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外师生互动中的育人作用研究*

2022-11-20 00:04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术性课外育人

姜 梅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市 100070

师生互动可简要地概括为师生间因教育教学关系而产生相互影响的社会交往活动。 师生互动是育人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互动形式,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1]如何有效地发挥和提升师生互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时期的关键问题,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高校中的师生互动不尽如人意,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很多都与师生互动不足有关。”[2]目前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以抽象认识论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为主,缺少对于具体情境中师生互动的探究,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进一步聚焦课外师生互动,结合课外师生互动的意义,就如何加强高校课外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展开育人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 师生互动的内涵、类型与意义

(1)师生互动的内涵

师生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3]。 这种交互作用既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正式的课外活动中;其内容复杂多样,形式丰富多彩,时间、场所不受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随景展开。

相对于“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互动”偏重于动态研究和实证分析,是师生关系的动态反映,是一种连续的不断变化的状态。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师生关系”研究逐渐被“师生互动”一词所替代。[1]有学者使用“生师互动”的概念,而本研究更强调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的育人作用,所以将师放在前面,以突出教师的主导责任与作用。 也有学者使用师生交往的概念,本研究认为互动一词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了师与生两个交往主体的相互性与动态性,能够更好地呈现育人工作的生动性与深刻性。 所以本文使用师生互动这一概念,在引用他人文献原文时,尊重原作者表述;在参考他人观点时,为保证行文的连续性,统一使用师生互动的表述。

(2)高校师生互动的类型

师生互动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使用较多的是按照师生互动的性质所划分的正式与非正式互动。 邱仁峰、周荣秀认为,师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根据发生的空间和内容可分为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师生间正式交往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和沟通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在相关规章制度的规范下,为完成相关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交往,主要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活动;非正式交往是在正式教学工作之外进行的,不受相关规章制度的外来强制约束,建立在师生友谊,尤其是教师与学生间互相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体现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非正式交往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4][5]李一飞将正式互动和非正式互动作为教育环节指标中师生互动的两个变量,认为师生之间的正式互动是制度的产物,即在课堂上围绕特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里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所必须具有的职业行为;非正式互动是师生在课堂外就广泛的社会及人生问题进行讨论互动的行为。[2]

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的所有互动都是以育人为指向,一些貌似非正式的互动,其实是有独特的匠心蕴含其中,所以正式互动与非正式互动的区分容易产生歧义。 所以笔者更倾向于根据互动场所,将高校师生互动分为课内师生互动与课外师生互动。 课内师生互动主要包括教师课堂上提问或讨论、学生课堂上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作报告教师予以点评等。 良好的课上师生互动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但也需要避免为互动而互动的情况。 笔者曾作为所在学院督导组成员听过一些课程,有些课程课上互动丰富、频繁,但也冲谈了授课主体内容,一节课下来,热闹有余,整体感不足,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没有成体系。 所以课内师生互动一要适度,二要经过整体设计,三要为课程内容服务,这就需要加大课外师生互动作为课内师生互动的必要补充。 课外师生互动包括教师课外反馈,如课后答疑、与学生讨论问题或作业等;包括教师课外指导、带领学生参与课程相关或课程以外的实践教学或学术活动,如竞赛辅导、社团指导、第二课堂等;包括教师课外和学生讨论职业规划、讨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这些课外互动有些是对课上内容的补充、深入或延伸;有些虽与课堂内容不完全一致,但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课上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还有些是以课上内容为基础,通过课外互动进一步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3)目前高校师生互动的现状

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对促进大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有诸多益处,也是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通过师生的密切互动探索与传播高深知识是我国高等教育所秉持的优良传统。[6]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对于解决空心人问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充分、良性的师生互动是高校立德树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生师比不断扩大,加上教师承担着考核、家庭、发展等多重压力,师生互动尤其是课外师生互动在我国本科教育实践中重视度不够,出现了缺失。 李一飞等对全国48 所本科院校的59595 个学生样本数据的调查显示,当前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是职业主义导向的互动,即教师履行的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而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本质特性和突出全方位教育影响的非正式互动不足。[2]师生互动不足,尤其课外师生互动明显不足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人生观、人生追求方面的教育渴求极为迫切,需要老师在就业、学业、社交能力培养、大学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 但是另一方面,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意识与习惯。 相对于中学阶段对于升学的追求,大学阶段学生们开始关注人生追求与价值选择,不愿成为“空心人”,所以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与教育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通过师生互动进行全方位育人仍然大有空间。 师生互动不足带来了本科生学业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师生互动的数量与质量、有效地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当下我国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6]

师生互动不足问题指向师生互动的类型与场景,只有在全方位、多场景的环境下,师生之间才能实现更深刻的互动,也才能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师生互动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师生互动力度、提升师生互动质量,深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各类师生互动的育人功能。 针对目前高校师生互动不足,尤其是课外师生互动严重不足的情况,本文重点聚焦高校课外师生互动。

