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翠
(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围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发展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刻阐述,是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的总指针和总方向。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之中,确定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中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中简称《纲要》),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学术界以劳动教育展开,对劳动观、劳动素养等进行了深刻阐述,普遍认为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文化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使学习者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的教育活动”[3]。可见劳动教育以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成为关键。目前关于劳动品质内涵、价值意义、内容体系及培养体系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从内涵、价值意蕴与内容体系等方面对劳动品质进行阐述,试图将劳动品质作为实施劳动教育有效抓手,为劳动教育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劳动品质”从结构上分析,由“劳动”和“品质”组成,学术界普遍认同“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支出”的一切活动形式,并从质性上规定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他人的有用性,此项活动就具有了劳动性质。一般人们认为劳动就是体力劳动,把脑力劳动如师生思维认知活动排除在劳动之外,即“人通过自身肢体对外输出劳动量而产生价值的人类运动”[4]。体力劳动一般都伴随着个体思维认知活动,可见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内涵更加丰富。学生阶段的劳动即劳动教育有别于人类一般劳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实践活动。“品质”在《辞海》中的释义是“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的实质”[5],品质是整合了个体所有方面特性而形成的整体,不限于劳动,还包括健康、能力、智慧、文化等方面。“素养主要指个体后天形成的知识、思想、价值观念和态度等良好的品质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6],可见品质含有素质和素养两层含义,是个体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实质。
我国关于劳动品质的研究比较早,但以往关注度不够,从2015年开始逐渐兴起一股研究热潮。1955年王润民在教育半月刊上发表《我校怎样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品质》[7]一文,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品质研究的序幕,此阶段的研究侧重从思想教育角度探讨劳动品质培养的具体策略,缺乏对劳动品质与人才培养之关联的研究。随着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劳动品质逐渐进入大众研究视野,此阶段关于劳动品质与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关系、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关系等方面研究逐渐增多,如郭姗、鄢超云指出“劳动品质是幼儿精神世界丰盈的媒介,是幼儿园劳动教育走向纵深的关键”[8]。劳动品质内涵研究最早见于《新时代青少年劳动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一文,指出“劳动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劳动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个体在一贯的劳动心理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质”[9]。王君等人对劳动品质的内涵与外延做了规定,认为劳动品质是指通过后天生活与教育养成的与劳动相关的品质,劳动价值观、情感、技能及行为习惯都属于劳动品质范畴。[10]顾建军等人认为劳动品质指人的劳动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情感、态度、观念、习惯、品性、精神等。[11]
秉承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劳动品质是个体在劳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劳动品质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品质是中小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结果体现,其内涵:从特性看,劳动品质是一种内在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有好坏之分;从形成过程看,劳动品质是个体劳动价值观念不断内化的结果;从心理构成看,劳动品质是个体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复合体;从表现方式看,劳动品质展现在个体系列劳动行为中。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学生的劳动品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品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校劳动教育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比较稳定心理与行为特征,是衡量劳动教育效果的深层指标。
劳动品质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劳动教育的终极指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来认识劳动教育,全面把握中小学生劳动品质内涵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抓手,可以看出其独特价值意蕴。
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剖析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关键要素,[12]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14]。劳动教育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将德智体美劳等领域割裂发展,而是基于劳动品质统整起来纵深发展。劳动品质是劳动教育、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价值所在,不仅因其基于人的独立性,还因品质培养是德智体美劳等教育贯穿始终的目标。因此,劳动教育就其指向劳动品质而言,其最终目的是教育主体以劳动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5]。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自主性、社会性及自然性和谐发展,自主发展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纽带。劳动品质是作为相对独立的自我,基于文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整个精神风貌的沉淀,归纳起来就是作为社会参与者劳动品质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时代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未来”,中国梦是需要广大劳动者来成就,理想、活力、奋斗是劳动生命力所在,更是劳动者优秀劳动品质的展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不是具备勤劳智慧、顽强拼搏、团结友善等优秀劳动品质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世界奇迹。自古以来,德一直都是我国衡量人才的关键,事实证明,拥有科学技术并具备德性的科学使用品质才是持久成功的真谛。教育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劳动品质,尤其是德性的劳动意识与能力。学生道德品质是比较内在的价值品质,道德品质必须依托具体的活动才能够得以展开,劳动品质是学生参与劳动体验过程中对社会规范,包括道德体系内化的过程和结果的现实表现形式。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价值。可见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即品质培养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脉相承。
