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强
进入四季度之后,科创板及医药板块行情有所回暖。截至11月15日,科创50指数及中证医药50指数涨幅分别为11.99%和11.19%,大幅领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后者涨幅分别为3.63%、5.31%和6.24%。在此之前(截至三季度末),科创50指数及医药50指数年内跌幅已经分别达到32.81%和29.43%。
在这个背景下,几家头部公司同时申报科创生物ETF的动态值得投资者关注。证监会官网显示,11月9日,华夏、工银瑞信、华宝、嘉实、博时、华安等6家基金公司同时提交了申报材料,其申报的ETF基金跟踪的是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的科创生物指数。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其中的风险与机会在哪里?
中证指数官网显示,科创生物指数发布于2022年5月,有50只成分股,截至11月15日总市值合计8319亿元,流通市值合计2920亿元。
在市场表现方面,截至11月15日,科创生物指数2022年以来涨幅为-17.91%,2021年以来涨幅为-5.94%,2020年(指数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以来涨幅为33.88%。同期中证医药50指数(930726.CSI)涨幅分别为-21.54%、-32.45%和14.28%。相较而言,至少在上述三个时间段,前者市场表现占优。
在估值水平方面,若按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数据,两者差距不大。截至11月15日,科创生物指数PE(TTM,基于总股本)为30.03倍,医药50指数为27.83倍。两者股息率(基于总股本)都较低,分别为0.72%和1.05%。
不过,若基于成分股权重做进一步观察将会发现,在估值水平相近的表象之下,隐藏的是两只指数的结构性差异。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11月15日,在科创生物指数50只成分股中,PE(TTM)低于30倍的只有11只,超过60倍的有16只,超过100倍的有6只,还有9只为负值。同期在医药50指数50只成分股中,PE(TTM)低于30倍的有25只,超过60倍的有9只,超过100倍的有3只,只有1只为负值。
科创生物指数PE(TTM)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几只主营“体外诊断”或“核酸检测”业务的成分股估值水平低,例如安旭生物、硕世生物、东方生物、博拓生物、圣湘生物、之江生物等,这6只成分股合计权重为9.87%,11月15日的PE(TTM)依次为2.75倍、3.47倍、4.35倍、5.70倍、7.56倍和9.49倍。
2022年前三季度,上述6只成分股归母净利润合计109.20亿元,而科创生物指数50只成分股归母净利润合计仅有54.35亿元。
医药50指数成分股的盈利能力则相对均衡。2022年前三季度,其前5大权重股即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片仔癀的归母净利润合计230.61亿元,是50只成分股归母利润总额(813.27亿元)的28.35%。该5只成分股权重合计42.36%。
科创生物指数成分股不止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还涵盖生物农业、生物质能以及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但从现有成分股来看,主要还是限于前两个领域。
就现有成分股而言,权重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君实生物、奕瑞科技、海尔生物、康希诺、爱博医疗,权重合计30.36%,11月15日的PE(TTM)依次为-32.71倍、51.36倍、38.33倍、544.17倍和105.07倍。其中,君实生物及康希诺所属行业(申万二级分类标准,下同)为生物制品,奕瑞科技、海尔生物及爱博医疗所属行业为医疗器械。
与科创生物指数不同,医药50指数成分股仅限于医药卫生领域,是该领域在沪深市场上“规模最大、经营质量好”的龙头公司,在其5大权重股中,恒瑞医药所属行业为化学制药,迈瑞医疗属于化学制药,药明康德及爱尔眼科属于医疗服务,片仔癀属于中药,其11月15日的PE(TTM)分別为73.42倍、40.70倍、29.01倍、73.78倍和64.58倍。
再看公募基金及北向资金对相关板块的投资。
在公募基金方面,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科创生物指数50只成分股中的39只,重仓市值合计301.79亿元,较一季度末(258.54亿元)增长16.73%。同期科创生物指数下跌了16.75%,从中不难看出公募基金对该板块的增持力度。
北向资金亦是如此。在科创生物指数50只成分股中,有16只陆股通标的,三季度末皆被北向资金投资持有,持仓市值合计56.37亿元, 较一季度末(43.66亿元)增长29.11%。
若与2021年同期相比,则三季度末公募重仓持有的科创生物指数成分股市值下降了84.20亿元,降幅为21.81%;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了14.68亿元,增幅为35.21%。同期科创生物指数下跌了35.65%,这意味着期间公募基金可能有所增持,北向资金增持力度明显。
再看看10月以来北向资金的投资情况。
截至11月15日,北向资金持有的16只科创生物板块标的合计市值69.73亿元,较三季度末增长23.70%,同期科创生物指数涨幅为21.74%。
上述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公募基金及北向资金对科创生物板块的潜力持乐观态度。
再看看公募基金对整个生物医药板块的投资情况。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286只医药生物行业(申万一级)标的,行业覆盖率为60.85%,持仓市值合计3347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745亿元,降幅为18.21%。同期中证全指医药指数(共计287只成分股)下跌了18.83%,中证医药50指数下跌了23.10%。
子行业(申万二级)方面,三季度末公募重仓市值较一季度末有所增加的是医疗美容、医疗器械及医药商业,三季度末重仓市值分别为141亿元、882亿元及88亿元,分别较一季度末增加56亿元、86亿元和33亿元,增幅分别为66.67%、10.80%和60%。
期间医疗服务、中药II、生物制品及化学制药等行业公募重仓市值皆有所下降,三季度末分别为1136亿元、264亿元、452亿元和525亿元,分别较一季度末下降603亿元、42亿元、174亿元和43亿元,下降幅度分别为34.66%、13.73%、27.80%和7.57%。
再回到科创生物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创生物指数50只成分股中,有几只同时是中证医药50、中证医药100、中证医疗、中证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指数的成分股,例如东方生物、圣湘生物同时是后4个指数的成分股,奕瑞科技、惠泰医疗同时是后3个指数的成分股,心脉医疗、爱博医疗、佰仁医疗等同时是后2个指数的成分股。
上述后4个指数都有相应的指数基金或ETF基金,例如富国医药龙头ETF、易方达医疗50ETF、博时医药ETF及招商医疗器械ETF等。这些指数基金或ETF基金严格按照成分股权重进行投资,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一些股票同时成为几只指数成分股的标的,最终被公募基金高度重仓持有。例如,东方生物、圣湘生物即同时被上述4只ETF基金分别按其所占权重投资持有。
再加上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亦青睐医药生物板块,成分股本身质地、股本结构等方面亦各不相同,因此,同为科创生物指数成分股被公募重仓持有的程度大不相同。例如,作为科创生物指数第一大权重股的君实生物(权重为8.91%),三季度末公募重仓持有的股份只占到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6.08%。作为第三大权重股的海尔生物(权重为5.32%),期末公募重仓持有的股份占到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6.21%。而作为第十大权重股的美迪西(權重为3.49%),同期公募重仓持有的股份则占到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33.71%。
此外,还有11只成分股,例如微心生物、博瑞医药、之江生物、天智航-U、成都先导等,三季度末未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其在科创生物指数中所占权重依次为2.41%、1.89%、1.78%、1.28%、0.94%。神州细胞-U、复旦张江等几只成分股,公募重仓持有的股份亦极少,不到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0.1%。
若前述几家头部基金公司申报的科创生物ETF最终获批并成功发行,相关成分股将迎来调仓的机会。
需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板块,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的渗透程度更高,话语权亦更重。根据截至上半年末的全口径数据,公募基金所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值(4504亿元)已经占到科创板流通总市值(2.11万亿元)的19.77%,北向资金、QFII及社保基金持仓市值相加还不到公募持仓市值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