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作破解图书馆建设难题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

2022-11-19 10:51王迎春肖海英
百花 2022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服务

王迎春 肖海英

一、案例背景

2015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起草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扶持。”

碑林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区,因驰名中外的西安碑林而得名,是一个文化教育发达、文物名胜荟萃、科技力量雄厚、市场经济繁荣的城区。区域面积23.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68万人,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城区。同时,碑林区作为古都西安的核心区,老旧社区居多,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区级公共图书馆。为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碑林区政府按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三方协作启动建设公共图书馆,着力提高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做法

2016年4月22日,碑林区以政府主导、单位负责、企业运营三方协作的方式,在社区内建成陕西省首家社区智慧图书馆,迈出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运营的第一步。两年内,碑林区陆续建成6个社区智慧图书馆。2020年,碑林区启动区级公共图书馆项目建设,构建起1个总馆、9个分馆的总分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次采取三方协作方式,快速实现碑林区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

(一)“四位一体”合力共建社区智慧图书馆

在对全区公共图书馆体系进行规划布局过程中,碑林区首先从社区图书馆起步,开创性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区智慧图书馆建设运营模式,即“由政府投入资金,公共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社区提供场所,企业提供技术平台以及日常管理”的模式,四方携手共同构建一个为读者提供纸质和电子资源信息的服务体系。

2016年4月22日,陕西省首家社区智慧图书馆在碑林区仁厚社区星币传说小区建成开馆。图书馆采用集装箱房建筑,外观美观时尚,室内面积约30平方米。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最新的科技手段,采用自助借阅、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定期更新等方式,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突破传统图书馆在服务时间、地域、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智慧图书馆一经亮相就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好评,新华社陕西分社的桂维平副主编在参观时非常感慨:“智慧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模式,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

随后,碑林区又陆续在金花、永宁苑、红缨、白庙路、林雁等地建成6个社区智慧图书馆、4个城市书房——“碑林书斋”,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三方协作打造区级图书馆

2020年9月,碑林区再次采取“政府主导、单位负责、企业运营”的模式,启动碑林区图书馆建设。2021年4月22日,位于城市中心南大街的碑林区图书馆正式建成运营。区政府主导把控,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区文旅体局负责整体布局和区域划分,西安群书公司负责组建专业管理团队进行管理运营,三方携手共同打造了面积3140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75900册,电子图书25000册,设有少儿阅览区、成人阅览区、自习区、视障阅览室等10个功能区的现代图书馆。

开馆一年来,共接待群众37921人次,累计办证1934张,借阅册次47456册。先后设立碑林区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利用网站、抖音、喜马拉雅、B站等多平台的宣传阵地,为读者提供线上线下文化信息服务。全年举办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170余场次,发出推文701篇,粉丝量8081人;微信公众号上的“数字资源”的服务人次高达16.6万,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五大亮点展现碑林区图书馆特色

碑林区图书馆建成开馆运营以来,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五大特色亮点:服务品质创新、运营模式创新、空间设计创新、区域特色创新、社会合作创新。

一是服务品质创新。采购馆藏书籍时,精选“经典+畅销”书籍,注重书籍品质,让图书真正服务于民。在外文童书和漫画专区有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经典图书1000余册,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多语种资源。二是运营模式创新。图书馆采取“政府主导、单位负责、企业运营”的运营模式,由政府任命馆长,财政购买服务,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日常管理,开创了西北地区第一家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的新型图书馆运营模式,促进了图书馆服务专业化、品质化,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益。三是空间设计创新。在设计儿童阅读区时,充分考虑儿童年龄特点,采用地台式设计,满足孩子们喜欢席地而坐快乐阅读的要求。将墙面作为书画展示区,一至两周更换一次主题画展,成为流动画廊,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四是区域特色创新。结合碑林独有的“金石宝库”的特色优势,设立碑帖书法专区,囊括王羲之、颜真卿、董其昌等历代名人碑帖,供读者现场学习临摹。五是社会合作创新。为了展示好陕西本土地域文化,汇聚陕军文学力量,设立本土作家作品专区专库,对陕西籍作家作品进行收集整理,深入宣传陕西本土作家作品,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读物,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陕西。