当前人格教育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王德宽认为人格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精华,学校方面却普遍给丢掉了,表现为教学上弱化处理、学生否定对待,忽视人格教育已严重影响教育质量。[16]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我国理想人格观从传统“圣贤”式逐步向德才兼备的“健全和谐”式转变,目前学界达成一种普遍共识,即将时代新人看作是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17]“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典型表述。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必须具有和谐的人格,[18]和谐的人格需要和谐的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为和谐人格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从每个人都是一个在人格上平等、和谐、善良的独立个体来理解劳动者,劳动品质就是平等、和谐与善良人格品质在劳动实践中的展开。劳动品质的培养,一是把德的修养与技能的获得等同起来,打破传统学科世界金鸡独立姿态,弥补人格教育缺失;二是把德与才培养方式统一起来,基于全面发展的角度,使人各方面发展更具内在一致性;三是把德之培养渗透于生产实践中,达到不言而喻的效果。通过体验与参与生产实践,增进学生与社会、自然及自我的关联,体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内在价值,为和谐人格奠定德性的生活探究意识。
劳动品质内容体系是指构成劳动品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联系和关系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属于劳动品质体系的下位概念,与此相关还有劳动品质结构体系,学术界普遍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劳动品质结构体系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有机组合体。本文对相关研究中谈及的优秀劳动品质进行归纳梳理,借鉴积极心理学界定的6种人类核心品质,梳理归纳出4个核心劳动品质,形成劳动品质内容体系见表1(P10)。
表1 劳动品质内容体系
爱与尊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爱与尊重以爱为前提,其对象首先是自己,经理解同情辐射他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交互主体性”与“他者”时代,形成新型劳动关系网,其动态平衡需要爱与尊重的维系。作为学生劳动品质第一层级,爱与尊重表现为劳动知识内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以及劳动习惯等人格品质的高度浓缩,是对新时代劳动者智慧品质的要求。学生作为特殊的劳动者,注重引导学生做一个文质彬彬、谦虚有礼的智慧型劳动者,具备德性的自然、社会和自我探究意识。爱与尊重是其他劳动品质的前提和基础,个体自我不和谐表现为人格分裂,自卑或是自傲,社会不和谐表现为占有和利用,价值体系崩塌,背后就是精神、生命与自然的代价。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价值体系分崩离析,更需要生长学生人性深处的尊重与关爱,不得不感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古人智慧。爱与尊重的形成始于学生对劳动知识的学习与劳动技能的尝试,更需要在劳动体验、劳动实践中,发现自然的神奇与魅力、团体协作的精神与力量、自我坚持的收获与幸福,在生活经验的体认与对比中不断模塑性格。
优秀的劳动品质是中华民族品格的象征,勤劳朴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更是广大劳动者立命之根本,表现为爱岗敬业,实则为一种劳动责任和态度,是个体内心系列劳动内容经过意志努力外化为积极主动劳动行为的展现。塞利格曼认为,真正的幸福源于发现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质、最擅长的才华,反复在生活中实践克服困难,满足和服务更高的目标,这表明勤劳朴实是实现持久幸福之基础,乌申斯基也指出,成功地选择劳动并将自己全部精神灌注其中,那么幸福就会找到你。学生勤劳朴实品质的生成不仅促进学科认知发展,更是自我幸福感来源,也预示着自我价值实现有了现实依托。《纲要》指出学生要“能够自觉自愿…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19],可见自觉自愿是勤劳朴实的前提,重心在勤,勤劳朴实是对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和结果的要求,也是学校生活品质的浓缩。快乐幸福的教育是教育界一致的愿景,勤劳朴实也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全部,表现为日常自觉化、自动化的劳动行为与思考方式,如认真听讲、主动作业等,还体现在常态化摆放整洁的学习工具、穿戴整齐干净的校服等精神风貌上。
锐意进取是学生第三层次的劳动品质,表现为坚毅勇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其核心是创新创造,是劳动作为运动体的灵魂所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需要赓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品格血脉,更需要激发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以勤劳朴实为定力,以锐意进取为活力,方能勇敢直面新形势、创新创造地解决新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自我反思中创造出中国道路,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凝结着13亿中国人民创新创造的激情与活力,彰显着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民族精神。新时代劳动教育也必将铸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劳动者[20],需要将学生的底气、志气与骨气焕发出来,成为自强不息之人。学生锐意进取品质培养需要立足生活,以实际问题为展开放开手脚,在敢想、敢做、敢当、敢为中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意识和习惯,形成劳动创新思维,具备优化劳动效率的想法。
担当奉献是劳动者最高层次的品质,也是劳动的终极价值归属。作为社会参与者,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存在的意义,正是担当奉献将我们各类劳动活动串连起来,使其具备意义,坚定劳动意念。担当奉献是以爱与尊重为基础,体悟个人与家庭、社会及国家之内在关联的结果,表现为社会责任感,是勤劳朴实与锐意进取的精神支柱。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必然需要在关系确立并在关系中实现,离开社会人的价值不复存在。关于幸福指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所有环境因素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在人际交往中必然面对付出与回馈,这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担当奉献无疑是我们衡量幸福的主观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指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中小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隐形奠基石,是需要将学生放在人际关系中,从体悟他人劳动价值开始,到自我价值的追问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劳动品质以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化为底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文章从劳动品质特性、形成过程、心理构成及表现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劳动品质内涵,认为劳动是学生基于生活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劳动价值观念不断内化的过程和结果。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生活理念等,认为新时代劳动品质不仅是统整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堪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品质,更是和谐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认为爱与尊重、勤劳朴实、坚毅勇敢、甘于奉献,这四个品质高度浓缩了新时代劳动者所应有的优秀品质。爱与尊重为第一层级是学生价值体认的结果;勤劳朴实为第二层级是学生责任担当的具体表现;坚毅勇敢为第三层级是学生创意物化的具体体现;甘于奉献为第四层级是学生问题解决的现实展现。纵观全文,对劳动品质内涵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特征论述没有展开,劳动品质内容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