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2022-11-20 00:52
读与写 2022年24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程

黄 克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 湖南 娄底 417000)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对于信息技术专业教育而言,要求愈发严格,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故而,适当的更新与技术引入是必要的,而微课则是当下最适合的教学选择。微课可以将任课教师代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效率,也便于学生课后通过移动客户端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加强。移动时代已经来临,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逐渐深入到了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理所当然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更加适应有趣新颖或“碎片式”的知识输入;而微课的存在,便正好适应了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吸收方式与喜好。

1.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个体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高中是属于一个“集合性”校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所来自的家庭、学习环境不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设施、师资水平都存在差异,自身对于电脑知识也不同。加之各个初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也是一个现实性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水平差异。即有的浅尝辄止、有的相对熟练、有的一窍不通。

1.2 对于课程的定位标准不同。首先,信息技术是一门扩展性课程,本身在高考中有没有分值,这让校方、家长、老师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没有任何价值的偏差思想。在每周寥寥无几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是复习其他学科,就是在做其他与信息技术学科无关的事情,并没有将这门课程重视起来。而信息技术课程上课的方式几乎都是理论和实践分开的,在进行理论课程讲解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吸收,甚至不感兴趣,诸多实践性的知识点无法靠听来理解。所以在实践课中,由于理论知识断层或者已经忘记,手动实操的时候学生就会不知所措。而老师本身分身乏术,无法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课程中,将每一位学生都指导到位,就会产生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老师的教学难度也愈来愈大。

1.3 老师对于课堂纪律把控不足。由于学生个体之间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等原因。且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不同于其他主学科,学生没有学习自觉性,老师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维护课堂纪律,否则学生上课期间会变得一盘散沙,实践操作的时候就更加慌乱。此外,对于部分不会操作的学生,内心不安又无计可施,课堂上交头接耳,甚至跑来跑去,失去了上课的意义。如此下去,难以实现教育教学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预期目标。

2.微课技术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2.1 容量小,并且支持各种媒体格式。一般而言,微课的课堂教学视频与其所附带的辅教资源共不超过几十MB,并且可以容纳多种格式进行播放。在网络流畅度、强度等因素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学课的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微课观看要学知识的课堂教学视频、课件以及相关教辅资料。学生亦可通过手机移动端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观看。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压力便得到一定减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有效提高。

2.2 教学视频时间短,成效显著。通常而言,微课的课堂教学视频一般为5至10分钟,类似于短幅视频。而大部分高中生的课堂关注力与集中度是有限的,可能一节四十分钟的可只能听进去二十多分钟的内容。所以微课的课堂教学视频时间是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科学性的。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通过微课的课堂教学视频可以有效从中获取所学知识,且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记忆与理解。

2.3 微课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传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大多依托书本与教师,空间也多限制于教师课堂,如此一来,便可能导致教师的知识输出与学生的知识输入之间的速率效率的不对等,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率低下。其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知识大多较为晦涩难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微课技术的引入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视频等形式进行的知识传授比传统教师授课更具有趣味性。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大,如此便会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能力与程度产生差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进度与效率便会更高;接受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学习进度与效率便会低一些,这样就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不平衡。微课上的课堂教学视频每个视频只会讲解一到两个知识点,适用性较强,有利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对所学内容的微课视频进行选择性观阅与学习。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微课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还有待普及。尽管微课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效率,但其普及度还有待提高。以城市学校为例,在发达城市学校中,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相关教师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相对较高,有利于对微课教学的引入与实施。而更多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城市的学校,硬件设施较为简陋,课程教学系统落后,相关任课老师的操作水平也较为欠缺。故而,微课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普及还有待提高。

3.2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难成体系。一套相对成熟的微课课堂教学视频的制作并不是一两个老师可以完成的,其构建需要大量人员投入与时间投入,其工作量是巨大的。而这些投入对于现阶段我国高中课程教学的安排与特点而言,是较为困难与不实际的。所以,工作量的影响也是阻碍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因素。

3.3 移动端的适用性不高。对于大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一部或一台较好电子设备的价格并不便宜,所以想实现人手一部移动手机或电脑设备是不太现实的。其次,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的教学任务重、空闲时间段、制度管理严,这对于学生利用移动端设备进行微课课程内容的学习是不太有利的。