二、课外师生互动对于育人的特殊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传道授业解惑,无一不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的。 可以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课外师生互动更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综合学者分析,结合多年教育实践,笔者将课外师生互动的作用概括为以下方面。

(1)课外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师生互动是高校学术系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重要变量,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卷入度的最重要因素,而课外师生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持续学习、教育成就和认知与社会发展等学习产出有巨大帮助。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状况是学生评价其所在院校或专业的重要考量指标,高质量的课外师生互动是高校的重要教育资源。[2]课外师生互动有利于增进师生的彼此了解,常常能够起到课内师生互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而保证课内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有些教师与学生因为课堂教学而互加微信,成为微信朋友圈好友,在微信朋友圈的点赞留言往往是课外非学术性互动,但是对于师生之间相互加强了解、深入沟通交流发挥了课内学术性互动起不到的作用。 有些老师能够在非学术性互动中发现、了解学生的状态,并巧妙地在课堂上加以学术启发和思想引导,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课外师生互动是教书育人的现实体现

师生互动的频次和深度对于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那些与教师进行了更多课外非正式互动的同学,表现出了理解、解释、评价和探索等更高的认知收获。 课外非正式师生互动在学生的非知识与技能提高上具有超越正式互动的作用,对于学生的领导力培养、社会活动能力、智力自我评价、学术成长、社会自我概念确立等个人成长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兴趣,甚至职业确定也具有有显著影响。[2]

例如,近年来,科研与创新活动已成为本科院校师生互动的“增长极”,是课外师生互动的有效模式。 诸多研究表明,科研与创新活动促进了师生的实质性互动,拓展了师生互动的宽度和深度,提升了师生互动的质量。[6]本人在多年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国创等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做科研的过程,不仅使学生们丰富、深化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在项目研究与论文修改过程中,使其学会了团队合作、面对困难,不断挑战个人能力。 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密切了相互之间的情感;在近距离接触中,教师对于解决问题精益求精的态度,更加深刻地带给学生们积极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学科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育人作用。

(3)课外师生互动能够引导良性的生生互动

高等院校中,学生释放了基础教育阶段高考的压力,离家在外,相对父母来说,其和同学接触时间更长更多。 学生与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是形成社会自尊、自信和其他方面人际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生生互动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术成长。 但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对关系上,师生互动比生生互动的总效应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大地影响到了学生之间的关系。[2]师生互动调动了同伴互学、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7]所以,生生互动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对于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师生互动能够将其放大;而对于生生互动中不好的苗头或倾向,师生互动也可以有效地进行引导与纠正。 课外师生互动能够使教书育人工作的范围拓展、力度扩大,更加体现教师育人的使命与职责。

高校师生互动是最具教育学“内隐”意涵的人际交往行为,也是高校发挥教育影响力的基本形式。[2]教师对学生的悉心指导以及师生间的密切交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还能影响学生的智力、个性、交往等多个方面能力的成长。[6]从国际经验来看,关注学生学习经验、促进师生互动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支撑点”。[8]

综上,课外师生互动是教师课内教学的重要延伸,能够对教师教育教学起到反向助推作用,所以课外师生互动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充分重视并加强、改善师生课外互动已非常迫切。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课外师生互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在广泛深入全方位的课外师生互动中实现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的个体化、精准化。

三、打造高质量课外师生互动的对策与建议

既然是互动,那么必然涉及师与生双方,但教师在其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引导作用,所以本文因篇幅原因,着重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论述,为全方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供启发,并对高校的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1)教师加强课外师生互动的着力点

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与研究心得,认为高校教师加强课外师生互动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增强育人者身份认同

现实中,很多教师会以教书匠自居,但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单纯的教学。 从大学的育人使命来说,仅有教学还不够,必须要有优秀的大学教师作为学生探索知识和人生之路的引领者和帮助者,发挥育人功能,所以教师对于自己作为育人者的职业身份定位与认同非常重要。教书与育人密不可分,很多老师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是因为在师生互动,尤其是课外师生互动这一育人过程中享受了快乐。 能够赢得学生们一致的喜爱,缘于其在强烈使命感驱动下的对于教书育人工作的认同与投入,而课外师生互动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平台。

师生课外交往不是随意性的、漫无目的的,而应是具备教育意向的。 教师在与学生的课外交往中,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动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成长给予正确的方向引导与积极促进。[5]只有以育人为职责与使命,教师才会意识到把握学生各方面状况、理解学生内在情绪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度与敏感度。