三、实施效果

图书馆运营以来,策划推出一系列原创活动,主动与群众增强联系,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供给。

一是深入社区合作共建。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到社区中开展,如红色诗词进社区、“全民营养周”进社区、新春送祝福活动等。其中,为期一周的“红色电影播放周”,5天观影人数超过600人次;在南院门街办4个社区开展的“庆百年党史知识竞赛”,实现了群众红色教育与图书馆宣传的双收益。

二是加强与社会团体合作。积极联合陕西省作家协会推出“打造陕西本土作家作品专库”公益活动,并在馆内设立“本土作家作品专区”,收集本土知名作家和新锐作家作品,彰显文学陕军风采,目前已有近200位陕西籍作家捐赠书籍2000余册。同时与陕西省医学会、西安市美术家协会、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碑林区盲人协会等多家团体合作,相继推出“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以声音、觸感遇见光明”等多种公益活动。深入大学南路小学等学校共同举办硬笔书法大赛和视频征集活动等。诸如此类的公益活动,既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又满足了更多读者的需求,更扩大了团队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打造优势品牌活动。利用碑林博物馆的文化优势,在喜马拉雅平台开辟“碑林老故事”讲读栏目,先后推出《中华人物故事》《小林姐姐讲绘本》《碑林老故事》等音频栏目,共推出87期,总播放量4092次。持续开展“暑期做个小小图书管理员”大型公益实践活动,组织40多所学校2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感受管理员日常工作,进一步培养孩子爱书、爱馆的热情。

四是注重宣传扩大影响。碑林区图书馆自2021年4月22日开馆运营,陆续设立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在新冠疫情时断时续、多次闭馆的情况下,坚持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70余场次,利用网站、抖音、喜马拉雅、B站等多平台宣传阵地,累计服务读者3.7万余人次,图书借还4.7万余册,借阅率达到62.7%,数字资源服务16.6万人次,进一步丰富数字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五是开馆一年成效显现。一是凭借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西北地区首家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的图书馆开启运营,荣获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2021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二等奖;二是《依托本土资源,建设特色馆藏,创新阅读推广》案例,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公共图书馆联盟创新服务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三是《力促本土文化传承,建设区域特色馆藏》阅读推广活动案例,荣获2021年西安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案例一等奖;四是碑林区图书馆在西安市图书馆学会2021年度学会专项工作表彰活动中,获得服务创新先进集体称号;五是在第九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寻找“三秦最美读书人”活动中,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优秀组织奖”,两名馆员刘倩、黄子青被评为“三秦最美领读人”;六是获得西安市图书馆学会“悦享百年”红色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七是负责运营碑林区图书馆的西安群书教育公司被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评为碑林区文旅行业“塑美创佳争优”最优文旅服务团队。

四、经验总结

实现资金能效最大化。碑林区公共图书馆建设,从零基础起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企业高起点投入场馆设计、技术支撑、图书采购、活动策划等一系列建设、运营工作,政府在降低了财政支出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自办馆必需的探索过程,快速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运营。

实现人员能效最大化。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企业根据图书馆不同岗位的专业要求,优选书目管理、数字技术、活动策划、媒体外联等岗位的专业人才,实现了“按需配岗,一岗多能”。

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企业有着灵活的运营管理机制,避免了政府管理中行政流程复杂、落实周期长的弊端,在举办活动、采购书目、调整人员、创新举措等方面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行。

政府主导管理最优化。政府选派优秀机关干部担任图书馆馆长。馆长以对政府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企业进行考核监督和政治方向的把控,及时调整运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图书馆健康良性運行保驾护航。

(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碑林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服务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