4.微课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

4.1 确立课堂教学重点,合理把控时间。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首先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认知水平都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所以对于理论性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基础。在高中开展以微课为手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在准备教案时,要确立上课的重点部分以及课堂目标,要避免重点内容讲授模糊,结合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来进行视频编辑录制,确保每节微课都有主要知识点以及针对性,保证微课教学形式能够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同时要把握好微课视频教学的时间长短,微课的目的在于照顾不同差异化的学生,所以其形式必须灵活精巧,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之内。这一要求也是基于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自身成长因素研究得出。如果微课视频教学内容主题不清,内容偏差大,时间过长,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关键因素,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的发展提升。

4.2 科学合理定位微课教学资源。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微课一般是以PPT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PPT的构思、设计与制作都需要由相关授课教师于课前进行准备,这便要求教师要有提前准备,同时也是授课教师对所教知识的运用度与理解度的检验。

在微课实际展开教学活动中,微课资源本身存在多种类型,比如动画、录制性的视频等,那么如何实现微课资源的合理定位以便其发挥出更好的教学价值,是当下信息技术老师面临的一大难点。针对人的思维以及理论知识吸收来看,学生对于信息方面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若理论知识太过于深奥难懂,要想保证学生顺利理解和吸收理论部分,可以考虑使用理论、教学幻灯片交替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微课的备课准备;对于具有实操性的理论知识内容,老师可以考虑使用视频录制的方式来进行微课讲解,比如针对网页小特效的实现,这一教学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代码,老师就可以提前录制好编写代码以及实现特效全过程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全面讲解后,再将视频上传到微课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实践。信息技术本身就属于科学性的实操学科,还有一些内容注重的是学习其演化过程,针对这部分可以考虑使用小动画的形式逐步讲解展现,在层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知识内容。

4.3 设计分层微课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微课的主要应用群体与受众,微课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含量巨大的“资源库”;这也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运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对微课课堂教学视频的提前观看,学生可以达到提前预习的效果,同时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尽管没有充分掌握好相关知识,也可以在课后自发的通过微课进行查漏补缺。

在实施微课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微课信息技术教学的习惯性,逐渐在思维中理清其学习的过程,确立微课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便于形成微课课堂高效学习以及课后灵活自主学习的使用。在计划展开微课教学之前,老师需要将学校的资源配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布等特点进行分层微课设计,以确保微课教学的合理化。在课堂现场教学中,老师需要将微课视频展示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点评,提出不足和问题,对于难点部分,老师要深挖讲解和引导,同时针对微课实现课后有效练习,无比要做到知识层层推进,不可中断,也不可跳跃式讲学。在结束课堂教学后,老师要及时的将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难以消化的点,将微课视频进一步的完善最后上传到网课平台,学生根据其进行自主学习,也要建立课后沟通群,比如利用QQ、微信等通讯工具建立,遇到问题方便及时向老师救助,在自主学习巩固的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分层的微课视频内容得到提升,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保障,同时也为顺应新课改下的教学全面发展落实以及实现学生自主性、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培养奠定基础。

4.4 微课设计具体分类表现点。首先是理论微课设计,理论微课设计主要表现形式为讲解,内容包含软件使用远离、程序设计的思路构成、信息以及其加工方式,大部分微课讲解搭配实例加深血神理解,并通过思维导图、图片、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主要为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从原理、知识的认识。比如在网络安全课节中,老师可通过当下网络黑客攻击某机构某企业造成严重机密泄露以及经济损失等案例,说明信息机技术本身的隐患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生活实例阐述何为“信息”以及何为“信息载体”。

其次是实践性微课设计,主要分为办公软件及部分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方式、简单的编程语言设计,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在软件使用方式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分为边操作边讲解,比如表格数据处理,先确定实现什么效果,再通过微课演示实现步骤;还有另外一种,先通过微课展示效果图,再对其分析形成过程,老师进行分析操作演示。

在编程语言设计部分教学内容中的微课,要么是先讲解语言的设计、概念、使用原则,学生先了解语言设计程序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实践;要么就是先通过伪代码完成编写思路、再将伪代码转换为真实代码运行,进行运行出错修改,最后进行编程过程总结,对于难点知识比如“循环嵌套”等要着重拆分讲解。

结语

微课引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对授课教师做出了相关要求和能力的提升。通过微课堂教学视频,以新颖的形式将书本上的内容输出给学生,既省时又高效。同时,还具有很高的适用性,适用于各层次、各程度的学生进行学习,有效的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在运用微课授课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多,双方在彼此交流间得到了对应的提升。然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道路依旧长远,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展与普及。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课程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