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培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山东 东营 257091)
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阅读一向都是重点板块,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理念,采取新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立足于新课程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用于初中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真正改变学生“要我学”的阅读状态,最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特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和研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语文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然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长久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经典文章的热爱,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1.1 阅读教学目标缺乏聚焦。若想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得到保障,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基于此,教师在规划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有必要深入思考“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好的目标”,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聚焦学生的需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一些教师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忽视建立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设立的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因此存在目标与学生认知不相符、阅读目标模糊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语文阅读效果。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全面,致使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相背离。
1.2 阅读教学设计缺乏深度。教学设计是达成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还应注重依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阅读任务,设计高效的阅读方案。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对语文教材、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全面、深刻,致使阅读教学设计不够科学、缺乏深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并未注重有效整合并运用相应的教学资源,无法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比较简单,难以发挥问题的引导价值,无法引领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学生的阅读深度不够,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教师设计的阅读方案缺乏层次性、逻辑性,难以带领学生围绕阅读目标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探究,制约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阅读教学手段单一化。语文核心素养下,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考高分的能力,也要掌握课程要求具备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及素养。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应当转变千篇一律的教法,立足于不同的阅读内容,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深入的解读,以实现层次化的阅读教学。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诉求,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采取程式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毫无疑问,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化最终导致初中学生失去兴趣,难以真正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4 阅读主题缺乏系统性。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围绕单元主题开展阅读活动,弥补以往单篇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足,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然而,受到应试教学理念、阅读时间的束缚,阅读教学还是以单篇为主,教师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经验传授给学生,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生字,背诵经典片段,忽视了阅读的系统性,不注重与课外阅读内容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致使初中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难以拓展自身的阅读视野,与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不相符。
1.5 阅读教学评价不合理。阅读教学评价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评价模式。一方面,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基于人才选拔的要求,考试评价应具备公平性,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更加公平的检测,但这种评价模式仅仅反映了短时间内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难以对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情况、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反映;另一方面,从评价主体上来说,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评价的价值不能够充分发挥,严重违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2.1 创新阅读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教师自身具备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影响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阅读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优化:一方面,加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一词,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之余,对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特点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开展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学情、具体的阅读内容,科学设计阅读教学方法,灵活选择阅读教学资源,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2.2 创新阅读教学目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阅读教学虽然受到重视,但是却比较死板和单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而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存在片面、重复等现象。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对阅读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和创新。
首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从“学生知识与素养培养”的角度进行设计,确保阅读目标能够与阅读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促使学生在清晰目标的指导下,实现高效地阅读;其次,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时,还应尊重新课改下的“生本理念”,将课堂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同时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情况,精心制定最贴近学生认知发展区的阅读目标,以免设计的阅读目标出现过高、过低等现象;最后,教师在设计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还要依据语文学科特性,充分考虑其工具性、人文性特点,设立更具指向性的阅读目标,确保学生在明确阅读目标的指引下开展阅读学习。
例如,在《七颗钻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初步阅读文本,掌握基本生字词,在阅读的同时,逐步掌握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并在阅读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以及探究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联想能力的培养。开展深度阅读,感知童话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懂得关心他人、用爱心对待生活。这一阅读教学目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要求,可促使学生在阅读目标的指引下,完成文本的深层次阅读,最终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这一阅读目标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相契合,立足于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情况,在阅读想象的过程中,实现了文本的深层次阅读。
2.3 创新阅读内容,延伸阅读范围。在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提出了应坚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原则,使语文阅读的内容更具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通过有效且广泛的阅读,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方面,适度拓展、延伸文本内容。想要达成核心素养下的目标,教师在创新阅读内容时,要结合阅读的文本对其进行延伸。尤其是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选择的阅读文本,基本上都是名著中的节选或是经典的篇章,教师要以此为前提,适度拓展阅读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更具深度的阅读学习,逐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以《列夫·托尔斯泰》的阅读教学为例,在创新阅读内容这一方面,可对其展开深层次拓展,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引入,促使学生在阅读内容的拓展中,丰富自己的眼界,扩展自身知识面,循序渐进地提升了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挖掘文本内容的深度。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文本内容的深度,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文本形成更深入的理解。促使学生在深层次解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知,最终满足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对于阅读教学的优化,还需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坚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完成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2.4 创新阅读教学手段,灵活开展阅读。
2.4.1 情境阅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唤醒学生阅读欲望、使其自主参与阅读学习的动力来源。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兴趣并不高,对于阅读教学的优化,还应结合阅读内容、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从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使其在阅读情境中体验、理解和建构知识,增强阅读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以《登勃朗峰》的阅读教学为例,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事先制作一张图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并完成相关的表格。接着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文本,想象情境:马车车夫游刃有余地驾驶马车,在他的言语中充满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青年男女则坐在马车内,高声地谈笑;我们则在树下纳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路上我们的车队和游客都已经见识到了山峰的魅力景色。如此一来,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大幅度提升,点燃阅读热情,更加专注于阅读学习。
2.4.2 探究式阅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于阅读教学的优化,既要强调学生的知识素养,也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了达到这一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灵活设计具有探究价值、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读,逐步增强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将探究式学习引入《三顾茅庐》这篇文本的阅读教学中,立足于阅读内容,设计具有思考空间、探究价值的开放性问题:为什么刘备频频光顾诸葛亮的草庐?诸葛亮为什么三次才出来迎接刘备?从而使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实现更具深度的阅读,促进思维发散,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了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2.4.3 群文阅读。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师在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不能一味沿用传统的单篇阅读的方式,而要合理开展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以《济南的冬天》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创新阅读教学时,就结合文本的内容,选择具体的阅读议题,以作者为主线,将老舍的《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阅读文本进行了整合,促使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和分析中,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不同角度描写,最终实现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2.5 创新和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构建完善教学体系不容忽视的一步,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具体来说,教学评价指向既定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回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
基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面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时,必须要从考试成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兴趣等统一引进相应的评价标准中,从而增强阅读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具体性,真实反映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其次,以生为本展开评价。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将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纳入具体的教学评价中,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最后,以发展为导向理念,立足各个层次学生实情,采取针对性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教师还应灵活运用激励性的阅读评价语言,激趣励学,真正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一向都是最重要的板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阅读教学目标,丰富阅读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评价,以此增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发挥阅读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