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理涵 罗云双 龚丽萍 (成都工业学院)
“西部计划”项目从2003年正式启动以来,在这十几年间已累计招募派遣37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多个地方基层服务治理。
现代治理理论提出社会治理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人人尽责、人人参与的共同性治理模式。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群众都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一代,更是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青年引领作用、突显青年创新优势。而作为致力于发挥青年力量助力西部地区发展的“西部计划”项目,正是充分展示青年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才能的最佳平台。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不仅符合现代治理理论人人共同参与,人人各尽其责的治理理念,更是突出青年一代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美好道德品质和服务精神。
随着“西部计划”项目近年来的实施,四川省“西部计划”项目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并正在不断持续发展。目前,四川省已实施5个志愿服务专项。其中分别开展了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5个专项实施 ,向西部地区不断输送优秀的志愿人才助力西部地区蓬勃发展,带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如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年,四川省“西部计划”项目正在紧紧地围绕实现脱贫攻坚战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部署,进一步扩大四川省“西部计划”项目的影响力和引领示范作用,吸引了很多高校应届生加入进来,为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设计问卷之前,课题组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访问老师或是有意向参与西部志愿者的同学等,初步形成一个比较松散宽泛的提纲,其中包括志愿者了解渠道、参与动机、服务与专业是否对口、面临困难及建议、对志愿服务部门的合作满意程度、自身政策需求等六个方面。这些了解访谈使得课题组对四川省志愿者“西部计划”的现状与困境有了初步了解,为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基础。
研究的第二步采用定量的方法,样本容量为274人(女145人,男129人),选自参与过或是正在参与四川省“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样本来源主要是四川省“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社交网络群,如此抽样的目的在于使样本尽量能多元化反映四川省“西部计划”服务的具体情况。因此这个样本虽然还不能在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推论四川省,但可以大致反映四川省“西部计划”的服务现状与困境。
在参与“西部计划”项目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可能会由于与当地产生冲突、志愿服务兴趣不高,以及难以适应志愿环境等原因,导致个人自身服务意愿和服务意识薄弱。比如在四川省“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调查中,尽管志愿者所学专业与其志愿服务领域的匹配度较高,但仍有不匹配的占比25.18%。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志愿者服务意识不高。志愿者可能会受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的影响进而降低兴趣和积极性去参与基层社会工作。以及在基层服务工作中遇到无法有效帮助解决的当地需求问题,如在调查中认为不能够有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无法长期留任于当地的就占比8.76%,也有可能因为不能胜任治理乡村工作或无法适应当地环境等导致志愿者自身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主性降低。而且在服务单位合作满意程度中非常不满意占比5.84%,就可能是与当地合作中的一些小矛盾,产生文化冲突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导致对服务单位合作产生不满意。另外,信息不畅通以及自身发展需求发生变化也会使志愿者自身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意愿减弱,进而导致参与“西部计划”项目过程中出现消极怠工等问题。
一是宣传动员与招募选拔机制不完善信息不畅通。在本文的调查中,志愿者们愿意参与四川省“西部计划”的原因多为学校关于“西部计划”的宣传。但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宣传模式仅仅是图片加文字等比较单调的平面展示,实际上对“西部计划”志愿项目宣传力度不强、效果不佳。而在招募选拔方面,通过四川省高校报名的志愿者大多数以自愿报名为主,部分是学院或学校推选出的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选拔门槛没有定很高的基准,进而选出的志愿者在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等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志愿者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使“西部计划”项目在实施中无法精确标准地选拔优秀志愿者。同时,四川省“西部计划”向高校大学生开放报名的时间段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一般毕业生在9月份毕业之前会提前几个月去找工作,而报名的时间定为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因此,部分有意愿参与的志愿者可能会选择优先找工作,从而导致“西部计划”一定程度上报名人数减少或报名质量降低。
