢浸半时许’‘浸片时扭起’‘浸半时许’”,说明染色时间对所染织物的色光有影响,最佳染色时间能够使色光稳定;
(6)染色温度:明代《多能鄙事》:“小红色,‘以沸汤一碗化开解余矾’、‘将头汁温热’”。在古代,染色温度极其重要,它决定色相的变化、明度的深浅、色牢度的级别;
(7)染色次数:《尔雅·释器》记载:“一染縓,再染赬,三染纁”。说明古人很早就清楚可以通过增加染色次数来调节色光变化。“一染縓,再染赬,三染纁”指的就是染色次数的多少可以改变色相,但有些染材染色次数过多并无实际意义。
2.3.3 探索性教学
探索性教学主要鼓励学生针对课程主体内容“传统染色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植物染传统印花工艺主要分为凸版印花、绞缬、夹缬、腊缬、灰缬、镂空版直接印花、拓印花等,可在学生掌握基本的传统染色技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具有现代风格的新型艺术效果,如手绘和热转印技艺相结合、手绘和丝网印技术相结合等,突破植物染色的基本染色工艺及技法,实现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复古与潮流的融合设计,丰富了植物染色面临的印花效果单一和具象图案缺失等现实问题。这是针对增强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方法的提升环节,也是完成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步培养的重要环节。
除了对“染色技法”即“染技”的探索,探索性教学还鼓励学生把视野拓展至对“染技”的上一环节“染材”,及染材特性、历史、文化的探索,以及对“染技”的下一环节“产品”,及产品需求、设计、创新的探索。
这种拓展既是对课程主体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染色技艺”的完善、补充和延展,又是真正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美育培养的有效举措。
中华优秀传统技艺公共选修课程传承发展体系是一个集教学、实践、体验及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各个课程环节相辅相成,课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摸索创造思路、建构创新意识、激发创业欲望;在实践环节中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技艺对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模式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