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燕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 山东 东营 257091)
现阶段,幼小衔接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发展面临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儿童的课堂积极性、师生和亲子互动不足等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能够在基于早期儿童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幼小衔接的概念定义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推动幼小衔接阶段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各项措施的展开和问题的改良。
1.1 幼小衔接概念定义分析。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通过做好一系列工作和创设合作条件等内容,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平稳度过从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过程。而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由幼儿园和小学分别进行入学准备和新生过度工作。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层次递进关系,同时两者还存在相互双向衔接的关系要素。幼儿园教育不仅需要帮助幼儿做好步入小学教育前的各项工作准备,帮助幼儿能够产生对于小学教育的向往、达到步入小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综合素养,以此来帮助幼儿能够更快、更高效的平稳适应过渡期。同时,小学在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和保教的基础之上,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性格习惯等要素,来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技巧和方法来帮助幼儿顺利的通过幼儿园向小学阶段的教学层次过度。
1.2 落实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的基本原则分析。首先,开展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必须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各项阅读教育的开展宗旨是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在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将教育活动和教育计划局限于在课堂中的阅读教学,老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现实生活来结合实际案例来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并且家长和老师必须要展开通力合作和掌握教育的时机、技巧。老师和家长分别在校园和家庭中,要动态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实时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捕捉生活中能够锻炼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机会和时机。例如,孩子在进行“我的学校”为主题的图画作品绘画时,老师和家长在一旁指导孩子使用不同绘画工具和采取绘画技巧的同时,带领孩子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的名字、用法等内容,以此来实现培养孩子绘画能力、语文能力的双重学习和教育。为了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的把握和发挥现实生活这一教学大课堂的作用和价值,需要老师和家长能够重视生活、关注生活以及培养自身观察能力和教育意识。
其次,开展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必须要基于孩子主动、身心快乐的基础上展开。幼儿阶段的孩子具备活泼好动、对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物品充满好奇和向往、并未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等特点。因此各项早期儿童阅读教育活动和任务必须是基于以幼儿的身心快乐、健康发展为主题,不能因为完成早期阅读计划和活动和牺牲孩子的快乐和意愿。必须要让早期儿童阅读教学计划能够顺从孩子的合理意愿、满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才能有效提高幼儿在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的配合度、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因此也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能够合理把握好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目标的基准线,阅读教学计划合理、且具备一定的提升难度,并同时采取鼓励的语言技巧和共同学习的方法,来让孩子们养成每天花时间进行不同类型书籍阅读的良好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1 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首先,许多家长和老师在早期儿童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错误的认为阅读是孩子知识和学习技能唯一的获取途径、成绩至上等错误思想,以至于导致早期儿童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设立繁重、高压的阅读任务和阅读习题,并要求儿童能够在各项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过程中获取相对应的教学知识和阅读技能,因此违背了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基于孩子主动和身心健康、基于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的两大原则,导致许多儿童无法在各项任务繁重、氛围沉闷、压力过大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知识提升的成就感,并逐渐在繁重的阅读计划安排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对于阅读的兴趣、失去对于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提升热情,最终导致自身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难以提升、幼儿有效衔接的阅读目标无法实现等教育目标的失败。而且,许多儿童喜欢通过对照图片、游戏互动、顺口溜和猜字谜等的方式来学习和认识文字。但是许多老师虽然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和阅读、识字技巧,但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计划安排和进度,因此会选择单一化的识字方法和枯燥的识字技巧,以至于学生难以在枯燥无味、单一化的识字技巧讲解和课堂氛围中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
2.2 师生、亲子互动不足和学生关注失衡。首先,由于不同儿童成长环境、家长教育水平、性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就导致部分儿童存在性格过于内向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问题,因此这部分儿童需要家长和老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陪伴和关注。但是由于部分家长忙于日常工作、或是远在外地等,因此无法在日常中静下心来陪着孩子阅读和互动、或是直接缺席学校组织的各项亲子活动和班会活动。甚至存在部分家长片面的认为孩子的各项学习能力和早期阅读习惯责任,在步入学校就已交付给老师进行承担,因此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想法束缚了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成长和提升。其次,部分老师在开展早期儿童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和关注失衡等问题,以至于导致阅读计划和方法存在“吃不饱”、“吃不下”的矛盾。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儿童在学习能力、识字量的积累、阅读经历、阅读方法和技巧掌握能力等内容上存在差异性,而部分老师在开展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以至于让识字基础差和阅读能力不足的学生很难。完成各项阅读计划和识字任务。识字基础好和阅读经历丰富的孩子十分轻松的完成各项识字计划和阅读安排,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效果和锻炼意义。
