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评析

2022-11-19 13:33:16陕西葛秋萍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化学试题乙卷理科

陕西 葛秋萍 赵 迪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精选真实问题情境,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推进素质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积极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一、命题要素分析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核心功能,结合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坚持考核必备知识,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全面检测化学素养。表1和表2从试题情境、必备知识、考查内容、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及难度等方面对试题进行了具体统计与分析,由分析可知,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情境素材丰富多样;必备知识基本涵盖高中化学主干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应用层次水平的考查;考查内容多为实际问题,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关键能力考查主要涉及①理解与辨析能力、②分析与推测能力、③归纳与论证能力、④探究与创新能力,突出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方面,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③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④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⑤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表1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选择题考查情况

表2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非选择题考查情况

二、试题特点评析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基本内涵为命题指南,注重依托情境素材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核心思想与概念、化学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进行考查,凸显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关系,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学科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精选真实问题情境,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精选真实情境素材,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关注化学学科在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彰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试卷多处融入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促进学生关注化学发展、关注社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7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物质——笔芯、膨松剂、黄铜、青铜以及食盐为素材,将中学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发挥了高考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展示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第8题以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方法为命题载体,很好地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有效地贯穿绿色化学理念,增强了学生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第12题以Li-O2高能量比电池的成功研发为素材,不仅全面考查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还向学生展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有效途径,更向学生传递了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第26题以废旧铅蓄电池中铅的回收为命题背景,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解答工艺流程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意识。第28题通过呈现工业上硫化氢的不同处理方法,相比克劳斯工艺,评价高温热分解工艺,既分析优点又分析缺点,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36题以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的药物——左旋米那普伦为命题载体,体现出化学研究成果在医疗与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创新试题呈现方式,重视关键能力考查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在突出对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在信息设置时除了必要的文字表述外,还侧重对数据、表格、图像等非文字信息的处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满足高校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充分地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第11题,创新试题的呈现及设问方式,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知识文字描述与化学科学在探究物质组成时常用的分析方法——热重分析法及其结果的曲线图像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质量守恒定律等基础化学知识与定律准确、快速推断出W、X、Y、Z四种元素,分析四种元素单质常温下的状态,依据元素周期律推断并比较X、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100~200℃时失去结晶水的计算,500℃分解后固体产物的化学式。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呈现方式发生了改变,用隔膜示意图代替了传统的曲线图,综合考查了质子守恒式的书写,溶液Ⅰ和Ⅱ中c(HA)的大小关系、溶液Ⅱ中HA电离度及溶液Ⅰ和Ⅱ中c总(HA)之比的计算。第26题第(1)(2)问,要求学生运用已给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从定量的角度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在“脱硫”环节选择Na2CO3能使PbSO4转化为PbCO3但不能使BaSO4转化的原因。第35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第(2)问给出了杂化轨道中s成分对键长的影响、大π键的形成方式及类型,要求学生推测影响键长的另外一个因素——杂化类型;第(4)问给出了α-AgI晶体中I-的堆积方式及Ag+的填充方式,要求学生列出α-AgI晶体的摩尔体积。以上四道试题的考查目的十分相似,均旨在深化对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归纳论证思维等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3.围绕主干知识命题,突出必备知识考查

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为命题依据,围绕高中化学主干知识,创设一定的场景,将基础知识融入物质合成与转化、材料结构性质以及实验探究中,对中学教材中的基础概念、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等化学学科必备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包括化学用语、电解质溶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单质及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合物等知识点。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传承中有发展,平稳中蕴含有新意,不仅能有效地鉴别出学生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很好地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科学实施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也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实验试题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以文、表、图并茂的形式,从仪器、药品、操作、现象、结论等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第9题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文字呈现形式考查了高中化学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推断,难度不大。第10题以卤族元素、蔗糖、石蜡油、聚氯乙烯为素材,考查了高中化学教材中常规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等知识。第26题(3)(4)(5)都是学生熟悉的考查方式与考查内容,都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化学实验的掌握程度。第27题依托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制备,分别考查了已知浓度溶液配制时所需基本仪器、结晶水合物长期放置时变质的原因、难溶氢氧化物热分解产物的判断、依据原料配比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试剂的加入方法、实验条件的实现方式、冷却结晶的操作过程等基础化学实验内容,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具备正确的实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4.纵横内容有机融合,体现高考内容改革

根据《课程标准》、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中学教学实际,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从两个层面进行了有机融合。一是依据高考对人才选拔的要求,试题巧妙地将高中与大学教学的纵向融合,第8题的题干中提到的“开环聚合”反应、第9题的题干中提到“离心分离”、第27题中提到的“蒸汽浴”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学与大学教学内容的纵向有效衔接与融合。二是依据学科解决问题的需求,试题合理地将高中化学与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横向融合,第12题的题干中提到“空穴”,将高中化学与高中物理知识的横向地融合。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一层四核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更好地引导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这样的考试方式不仅能使高考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深度契合,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备考教学建议

通过对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评析,为进一步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笔者特提出以下几点备考教学建议。

1.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列入其核心功能,不仅有利于理顺教考关系,实现教考衔接,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自上而下形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培养人才的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着力扭转教育功利化的“机械刷题”现象,有效对接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机制。

2.厘清高考评价要求,整体把握教学的深广度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关注学科主干内容,注重对化学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研读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考试内容的要求,统筹规划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对于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化学基本计量、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反应热和盖斯定律、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原电池和电解池、物质的基本结构等,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认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推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化学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专题性学习,并通过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必须扎实牢靠地掌握基础知识。

3.注重实际问题解决,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培养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挖掘与化学有关的生产与生活实际、科技前沿与社会热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素材,加强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遴选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情境素材,训练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应注重选取工业生产、产品制造、技术论证等实际存在的真实问题情境素材,通过命制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并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生活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总之,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原则,注重秉承“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注重体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精选试题情境素材,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化学试题乙卷理科
从2023年全国乙卷看物理电学实验的备考方向
高考化学试题解答有效争分策略
2022年全国乙卷化学模拟试卷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乙卷)评析
物理之友(2022年1期)2022-04-19 12:34:58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意林(2021年21期)2021-11-26 20:27:37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0年高考化学备考建议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