所以对学术职业的认同,更主要地还体现在对于高校教师育人职责的认同。 对于教师育人者身份的认同,能够激发教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投入、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育人本领。 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在与学生充分互动的育人工作中找到自己学术职业发展的归属感和立足点与增长点。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9]《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人格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可以说,教师的人格是学生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一个方面,人格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体现最鲜明的特征。 学生对老师人格的期待是具体化的,他们普遍希望老师能够换位思考、转变角色,热爱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好教师的养成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教学那么简单,而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也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做一名好老师任重而道远。 做人与做事密切相关,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指导其做事,更好地引导其做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言传身教,最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言行中学到做人做事的准则。

3)将学术性互动与非学术性互动相融合

师生互动,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学术性互动与非学术性互动。 课内互动主要是学术性,而课外互动则既包括学术性互动,也包括非学术性互动。 非学术性师生互动涉及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选择的讨论等,对于非从事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的大多数任课教师来说,师生互动的学术性内容与非学术性内容往往密不可分。 例如在职业选择的讨论中,就涉及到是否考研、考研考哪个专业、如何复习考试等;如果就业的话,目前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用人单位需求以及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等。 也有学者将非学术性互动称为社交性互动,强调其是以情感交流为基础的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为学术性互动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根据笔者在从教高校进行的访谈研究,学生们认为,不论是基础课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首先是一名大学老师,学生更在意老师的人格与态度,如强烈的责任心、对学生深深的关爱、对育人的强烈愿望以及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等。 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希望获得的不仅是课内知识的学习,更是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予他们指导,帮助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讲授。 希望老师能够多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增加非学术性互动。

4)加强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根据其形式,既有面对面的答疑、交流讨论等,也有非面对面的邮件、电话、微信交流等。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内师生互动是面对面的,课外师生互动也以面对面为主。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非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学生有问题,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非学术性的都可以随时通过电话、QQ、微信等与老师进行联系。尤其是微信的推广使用,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利顺畅,微信可以发送文件,可以语音甚至视频通话,非常有效率。 例如本人在指导学生时就会让学生提前将提纲或论文发给我,我提前看过后再联系学生当面指导或在时间紧张时通过微信语音、视频指导,大大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疫情之后各种在线教育平台日益普及,高校师生之间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线上交流与互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但是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见面沟通对于情感的联结必不可少,当面沟通与交流仍然应是师生互动主要方式,因为疫情而缺失的面对面互动交流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弥补。 在信息技术愈加发达的当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来到大学?实体大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的真实存在感和集聚优势,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教师。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各类互动的相互结合,是互动数量、质量、结构的完美组合。

5)把握师生互动的情感实质

情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实质,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关注他们的需要,珍视他们的生命,这样师生之间才可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有效的互动。 师生互动是师、生双主体之间发生的情感交互作用以及生命价值体验与精神的交流,它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师生双方感受到兴奋与愉悦。[7]

一位学院篮球队的学生在谈到自己的社团经历时这样写道:

“我有幸加入院篮球队,这是真正的社团。能在大学里遇到一群挥洒汗水的同好者,我只能说很幸运。 队里训练很严格,初来乍到,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学习、生活、训练经常会有冲突。 球队也丰富了我太多,纪律、集体、兄弟情,任何的懈怠放松违反纪律,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两个教练都有意识把我们培养成一个男人,去突破自己,让上进成为习惯,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团队、球队是我见到过最有凝聚力的团队,任何人遇到困难,无论是训练上还是学习生活上,大家都会拿出对待亲兄弟般的热情,帮助你度过难关。”

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学生们相互之间的情感,在这一段话中自然流露,这其中的成长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无法替代的。

(2)高校推动课外师生互动的制度建设

加强高校课外师生互动,除教师的努力外,还需要高校给予制度化保障,为教师全方位育人提供动力与支持。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最终的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梅贻琦先生的“师生从游论”,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成功,“学生是教授的烟斗熏出来”的“牛津模式”,无疑都是师生互动重要性的良好佐证。 李政道为“钱学森之问”给出的答案就是如当年西南联大的“一对一”互动式教育。[6]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朱清时在总结学校人才培养的经验时指出:“教育的根本就是学生要有更多机会跟老师交流、一起做研究,参加各种讨论。”[10]可以说,他们所说的师生互动更多的是指课外师生互动。

这就需要高校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地位,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倾注心力,完善师生互动机制。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指导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工作量。 高校应按照《方案》要求,及时加强制度建设,将教师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辅导、学术指导、课外交流指导、心理辅导、社团指导等计入工作量,通过制度化保障鼓励教师加强课外师生互动,采取更加多元的互动形式,形成常态化的“师生交流时间”,从而参与到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成长之中。[11]《方案》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现在高校更多地鼓励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课程思政建设,但是要想对学生加大引导,还需要抓住课外时间,以高质量课外师生互动对学生形成360 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全过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体系。

猜你喜欢
学术性课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