3.1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针对部分老师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的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来实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激发识字兴趣:首先,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机械死板识字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对于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正常教学进度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阅读技巧之间的平衡,选择猜字谜、做游戏、插图识字、顺口溜等游戏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和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其次,早期儿童阅读教育各项计划和活动必须要基于孩子主动和身心健康、儿童实际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两大原则,确保开展的阅读教育活动和计划能够适合早期儿童学习能力、接收能力和适应能力,并确保教学设计和规划能够具备一定的难度和引导,以此来让孩子们能够提高识字和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愉悦程度。
3.2 加强师生与亲子互动频率。
3.2.1 加强早期儿童阅读中师生联系的方法包括如下:第一,每一位老师必须要做好自身在早期儿童阅读教育过程中引导者的角色,确保能够深入了解、动态掌握每一位儿童对于阅读计划以及识字内容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多样化的沟通技巧来加深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互动沟通,关注每一位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内心感受、行为习惯、阅读习惯。第二,老师对于儿童在早期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困难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多样化讲解技巧的探索,在帮助孩子解决和理解书本内容和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阅读技巧。第三,老师阅读教育活动必须要基于早期儿童阅读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不是简单的将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看做儿童学习任务来进行完成。要求老师能够合理的控制好阅读量和阅读种类。
3.2.2 加强亲子互动联系的技巧如下:第一,家长必须要明确培养孩子良好的识字习惯、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综合素养,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的各项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家长会等渠道,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儿童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和动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第二,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时间、或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童的课后阅读任务,让孩子自行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或是娱乐,以至于出现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过度、过度利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和游戏等问题。因此需要家长能够从教育的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向家长普及亲子互动的价值和意义、分享教育经验和推荐有关阅读书籍等方法,来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增强亲子互动联系。
3.3 选择合适的桥梁图画书来扩展阅读资源。仅靠学校教材书籍、老师在课堂上补充的阅读资源,是无法支撑起幼小衔接阶段早期儿童阅读各项教育活动和计划的开展、满足预期的阅读教育目标和儿童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技巧的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老师能够挑选合适的课外读物来扩展书本以外的阅读资源,以实现提高学生对于书籍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以及扩展知识层面和视野。首先,老师可以选择课程目标中所提到的儿歌、浅显的古诗词、寓言故事等读物。儿童阶段孩子对于韵律感强、节奏快、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及故事性强、叙事性和情节性的童话和寓言阅读材料充满兴趣,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挑选合适的寓言故事和儿歌来进行幼小衔接阶段的早期幼儿阅读教学。其次,可以选择主题丰富、图文搭配合适、系列性材料丰富的桥梁图画书来作为课外阅读书籍。选择该类型书籍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时需要注意图画书内容以及形式两大方面:第一,桥梁图画书选择必须要确保其主题的广泛性、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可接受性,以此来确保所挑选的桥梁图画书能够适合该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需求。第二,重视桥梁图画书形式内容。老师必须要自己浏览和阅读所选桥梁图画书的主要内容以及了解其书面语言质量,确保所选桥梁图画书的书面语言、符号习得、内容质量达到儿童阅读标准。老师在购买适合儿童早期阅读所需要的桥梁图画书籍之后,要与学生家长来共同创设支持幼小衔接早期儿童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以此来推动儿童实现从被动阅读、指导阅读向独立阅读和自主阅读方向发展和过渡。老师和家长在与孩子进行共同浏览和阅读桥梁图画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用多种方式来书写、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和想法,例如用拼音、汉字、符号、口头语言等方式来进行表达,以此来实现提高幼儿识字量、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等综合素质。
3.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展开有效评价。首先,由于不同儿童因家庭因素、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以至于出现不同学生在识字量、阅读能力等内容上的差异性。相关数据证明:有过亲子阅读经历、良好阅读习惯的儿童在识字量、认知能力、读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养上远高于没有经过亲子阅读的儿童。为了防止出现因遗传和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家庭等因素造成的识字量、认知能力等综合素质不足的学生,在开展幼小衔接阶段的早期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吃不下”、厌学和抵触等不良情绪问题,需要老师能够采取教学内容、作业、教学计划的分层,以此来保证早期幼儿阅读教学任务和作业能够具备阶梯性、适用于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提升需求。并确保教育计划和作业分层的范围能够适用于不同阶段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幼小衔接阶段的早期儿童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儿童能够提高自身识字量、阅读水平和掌握阅读技巧,同时还需要同能够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能够有感情流利的用普通话进行朗读课文等目标。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识字量综合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老师在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考察和评价时,要求老师能够以积极鼓励、同时评价内容具体有效,能够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方针。例如在评价学生普通话和朗读声音时,可以将“某某同学,你朗读的真好,普通话说的也很流利”变换为“某某同学,这段话你朗读的非常流畅,如声音再大一点,感情会更加丰富和更显张力”、“虽然这段话中你念错了几个字,但是你声音洪亮且非常自信,我希望你能够再读一遍”等,通过将评价内容以积极鼓励的语言加上改进方向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朗读的信心和热爱、明确自身优势和改进方向的目标。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识字热情、加强师生与亲子互动频率、选择合适的桥梁图画来扩展读书资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展开有效评价等措施,是本文探索推动幼小衔接阶段早期儿童阅读教学开展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