二是培训与派遣工作不落实致志愿服务行业不对口。四川省项目办会在志愿者出发前统一组织集中培训,以此加强志愿者对当地的了解,更好地适应环境为当地提供优质服务。但培训的时间一般不到一星期,志愿者只能囫囵吞枣地接受,并没有充分了解和吸收内容,一定程度上形式大于实践。并且培训一般为思想培训,多为讲座、报告、宣讲等形式,缺少志愿的具体乡土宗教习惯展示以及岗位技能培训等。这就导致28%的志愿者表示,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由于语言不通带来的文化冲突、宗教信仰等原因,导致自己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遇到障碍。所以培训与派遣工作不落实引发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业不对口的现象若未得到妥善解决,尽管“西部计划”志愿者有意愿无私奉献服务基层,志愿者仍不知道如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服务工作,进而不断降低服务质量。
一是西部地区发展环境不够稳定。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影响,城市化进程缓慢进而导致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等问题,地区发展不足。并且西部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并伴有部分低效率、高成本的第二产业制造业,智慧化的信息技术型产业和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匮乏,与志愿者倾向的智能化工作不符,发展环境不够稳定,志愿者工作环境也比较艰苦。所以参与“西部计划”项目的志愿者可能受其影响会表明在参与过程中主要遇到困难原因为发展环境不够稳定,当地无法切实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二是政策执行手段单一。在招募过程中,各级省级项目办仅仅通过层层下发通知这单一手段,各部门并未实际参与到考虑志愿服务单位需求来确定人数和岗位的过程中,在实际实施中可能会出现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不高、岗位安排不符合正常岗位需求的现象,如调查中志愿者专业与志愿服务领域不匹配占比25.18%。尽管“西部计划”项目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一直存在,但由于“西部计划”项目志愿服务组织的公益性,志愿者们的权益保障问题长期被忽视。
三是政策保障与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就目前四川省西部志愿服务计划项目调查情况来看,51.82%志愿者认为“西部计划”项目的保障与激励政策不够,相关的福利制度缺乏吸引力、服务单位未提供相符的服务平台等原因,青年在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遇到较多问题。在国家和四川省出台的对志愿者支持优惠政策中也确实体现如此,重要性较高的考公、编制等政策支持、考学政策以及生活补贴等政策在实施中仅仅只限1~3年的服务期,没有长远效益的鼓励志愿者继续服务的优惠政策。而且项目办对于志愿者优惠政策落实没有采取有效落地的监管机制,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因地区差异或信息滞后性和闭塞性在实施过程中展现出多方面的差异性,并且相比其他志愿服务基层项目如“三支一扶”的生活待遇和政策等保障条款还不足。
增强青年志愿者与服务地情感联结,通过在志愿者队伍中加大西部地区的宣传、在社会范围树立志愿者的良好形象,营造志愿者生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来增强志愿者对西部地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青年志愿者也应树立正确角色观,不把“西部计划”当成解决就业的临时性计划,而是把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活动当作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积极融入国家西部建设,做志愿服务精神的青年践行者。
一是四川省高校要丰富宣传动员方式。四川高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在采用讲座、展览等传统形式外,可发挥榜样的力量,借助新兴网络平台通过微电影、摄影展等多样化地宣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精神、相关事迹等,激起在校学生对“西部计划”志愿活动的好奇与热情。
二是四川省高校加强落实培训与派遣培训工作。四川省高校首先要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机制,对志愿活动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将服务地实际需求与情况传达给有意向的志愿者们,如可邀请服务地的工作人员与有意向的志愿者们进行交流了解等,保障志愿者尽可能全面了解志愿服务活动实际情况,减小其心理落差感,更为贴合服务地。其次,提高志愿者素质,加强其到岗前的培训工作,如增加志愿服务地就业创业培训指导、在校期间组织有意向志愿者参与西部地区部分职业锻炼活动等,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对服务地当地情况进行熟悉与了解,增强与志愿服务地区的适配性,缩短志愿者的适应期。
一是广大西部地区应完善地区发展环境。西部地区相关部门应深化志愿者工作环境改革,营造一个比东部发达地区更具吸引力、留住人才的政策和工作环境。如:建立创新创业园区,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同时积极建立志愿者户籍、医疗、工资制度等,改善志愿者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志愿者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为志愿者尽可能地提供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是相关部门加强完善政策保障与激励制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和保障制度。目前已有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考研加分、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补贴、评优表彰、创业贷款等方面。但国家仍可以适度放宽“西部计划”中如报名对象、志愿者名额、学历要求等强制性规定,减少考当地公务员的户口限制,完善加分政策的统一性和制度性,增加志愿者生活补贴,拓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保障制度。